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22 02:28:47
1、简答题 额定功率为80kW的汽车,在某平直的公路上行驶的最大速度为20m/s,汽车的质量m=2×103kg,如果汽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m/s2,运动过程中阻力不变.
求:(1)汽车所受的恒定阻力是多大?
(2)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时间是多少?
(3)匀加速直线运动中,汽车的牵引力做得功是多少?
参考答案:(1)当牵引力等于阻力时,速度最大,则有:P=FVm
f=Pvm=4×103N
(2)在匀加速过程中,由牛顿第二定律
F-f=ma
F=f+ma=8×103N
设当匀加速运动结束时的速度为v1
V1=PF=10m/s
t=v1a=5s
(3)匀加速运动的位移为s,则
s=12at2=25m
所以牵引力做的功为:W=Fs=2×105J
答:(1)汽车所受的恒定阻力是4×103N;
(2)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时间是5s;
(3)匀加速直线运动中,汽车的牵引力做得功是2×105J.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如图所示,将一个光滑、绝缘的挡板ABCD固定在光滑、绝缘的水平面上,AB段为直线形挡板, BCD段是半径为R的圆弧形挡板,且AB与BCD相切。挡板处于场强为E的匀强电场中,电场方向与圆直径MN平行。现将带电量为q、质量为m的小球从挡板内侧的A点由静止释放,小球沿挡板内侧恰好过M点运动到D点后抛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小球带正电或带负电均可完成上述运动过程
B.小球运动到N点时动能最大
C.AN两点间沿电场线方向的距离为
D.小球运动到C点时,挡板对小球的弹力为3qE
参考答案:BCD
本题解析:根据小球的受力情况可知,小球只能带正电才可完成上述运动过程;小球运动到N点时,电场力做功最多,所以动能最大;因为小球沿挡板内侧恰好过M点,则
,
,解得d=
;小球运动到C点时
,
?,解得Fc=3qE.。选项BCD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AB距离地面的高度为h,以恒定速率v0顺时针运行.甲、乙两滑块(可视为质点)之间夹着一个压缩轻弹簧(长度不计),在AB的正中间位置轻放它们时,弹簧立即弹开,两滑块以相同的速率分别向左、右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乙滑块可能落在传送带的左右两侧,且距释放点的水平距离可能相等
B.甲、乙滑块可能落在传送带的左右两侧,但距释放点的水平距离一定不相等
C.甲、乙滑块可能落在传送带的同一侧,且距释放点的水平距离一定相等
D.甲、乙滑块可能落在传送带的同一侧,但距释放点的水平距离一定不相等
参考答案:AC
本题解析:设v大于v0.弹簧立即弹开后,甲物体向左做初速度为v,加速度为a的匀减速运动.乙物体向向右做初速度为v,(若v大于v0),则乙也做加速度为a的匀减速运动.此种情况两个物体落地后,距释放点的水平距离可能相等.A正确.B错误.若v小于v0.弹簧立即弹开后,甲物体向左做初速度为v,加速度为a的匀减速运动.速度为零后可以再向相反的方向运动.整个过程是做初速度为v,加速度和皮带运动方向相同的减速运动.乙物体做初速度为v,加速度为a的匀加速运动,运动方向和加速度的方向都和皮带轮的运动方向相同.甲乙到达B点时的速度相同.落地的位置在同一点.故C正确,D错误.故选AC.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如图所示,MN是负点电荷产生的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一个带正电的粒子(不计重力)从a到b穿越这条电场线的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下列中结论正确的是( )
A.带电粒子从a到b过程中动能逐渐减小
B.电场线的方向由N指向M
C.带电粒子在a点时的电势能大于在b点时的电势能
D.带电粒子在a点的加速度小于在b点的加速度
参考答案:
A、由于该粒子只受电场力作用且做曲线运动,电场力指向轨迹内侧,电场力方向大致向左,电场线由N指向M,电场力做正功,动能增加,电势能减小,故A错误,B正确;
C、电场力对带电粒子做正功,电势能减小,则带电粒子在a点的电势能大于在b点的电势能,故C正确;
D、a点离点电荷较远,a点的电场强度小于b点的电场强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知,带电粒子在a点的加速度小于在b点的加速度,故D正确;
故选BC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简答题 )如图所示,质量为m=4kg的物体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现用F=25N与水平方向成θ=370的力拉物体,使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求:
(1)物体所受支持力为多大?摩擦力为多大?
(2)求物体的加速度的大小?
(3)若F作用t=4s后即撤除,此后物体还能运动多久?
(sin37°=0.6,cos37°=0.8,g="10" m/s2)
参考答案:(1)FN="25N?" ?, f=5N?(2)a=3.75m/s2(3)7.5
本题解析: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建立坐标系如图,分别沿水平,竖直方向分解力 F。(1分)



X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