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9-25 07:54:36
1、实验题 (1)在探究“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的实验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两弹簧秤的拉力可以同时比橡皮条的拉力大
B.若橡皮条的拉力是合力,则两弹簧秤的拉力是分力
C.两次拉橡皮条时,需将橡皮条拉到同一位置,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两次弹簧秤拉的效果相同
D.若只增大某一只弹簧秤的拉力大小,而又要保证橡皮条结点的位置不变,只需调整另一只弹簧秤拉力的大小即可
(2)探究步骤中:
a、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垫一张白纸,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另一端拴两根细线,通过细线同时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它与细线的结点达到某一位置O点,在白纸上记下O点和两个弹簧秤的读数F1和F2。
b、只用一个弹簧秤通过细绳拉橡皮条,使它的伸长量与用两个弹簧秤拉时伸长量一样,记下此时弹簧秤的读数F和细线的方向。 ?
以上两步骤均有错误和疏漏,请指出错误和疏漏。
在a?中是???
在b?中是?
参考答案:(1 )AC(2)在a?中是?疏漏:记录两个弹簧的方向在b?中是错误:要把结点拉到位置O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实验题 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1)该同学开始实验时情形如图所示,接通电源释放纸带。请指出该同学在实验操作中存在的两处明显错误或不当的地方:
①?;②?。
(2)该同学经修改错误并正确操作, 让质量为1kg的重锤下落,通过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记录运动过程,打点计时器所接电源为频率是50 Hz的交变电源,纸带打点如下图所示.
纸带上O点为重锤自由下落时的打点起点(O、A间有点未画出),选取的计数点A、B、C、D依次间隔一个点(图中未画出),各计数点与O点距离如图所示,单位为mm,重力加速度为9.8m/s2,则:(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根据纸带,打点计时器打下B点时,重锤速度vB=?,重锤动能EkB=?从开始下落算起,打点计时器记录B点时,重锤势能减少量为?.由此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 ?.
参考答案:(1) ①打点计时器接了直流电; ②重锤离打点计时器太远
(2)1.18m/s? 0.690J? 0.692J?在实验误差充许的范围内重锤下落过程机械能守恒
本题解析:(1)本实验使用的是打点计时器,根据打点计时器的工作原理,必须使用交流电源,而该同学采用的是直流电源;纸带总长约1米左右,且尽可能在纸带上多打一些点,所以应让重物紧靠打点计时器,而该同学将重物放的位置离打点计时器太远,故该同学在实验操作中存在的两处明显错误或不当的地方是:①打点计时器接了直流电; ②重物离打点计时器太远。
(2) 打点计时器所接电源为频率是50 Hz的交变电源,选取的计数点A、B、C、D依次间隔一个点,所以相邻的计数点的时间间隔是。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等于这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大小,则有:
根据动能的定义得:,从开始下落算起,打点计时器记录B点时,重锤势能减少量为
从前面的计算可以看出重锤动能增加量近似等于重锤势能减少量,即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重锤下落过程机械能守恒。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缓冲装置可抽象成如图所示的简单模型,图中A、B为原长相等,劲度系数分别为k1、k2(k1≠k2)的两个不同的轻质弹簧。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A.装置的缓冲效果与两弹簧的劲度系数无关
B.垫片向右移动稳定后,两弹簧产生的弹力之比F1∶F2=k1∶k2
C.垫片向右移动稳定后,两弹簧的长度之比l1∶l2=k2∶k1
D.垫片向右移动稳定后,两弹簧的压缩量之比x1∶x2=k2∶k1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实验题 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用打点计时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在小车A的前端粘有橡皮泥,推动小车A使之作匀速运动.然后与原来静止在前方的小车B相碰并粘合成一体,继续作匀速运动,他设计的具体装置如下图所示.在小车A后连着纸带,电磁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Hz,长木板垫着小木片用来平衡摩擦力.
①(4分)若已得到打点纸带如上图,并测得各计数点间距标在图上,A为运动起始的第一点,则应选____________段起计算小车A的碰前速度,应选___________段来计算小车A和B碰后的共同速度.(以上两格填“AB”或“BC”或“CD”或“DE”).
②(6分)已测得小车A的质量m1=0.50kg,小车B的质量m2=0.30kg,由以上测量结果可得:碰前总动量="__________kg·m/s." 碰后总动量=_______kg·m/s(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
③(3分)由以上实验结果可得实验结论是?
参考答案:①BC,DE?②0.53,0.52③在实验误差范围内,小车碰撞的前后动量守恒
本题解析:①碰前速度较大,并且为匀速可知BC段,碰后速度较小且为匀速,为DE段②由BC段算出碰前速度v1,再由动量p=m1v1计算碰前动量大小,同理可计算碰后速度和定量(m1+m2)v2③在实验误差范围内,小车碰撞的前后动量守恒
本题难度:一般
5、实验题 某研究小组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关系”的实验中,将不同数量的钩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