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06 07:56:18
1、写作题 阅读下面两首小诗,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70分)
泥土?泥土
鲁藜?黄淮
老是把自己当作珍珠?老是把自己当作泥土
就时时有被埋没的痛苦?就时时有被践踏的痛苦
把自己当作泥土吧?还是把自己当成珍珠吧
让众人把你踩成一条道路?便时时有被发现的幸福
要求:
(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 角度自选;(3) 立意自定;(4)题目自拟;(5)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两首诗借助相同的意象表达了两种主题。两首诗反映的是两种人生状态,或两种人生观。把自己当“泥土”还是“珍珠”。题目同时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这给考生的思路带来一定的自由度。作文的立意,可以紧紧扣住短诗的主旨,但也可以抓住与诗歌有关的话题,如谦虚与骄傲,个人与集体,痛苦与幸福(快乐),自知之明与激励自信来立意。?鲁藜的《泥土?》是一首格言式的抒情短诗,充满了令人思索不尽的生活哲理,我们可以把它作为诗人的自勉。同时也可以把它看作是对他人的善意的告诫,提醒人们克服可能出现的高傲情绪,不要自视特殊,而要甘于平凡,不要考虑索取,而要多些给予。它宣扬的是一种富于社会责任感的人生态度,一种勇于牺牲小我利益的集体主义精神。诗人黄淮写的《泥土》则换了一个角度, 借助相同的意象,表达另一种主题。作者借写“泥土”,劝导生活中那些只知埋头苦干、默默无闻的老实人。因为他们只是死干,不知巧干,所以“就时时有被践踏的痛苦”。接下来,诗人说,把自己当成珍珠吧,找到自己的闪光点,为自己搭建舞台,适时地展示自己,快乐地生活。
本题难度:简单
2、写作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根据要求作文。
《春水》(之三)
青年人!
你不能像风般飞扬,
便应当像山般静止,
浮云似的,
无力的生涯,
只做了诗人的资料呵!
读冰心的这首小诗你有怎样的联想或感悟?全面理解材料,自选角度构思作文。自定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成功需要脚踏实地
在美国的一个城市,有一家公司招聘职员。大学毕业生汤姆和杰瑞一同前去应聘。老板让他们从基层做起。汤姆心里觉得不服气,觉得大材小用,于是离开了。杰瑞欣然接受了,并想踏踏实实的好好做下去。十年后,汤姆仍然没有找到向往的工作,而杰瑞已经是这家公司的ceo。自命清高的汤姆天天梦想着天上掉馅饼给他,这样想走捷径的人往往一事无成,碌碌终生。可见,成功需要脚踏实地。
著名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说过,“我要贴在地面前行,不在云端跳舞。”纵观古今,凡有建树之人无一不是脚踏实地,一步一步走向成功。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一位影响了两个世纪的男人,可谁又知晓,飞黄腾达的背后是怎样的辛酸,终日泡在电脑前,承受巨大的辐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终于研究出了dos甚至今日多数人使用的windows。如果不是比尔盖茨的呕心沥血,我们的信息时代不知会推迟多久到来。
民族英雄岳飞,生逢乱世,自幼家贫,在乡邻资助之下在陕西名师周桐门下习武,期间目睹山河破碎,百姓流离失所,萌发报国志向。寒暑冬夏,苦练不辍,一个动作可以练到成百上千遍,以求精准。在名师周桐的指导下终于练成了岳家枪,并率领王贵等伙伴投身于抗金爱国的爱国洪流之中。满腔抱负,一心救国,脚踏实地,立志不移,终成民族英雄。
宋朝文学家苏洵27岁发奋,立志就读,昼夜不息,终成唐宋八大家之一;张海迪立志成才,自幼高位截瘫,几次濒临死亡边缘,但她不放弃。20年来她学会四门外语,翻译著作16万余字,还自学针灸,治疗病患10000余人;李时珍发现以前的医书中有多处错误,决心写一部医书。他读了800多种书,写了上千万字的笔记,游历7个省,收集了上千万单方,为了了解草药效果,他甚至亲自吞下,就这样用了31年著成《本草纲目》;古希腊著名演说家德摩斯梯尼,先天口吃,为了实现演说家的梦想,每天口含石子练习发音,终成口若悬河演说家。
如果不是脚踏实地,苏洵可能只是芸芸众生;张海迪可能郁郁而终;李时珍可能重蹈覆辙,一样写一部错医书;德摩斯梯尼可能永远被别人笑话。可见,成功需要脚踏实地。
脚踏实地,生命旅程上寂寞可以铺成一片蓝天;脚踏实地,孤单可以演绎成一排鸿雁;脚踏实地,欢乐可以绽放成满园鲜花。
成功需要脚踏实地。
本题解析:这是一道诗歌材料的材料作文,首先要搞清诗歌的含义,然后写作。这首哲理诗。诗人以风儿飞扬、云儿飘动和高山静止巧妙设喻、对比、比照,告诉我们立身养性的真谛在于神静气定,戒除浮躁;亦可理解为告诫青年人脚踏实地,有所作为。
本题难度:一般
3、写作题 作文(40分)
鲁迅说,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也有人说,世界上本来有路,走的人多了,反而没路了……请以“人与路”为话题写一篇800字以上的作文。 除诗歌外,体裁不限。
参考答案:答案不一,属于开放性题。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40分)
半个多世纪前,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非常推崇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的一句名言:“假使你有两块面包,你得用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并经常用这句名言来教育他的学生,培育出了许多非常优秀的学生。
你心中的“水仙花”是什么?请根据这句名言,自选角度,自拟题目,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无
本题解析:解题:本题命题指向非常明确,即告诉读者你心中的水仙花是什么。从名言来看,面包和水仙花自然都有其比喻义。我们大致会指向物质与精神。但是文章的着笔点在水仙花。
“面包”是用来吃的,维持身体的需要。拥有面包,就是有一定的物质生活;
“水仙”是用来看的,让人精神愉悦。拥有水仙,就是有一定的精神生活。
①为什么“用一块而不是两块去换”?这说明物质生活是精神生活的基础。
②吃一块面包,用另一块去换水仙,这说明人在拥有了一定的物质生活后,还要有高质量的精神生活,即在满足了一定的物质生活之后,一定要有精神生活。
解说本身没有过错,但是他过分注重了两者的先后关系,并不能真正切合题意,且这样大而无当的解说也不能很好地形成文字。
在考场当中,也看到部分学生以“交换”为题。毫无疑问,他没有把握好最后一句话:你心中的水仙是什么?
而是取整个材料中“面包换水仙”这一内容,产生了“交换”的话题,属于误读题意。
部分学生依然着眼在亲情上,比如父爱母爱等,不能说是离题,但毕竟眼界过于狭小。作为一个年近20的高中生来说,这样的视角还不够理想。
水仙花是什么?是民族大义,是人间大爱?是忠诚守信,是言出必行?是呕心沥血,是披肝沥胆?是一片诚心向祖国,是位卑未敢忘忧国?
具有水仙花般品质的人是谁?他们同样也盛开在我的心目中。也许我无法用面包换得他们,但我会永远追随他们前进的步伐。是持节牧羊的功武?是自沉明志的屈原?是变法牺牲的谭嗣同?是为真理捐躯的李大钊?是钱学森?是孟祥斌?是孔繁森?武文斌?……
一座座丰碑,屹立在我们的面前,成为不竭的动力。有句话说得好:我们不是单靠吃米活着?我们还靠什么?——水仙花!
本题难度:一般
5、写作题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50分)
人生如奔驰的列车,车窗外不断闪动着变幻不定的景色,错过观览窗外的美景、奇景,并不是多么了不得的事,关键是我们不能错过预定的到站。没错过,抓住了;错过,溜走了——这正是人生的经纬线。有些错过的,就永远错过了,但因为你善于细细咀嚼这错过的苦果,终将能从怅惘中升华出省悟,乃至于酿出诗意与哲理,你的生命或许反而更有深度,你的心灵或许反而更添光彩。
其实,每个人对人生中的错过都会有独特的体验和真切地感受。请以“错过”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题目自拟;③写成记叙文或议论文;④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