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9-25 08:28:26
1、计算题 如图所示,GA =100 N,GB =40 N,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 500 N/m.不计绳重和摩擦,求地面对物体A的支持力 的大小和弹簧的伸长量。
参考答案:解:以物体B为研究对象,它受到绳子向上的拉力F和它自身的重力GB作用,根据二力平衡有F=GB= 40 N.
?以物体A为研究对象,它受到绳子向上的拉力F,地面给予的向上的支持力FN和它自身的重力GA,应有F+FN= GA,所以地面对物体A的支持力FN =GA -F =100N -40N =60 N
又根据胡克定律有F=kx,故。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一辆自行车在路面上行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面受到了向上的弹力,是因为自行车轮发生了形变
B.自行车受到了向上的弹力,是因为自行车轮发生了形变
C.自行车的后轮相对于地面具有向后打滑的趋势,所以后轮受摩擦力向后
D.地面受到自行车前轮的摩擦力向前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地面受自行车弹力向下,故A错;自行车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形变而产生的,故B错;自行车后轮相对于地面具有向后打滑的趋势,所以后轮受摩擦力向前,为自行车前进的动力,故C错;自行车前轮因相对地面有向前的运动趋势,所以受地面的摩擦力向后,由牛顿第三定律知地面受前轮摩擦力向前,故D对。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时,在弹性限度内,悬挂15 N重物时,弹簧长度为0.16 m,悬挂20 N重物时,弹簧长度为0.18 m,则弹簧的原长L0和劲度系数k分别为
[? ]
A.L0=0.02 m k=500 N/m
B.L0=0.10 m k=500 N/m
C.L0=0.02 m k=250 N/m
D.L0=0.10 m k=250 N/m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如图所示,一轻弹簧左端固定在长木板m2的左端,右端与小木块m1连接,且m1与m2、m2与地面之间接触面光滑,开始时m1和m2均静止,现同时对m1、m2施加等大反向的水平恒力F1和F2,从两物体开始运动以后的整个过程中,对m1、m2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整个过程中弹簧形变不超过其弹性限度),正确的说法是( ? )
A.由于F1、F2等大反向,故系统机械能守恒
B.由于F1、F2分别对m1、m2做正功,故系统动能不断增加
C.由于F1、F2分别对m1、m2做正功,故系统机械能不断增加
D.当弹簧弹力大小与F1、F2大小相等时,m1、m2的动能最大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实验题 如图为“用DIS(位移传感器、数据采集器、计算机)研究加速度和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
小题1:在该实验中必须采用控制变量法,应保持___________不变,用钩码所受的重力作为_________,用DIS测小车的加速度。
小题2: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多次重复测量。在某次实验中根据测得的多组数据可画出a-F关系图线(如图所示)。
①分析此图线的OA段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单选题)此图线的AB段明显偏离直线,造成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 )
A.小车与轨道之间存在摩擦
B.导轨保持了水平状态
C.所挂钩码的总质量太大
D.所用小车的质量太大
参考答案:
小题1:小车的质量?小车的合力
小题2:1小车的加速度与其合力成正比
2C……2分
本题解析:分析:①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应控制小车的质量保持不变;平衡摩擦力后用钩码的重力作为小车受到的合力;
②控制实验所控制的变量,分析图象,根据图象特点得出实验结论;根据实验注意事项分析图象偏离直线的原因.
解答:解:①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应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用钩码所受的重力作为小车所受的合力.
②由图象OA段可知,a与F成正比,即:在小车质量一定时,加速度a与小车受到的合力F成正比;
以小车与钩码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系统所受的合外力等于钩码的重力m钩码g,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钩码g=(m小车+m钩码)a,小车的加速度a= m钩码/(m小车+m钩码)g,
小车受到的拉力F=m小车a= m小车m钩码/(m小车+m钩码)g,当m钩码<<m小车时,
可以认为小车受到的合力等于钩码的重力,如果钩码的质量太大,
则小车受到的合力小于钩码的重力,实验误差较大,a-F图象偏离直线,故C正确.
故答案为:①小车的质量;合力;②小车的质量一定,加速a与合力F成正比;C.
点评:本题考查了控制变量法的应用、实验数据处理、实验误差分析,实验误差分析是本题的难点;应知道当砝码质量远小于小车质量时,可以认为小车受到的拉力等于钩码重力.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