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22 01:51:41
1、计算题 一位旅客可用三种方法从自贡到泸州:第一种是乘普客汽车经邓关、赵化到达;第二种是乘快客汽车经内江、隆昌的高速公路到达;第三种是乘火车到达。下面是三种车的发车时刻及里程表。已知普客汽车全程平均速度大小为60km/h,快客汽车全程平均速度大小为100km/h,两车途中均不停站,火车在中途需停靠内江站和隆昌各5min,设火车进站和出站都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是2400km/h2,途中匀速行驶,速度为120km/h。若现在时刻是上午8点05分,这位旅客想早点赶到泸州,请你通过计算说明他该选择普客汽车、快客汽车还是火车?
参考答案:解:第一种:普客行驶时间t1==
h=116min
? 8:20发车,10:16到达
? 第二种:快客行驶时间t2==
h=84min
? 8:30发车,9:54到达
? 第三种:火车每段匀变速行驶时间t3==
h=0.05h
? 火车进、出站时变速行驶总时间t4=6t3=0.3h=18min
? 火车匀变速行驶路程x3=×t4=
×0.3km=18km
? 火车匀速行驶时间t5==
h=50min
? 火车行驶总时间t6=t4+t5+2×5min=78min
? 8:33发车,9:51到达
? 由此可知:应选择乘坐8:33的火车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一个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比较它在开始运动后第1s内、第2s内、第3s内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经历的位移大小之比是1:4:9
B.中间时刻的速度之比是1:3:5
C.最大速度之比是1:2:3
D.平均速度之比是1:2:3
参考答案:BC
本题解析:分析:由于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因此可根据位移与时间关系可确定第1s内、第2s内、第3s内位移之比;由速度与时间关系可求出第1s内、第2s内、第3s内平均速度、中间时刻速度之比.
解答:A、由公式,得第1s内、前2s内、前3s内位移之比1:4:9,则第1s内、第2s内、第3s内的位移之比
1:3:5,故A错误;
B、由公式,得第1s内、前2s内、前3s内位移之比1:4:9,则第1s内、第2s内、第3s内的位移之比
1:3:5,再由位移与时间的比值表示平均速度,也表示中间时刻速度,由于时间相等,所以中间时刻的速度之比等于各自位移之比,故B正确;
C、由公式v=at,得第1s内、第2s内、第3s内的最大速度,就是第1s末、第2s末、第3s末的瞬时速度,即最大速度之比为1:2:3,故C正确;
D、由公式,得第1s内、前2s内、前3s内位移之比1:4:9,则第1s内、第2s内、第3s内的位移之比
1:3:5,再由位移与时间的比值表示平均速度,由于时间相等,所以平均速度之比为1:3:5,故D错误;
故选:B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公式的直接应用,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汽车以20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刹车后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那么开始刹车后2s与开始刹车后6s汽车通过的位移之比为 ( )
A.1:1
B.3:1
C.3:4
D.4:3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由v=at,可知汽车经过4s速度减小为零,2s内位移为,6s内汽车通过的位移为
,位移之比为3:4,C对
本题难度:简单
4、计算题 如图所示,两木板A、B并排放在地面上,A左端放一小滑块,滑块在F水平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向右运动。已知木板A、B长度均为l=1m,木板A的质量mA=3kg,小滑块及木板B的质量均为m=1kg,小滑块与木板A、B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1=0.4,木板A、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2=0.1,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小滑块在木板A上运动的时间;
(2)木板B获得的最大速度.
参考答案:(1)1s? (2)1m/s
本题解析:(1)当滑块在A上运动时,A、B受最大静摩擦力Ffm=μ2(m+mA+m)=0.1(1+3+1)=5N
滑块对A摩擦力Ff1=μ1mg=0.4×1×10=4N<5N,故A、B静止不动,
由牛顿第二定律知,此过程中滑块加速度
a=?①
滑块在A上做匀加速运动,根据运动学公式得?②
解得小滑块在木板A上运动时间t=?③
(2)当滑块滑上木板B时,B受地面最大静摩擦力FfmA=μ2(m+mA)g=0.1×(1+1)×10=2N小于滑块对木板B摩擦力,故木板B开始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知其加速度
aB=?④
当小滑块从B右端滑落时木板B获得的最大速度为vm,此过程时间
tB=?⑤
滑块刚滑上B时的速度v=at=2m/s?⑥
滑块滑离B过程中滑块对地位移x=vtB+?⑦
此过程B对地位移xB=?⑧
x=l=x-xB?⑨
由①④⑤⑥⑦⑧解得vm=1m/s
本题难度:一般
5、简答题 如图,甲、乙两同学在直跑道上练习4×100m接力,他们在奔跑时具有相同的最大速度.乙从静止开始全力奔跑需跑出25m才能达到最大速度,这一过程可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现在,甲持棒以最大速度向乙匀速奔跑,乙在接力区待机全力奔出.若要求乙接棒时的速度达到最大速度的80%,则乙应在距离甲多远处起跑.
参考答案:设最大速度为v.从乙起跑到接棒的过程中,甲乙运动时间t相同.
对于乙,其运动为匀加速直线运动.设加速度为a,则:
a=v22s 其中:s=25?m
设乙从起跑到接棒奔跑的距离为s1,则:s1=(0.8v)22a=16?m
对于甲,其运动为匀速直线运动.设其在乙从起跑的接棒这段时间t内的位移为s2,则:t=s10.8v2或t=0.8va
故:s2=vt=40?m
所以,乙起跑时,离甲的距离为:△s=s2-s1=24?m.
答:乙应在距甲24m处开始起跑.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