高考物理高频考点《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高频考点特训(2017年练习版)(五)

时间:2017-09-25 08:32:1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两个质量均匀的球体相距较远的距离r,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为10-8N.若它们的质量、距离都增加为原来的2倍,则它们间的万有引力为(  )
A.4×10-8N
B.10-8N
C.2×10-8N
D.10-4N


参考答案:设两个物体的质量分别为m1,m2;
未变时:Gm1m2r2=10-8N①
变化后:G2m12m2(2r)2=F②
由①②联立得:F=10-8N
故选: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某卫星的发射过程如图所示,先将卫星从地面发射并从A点进入椭圆轨道I运行,然后在B点通过改变卫星的速度,让卫星进入预定圆形轨道II上运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卫星的发射速度一定要大于第二宇宙速度11.2km/s
B.该卫星沿椭圆轨道I从A点运动到B点过程中,速度减小,机械能增大
C.该卫星在轨道I上运行的周期大于在轨道II上运行的周期
D.测量出该卫星在轨道II上运行的线速度和周期,即可计算地球的质量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第一宇宙速度7.9km/s是离开地球表面的最小发射速度,第二宇宙速度11.2km/s是摆脱地球引力进入太阳系的最小发射速度,该卫星一直绕地球运动,因此发射速度在第一宇宙速度到第二宇宙速度之间,A错。根据开普勒第二定律行星和太阳连线在相等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近地点A线速度大,远地点B线速度小,从A到行星B的过程线速度减小,但是万有引力也就是重力做负功,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不变。B错。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所有行星绕太阳运行的半长轴的三次方与公转周期的二次方比值都相等,那么只要中心天体不变都是成立的,轨道I的半 长轴小所以周期小,C错。轨道II为匀速圆周运动,,,整理可得,答案D对。


本题难度:简单



3、计算题  太阳的质量为M,一个绕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行星的轨道半径为r,周期是T,试用两种方法求出行星在轨道上的向心加速度。


参考答案:T=GM/r4 或 T=42r/T2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嫦娥三号”探测器计划于2013年底发射并在月球表面软着陆,目前选择在月球的虹湾地区着陆。作为先导星,“嫦娥二号”的主要任务是成功传回虹湾地区高分辨率图像,保证“嫦娥三号”探测器未来能够安全着陆。设想“嫦娥三号”贴近月球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其周期为T。“嫦娥三号”在月球上着陆后,自动机器人用测力计测得质量为m的仪器重力为P。已知引力常量为G,由以上数据可以求出的物理量有( ?)
A.月球的半径
B.月球的质量
C.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D.月球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


参考答案:ABC


本题解析:“嫦娥三号”贴近月球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即,用测力计测得质量为m的仪器重力为P则有,即,答案C对。把重力加速度带入向心力公式即整理可得答案A对。,而半径R已经求出,所以月球质量也可以求出。月球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地球质量不知道,地月距离也不知道,所以月球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无法求出答案D错。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人造卫星绕地球沿椭圆形轨道运动,卫星在近地点处的动能Ek1、重力势能EP1和机械能E1与远地点处动能Ek2、重力势能EP2、机械能E2的关系是 (阻力不计) (?)
A.Ek1>Ek2,EP1>EP2,E1>E2
B.Ek1>Ek2,EP1<EP2,E1=E2
C.Ek1<Ek2,EP1>EP2,E1=E2
D.因卫星所受重力是变力,故无法比较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由公式得近地轨道要比远地轨道上的速度大,即,在卫星向外轨逃逸过程中需要克服引力做功,即动能转化为势能,所以
整个过程中只有引力做功,所以机械能守恒。故B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4 5 6 下页 尾页 5/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