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22 01:42:25
1、选择题 下列五幅图涉及到不同的物理知识,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
A.图甲:卢瑟福通过分析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发现了质子和中子
B.图乙:用中子轰击铀核使其发生聚变……,链式反应会释放出巨大的核能
C.图丙:普朗克通过研究黑体辐射提出能量子的概念,成为量子力学的奠基人之一
D.图丁:玻尔理论指出氢原子能级是分立的,所以原子发射光子的频率也是不连续的
参考答案:CD。
本题解析:A中的α粒子散射实验说明了原子有核式结构,质子是由卢瑟福发现的,但中子是由他的学生查德威克发现的,A不对;B中用中子轰击铀核使其发生的是裂变,发生的链式反应会释放出巨大的核能,故B也不对;C和D的说法都是正确的。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放射性元素发生一次β衰变,原子序数减少1
B.氢原子由n=3向n=1的能级跃迁时,只能辐射2种频率的光子
C.在光电效应实验中,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强无关,只随入射光的频率增大而增大
D.U的半衰期约为7亿年,随着地球环境的不断变化,半衰期可能变短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放射性元素发生一次β衰变,原子序数增加1,故A错误
氢原子由n=3向n=1的能级跃迁时,能辐射3种频率的光子,故B错误
在光电效应实验中,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强无关,只随入射光的频率增大而增大,故A正确
放射性元素衰变的快慢是由原子核内部自身决定的,与外界的物理和化学状态无关,所以随着地球环境的不断变化,半衰期不会变化,故D错误
故选C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在居室装修中经常用到花岗岩、大理石等装饰材料,这些岩石材料都不同程度的含有放射性元素,比如有些含有铀、钍的岩石材料会释放出放射性的惰性气体氡,而氡会发生放射性衰变,放出α、β、γ射线,这些射线会导致细胞发生癌变及呼吸道疾病,根据放射性相关知识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氡的半衰期为3.8天,若取4个氡核,经过7.6天后就一定会剩下一个氡核
B.β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成质子和电子的结果
C.γ射线一般伴随着α或β射线产生,在它们之中,γ射线穿透力最强,电离能力最弱
D.发生α衰变时,新核与原来的原子核相比,中子数减小了2
参考答案:BCD
本题解析:半衰期具有统计意义,对大量的原子核适用,对少数的原子核不适用,故A错误.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成质子和电子所产生的,故B正确.
射线一般伴随着
或
射线产生,在这三种射线中,
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电离能力最弱,故C正确.
衰变后,电荷数少2,质量数少4,知质子数少2,中子数少2,故D正确.
考点:原子核衰变及半衰期、衰变速度;X射线、α射线、β射线、γ射线及其特性.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α粒子散射实验发现了质子
B.玻尔理论不仅能解释氢的原子光谱,也能解释氦的原子光谱
C.热核反应的燃料是氢的同位素,裂变反应的燃料是铀
D.中子与质子结合成氘核的过程中需要吸收能量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否定了汤姆生的枣糕模型,从而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质子的发现是卢瑟福通过α粒子轰击氮核而发现质子,选项A错。波尔理论把原子能级量子化,目的是解释原子辐射的线状谱,但是波尔理论只能很好的解释氢原子的线状谱,在解释氦的原子光谱和其他原子光谱时并不能完全吻合,选项B错。热核反应主要是氘核氚核在高温高压下发生的聚变反应,氘核和氚核都是氢的同位素,裂变主要是铀核裂变,选项C对。中子和质子结合成氘核是聚变反应,该过程释放能量,选项D错。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实物粒子只具有粒子性,不具有波动性
B.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现象,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C.光波是概率波,光子在前进和传播过程中,其位置和动量能够同时确定
D.在工业和医疗中经常使用激光,是因为其光子的能量远大于γ光子的能量
参考答案:A、实物粒子只具有粒子性,也具有波动性,只不过不明显,A错误;
B、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现象,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B正确;
C、光波是概率波,光子在前进和传播过程中,其位置和动量具有不确定性,C错误;
D、在工业和医疗中经常使用激光,是因为其光子的能量较集中,D错误;
故选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