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25 12:51:51
1、填空题 在做“互成角度的两个共点力的合成”实验时,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用两个弹簧测力计把橡皮筋的另一端拉到某一确定的O点,以下操作中正确的是 ( )
A.同一次实验过程中,O点位置允许变动
B.实验中,弹簧测力计必须保持与木板平行,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弹簧测力计刻度
C.橡皮筋应与两绳夹角的平分线在同一直线上
D.实验中,把橡皮筋的另一端拉到O点时,两个弹簧测力计之间夹角应取90°,以便算出合力大小
参考答案:A、本实验研究合力与分力的关系,合力与分力是等效的,同一次实验过程中,O点位置不能变动,以保证橡皮筯伸长的长度相同,效果相同.故A错误.
B、本实验是通过在白纸上作力的图示来验证平行四边定则,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弹簧秤、细绳、橡皮条都应与木板平行,否则,作出的是拉力在纸面上的分力,误差较大.读数时视线必须与刻度尺垂直,防止视觉误差.故B正确.
C、只要橡皮筋的另一端两次都接到O点,达到效果相同,拉力方向没有限制,橡皮筋不需要与两绳夹角的平分线在同一直线上,故C错误.
D、本实验只要使两次效果相同就行,两个弹簧称拉力的方向没有限制.故D错误.
故选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关于常见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弹力、重力、支持力、摩擦力都是按照性质命名的
B.有规则形状的物体,其重心就在物体的几何中心
C.两接触面间有摩擦力存在,则一定有弹力存在
D.物体之间接触就一定产生弹力
参考答案:A、支持力属于弹力,所以支持力的性质是弹力,故A错误;
B、只有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才在其几何重心,故B错误;
C、弹力产生的条件:相互接触挤压;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接触面粗糙;相互接触挤压;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可见,有摩擦力,必有弹力,;有弹力,不一定有摩擦力.故C正确.
D、接触不一定有弹力,还要相互挤压,故D错误.
故选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首先提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的科学家是?( ?)
A.牛顿
B.伽利略
C.亚里士多德
D.爱因斯坦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推理得到力的运动是不要维持的,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答案选B。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不定项选择
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B.力不能离开受力物和施力物而单独存在
C.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才有力的作用
D.力是矢量,其大小可用弹簧秤测量
参考答案:AB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列关于近代物理知识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 )
A.汤姆生发现了电子,表明原子核有复杂结构
B.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核裂变反应
C.一束光照射到某种金属上不能发生光电效应,是因为该束光的波长太长
D.按照波尔理论,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小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大的轨道时,电子的动能减小,原子总能量减小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汤姆生发现了电子,表明原子有复杂结构,A选项错误;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聚变反应,B选项错误;光照射金属不能发生光电效应,是因为光的频率太低,由C=λ可知,波长太长,所以C选项正确;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小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大的轨道,电子的速度减小即动能减小但原子的总能量不变,D选项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