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22 01:42:25
1、选择题 3月11日发生的日本大地震引起的福岛核泄漏,目前事态还未得到有效的控制.该次核事故中,泄漏的放射性物质主要是碘13l和铯137.下述关于放射性物质辐射出危害性放射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是通过核裂变释放出来的
B.是通过核聚变释放出来的
C.是通过核衰变释放出来的
D.放射线主要由中子流和质子流组成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若元素A的半衰期为4天,元素B的半衰期为5天,则相同质量的A和B,经过20天后,剩下的质量之比mA:mB
A.1:2
B.2:1.
C.30:3
D.31:30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相同质量的A和B,经过20天后,即A经过5个半衰期,B经过4个半衰期,剩下的质量分别是
、
,所以答案为A
考点:半衰期
点评:本题考查了原子核半衰期的理解和计算,基础且简单,容易掌握。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四幅图的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选对一个得2分,选对两个得3分,选对3个得4分,每选错一个扣2分,最低得分为0分)
A.原子中的电子绕原子核高速运转时,运行轨道的半径不是任意的
B.发现少数粒子发生了较大偏转,说明原子的质量绝大部分集中在很小空间范围
C.光电效应实验说明了光具有粒子性
D.射线甲由α粒子组成,每个粒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
E.链式反应属于重核的裂变
参考答案:ACE
本题解析:根据玻尔理论,原子中的电子绕原子核高速运转时,运行轨道的半径是不连续的一系列值,而不是任意的,选项A正确;发现少数粒子发生了较大偏转,说明原子的中央有一个很小的核叫原子核,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的质量绝大部分集中在很小的原子核上,选项B错误;光电效应实验说明了光具有粒子性,选项C正确;由左手定则可知,射线甲由β粒子组成,每个粒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选项D错误;链式反应属于重核的裂变,选项E正确。故选ACE.
考点:玻尔理论;α粒子散射实验;光电效应;放射线在磁场中偏转;重核的裂变。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示踪原子利用了放射性同位素的放射可跟踪性
B.天然放射现象中β射线是大量的原子被激发后,从原子中脱出的内层电子
C.伦琴发现了X射线
D.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确定了原子的核式结构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有关原子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玻尔原子模型能很好地解释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
B.卢瑟福核式结构模型可以很好地解释原子的稳定性
C.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表明原子内部存在带负电的电子
D.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否定了汤姆孙关于原子结构的“西瓜模型”
参考答案:A、玻尔的原子理论:1.电子在一些特定的可能轨道上绕核作圆周运动,离核愈远能量愈高;2.可能的轨道由电子的角动量必须是h2π的整数倍决定;3.当电子在这些可能的轨道上运动时原子不发射也不吸收能量,只有当电子从一个轨道跃迁到另一个轨道时原子才发射或吸收能量,而且发射或吸收的辐射是单频的,辐射的频率和能量之间关系由 E=hν给出.玻尔的理论成功地说明了原子的稳定性和氢原子光谱线规律.故A正确;
B、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说明(1)原子中绝大部分是空的(2)α 粒子受到较大的库仑力作用(3)α粒子在原子中碰到了比他质量大得多的东西,.否定了汤姆孙关于原子结构的“西瓜模型”,但也不能说明原子内部存在带负电的电子,也不能解释原子的稳定性,故BC错误,D正确.
故选A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