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9-25 08:28:26
1、实验题 测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时,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图中长木板水平固定。
(1)实验过程中,电火花计时器应接在_____(选填“直流”或“交流”)电源上。调整定滑轮高度,使细线与长木板平行。
(2)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测得木块的质量为M,砝码盘和砝码的总质量为m,木块的加速度为a,则木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__。
(3)如下图所示,为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带动纸带运动打出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0、1、2、3、4、5、6为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未画出。从纸带上测出x1=3.20 cm,x2=4.52 cm,x5=8.42 cm,x6=9.70 cm。则木块加速度大小a=_____ 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参考答案:(1)交流 (2) (3)1.3
本题解析:(1)实验过程中,电火花计时器应接在交流电源上.。
(2)根据牛顿定律,对砝码盘和砝码,对小车
,联立解得
。
(3)根据匀变速运动的规律得,,
,则
。
本题难度:一般
2、实验题 在验证“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的实验中,先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带有绳套的两根细绳。实验时,需要两次拉伸橡皮条,一次是通过两细绳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另一次是用一个弹簧秤通过细绳拉橡皮条。
(1)实验对两次拉伸橡皮条的要求中,下列_______是正确的(填字母代号)。
A.将橡皮条拉伸相同长度即可?
B.将橡皮条沿相同方向拉到相同长度
C.将弹簧秤都拉伸到相同刻度?
D.将橡皮条和绳的结点拉到相同位置
(2)同学们在操作过程中有如下议论,其中对减小实验误差有益的说法是______(填字母代号)。
A.两细绳必须等长
B.弹簧秤、细绳、橡皮条都应与木板平行
C.用两弹簧秤同时拉细绳时两弹簧秤示数之差应尽可能大
D.拉橡皮条的细绳要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远些
(3)某小组得出如图所示的图,其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O为橡皮条与细绳套的结点。图中?是F1和F2合成的理论值;
?是F1和F2合成的实际值(填“F”或“F′”)。
(4)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参考答案:
(1)BD?(2)BD?(3)F?′;F?(4)B
本题解析:(1)此实验通过合力与分力的效果相同来测得实验结论,本实验的效果是把橡皮条拉到相同的位置,所以必须沿相同的方向,拉到相同的位置,故AD正确;
(2)A.两细绳不必等长,所以此选项错误;
B.弹簧秤、细绳、橡皮条都应与木板平行,正确;
C. 用两弹簧秤同时拉细绳时两弹簧秤示数没必要相差很多,所以此选项错误;
D.拉橡皮条的细绳要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远些,以便记录力的方向更准确一些,所以此选项正确。
故答案选BD.
(3)理论值应该是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方向,所以F’是理论值,实际合力应该沿橡皮条的伸长方向,所以F是实验值。
(4)本实验采用的是分力和合力的效果相同,所以是等效替代法,故答案选B.
本题难度:一般
3、实验题 如图:螺旋测微器的示数为?mm;游标卡尺的示数为?cm。
参考答案:4.700? 10.015
本题解析:螺旋测微器的固定刻度读数为4.5mm,可动刻度读数为0.01×20.0mm=0.200mm,所以最终读数为4.700mm.游标卡尺的固定刻度读数为100mm,游标读数为0.05×3mm=0.15mm,所以最终读数为100.15mm=10.015cm.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的读数方法,游标卡尺读数的方法是主尺读数加上游标读数,不需估读.螺旋测微器的读数方法是固定刻度读数加上可动刻度读数,在读可动刻度读数时需估读.
本题难度:一般
4、简答题
(1)弹簧的原长.
(2)弹簧的倔强系数.
(3)弹簧伸长0.05m时,弹力的大小.
参考答案:(1) 10cm (2) 10N, (3) 10N
本题解析:由胡克定律当x=0,弹簧处于原长L0=10cm,由图当弹簧伸长或压缩5cm时,f=10N,
∴k=200N/m,f=10N
本题难度:简单
5、实验题 (6分)为了测量某一弹簧的劲度系数,将该弹簧竖直悬挂起来,在自由端挂上不同质量的砝码.实验测出了砝码质量m与弹簧长度l的相应数据,其对应点已在下图中标出.(g=9.8 m/s2)
(1)作出m-l的关系图线;
(2)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N/m.(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参考答案:(1)如图所示:
(2)0.24(0.24-0.27)
本题解析:(1)连接图中点,使之成一直线,得图中所示直线;
(2)根据图线的斜率,由图知
;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