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06 07:56:18
1、写作题 请以“生命的根脉”作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本题的核心词是“根脉”,“根脉”与“生命”之间的关系是审题立意的关键。根脉的广与深决定着生命的质量与长度。所以好的根脉能造就美好的生命,不好的根脉影响生命的质量和长度。那么根脉是什么?根脉可以是亲情、友情,也可以是毅力、希望,还可以是坚忍不拔的精神。根脉可以是正确的,也可以是错误的。正确的根脉,可以给人带来成功;错误的根脉只能给人带来失败。如果写记叙文的话,侧重点应该是“找寻”“发现”“感悟”根脉的过程。如果写议论文的话,“根脉是什么”虽然可以略写,但一定要明确: “为什么”即“为什么……是生命的根脉”是重中之重,所以非常值得写;“怎样充分发挥根脉的作用”,也是重点,应该结合自身,联系现实来写。
点评:这道命题作文意蕴深刻,思维强度较大,“生命之根”启示学生对生命的起源、生命的价值、生命的意义等进行合理的探究。虽说难度较大,但对提高学生的品位,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很有帮助。
本题难度:一般
2、写作题 阅读一本好书,好像和世上最美的善谈者接触,他会引领你走进另—个国度,或另一个时代;你可向他倾吐自己胸中的不平,还可和他讨论你从来不知道的生活问题,道你所欲道,想你所欲想,你也许会觉得一下子长大了许多。你曾有过怎样的阅读的经历或故事?阅读曾给你带来怎样的启发与思考?
根据以上材料,选择一个角度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
要求: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文体明确;③不少于7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参考答案:
范文一:读一本好书
“读一本好书,就像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高尔基
的确,读一本好书可以让人增长知识,开阔眼界,使人的境界更高一层。但在很多同学眼里,读书却像绳索、铁镣一样,捆住了自由,锁住了欢乐。我不这么认为。读书并不一定是只读课本,书的海洋广阔极了。
读史书,可以带我回到过去。一会儿是古巴比伦的空中花园,一会儿是古埃及的金字塔,一会儿见到了唐朝时期的繁荣,一会儿又看到了惨无人道的日本帝国主义侵华……读史书,让我有机会与那些历史人物“对话”。
读科技书,让我与那些科学家们“相处”。光阴似箭,岁月如梭。从最原始的马车,到冲上云霄的“神六”,这短短几千年间,又多么大的变化呀!这其中,凝聚着多少代人的辛苦与汗水!天文学家布鲁诺为了推广与坚持哥白尼的“日心说”,不顾宗教对他的陷害,依然站在真理这一边。结果被愚昧的宗教活活烧死。读到这里,我就不禁潸然泪下。当我看到爱迪生又发明了一样新东西时,我不禁眼前一亮!痛苦与快乐的交织,让我长大。
读生物书,让我“零距离”“接触”那些动物们,有时会把我带进危险的亚马逊丛林,有时又把我带到美丽的尼罗河畔,有时还会把我带进荒无人烟的澳洲沙漠,有时又会把我放进蔚蓝的海洋,去看看那危险的大白鲨、温顺的海龟、体型庞大的鲸鱼。“游着游着”,就来到了冰天雪地的南极,一眼望去,只有高耸的冰山,不,还有可爱的小企鹅。
最惊险、最刺激的莫过于《福尔摩斯侦探集》。在书中,我感到自己也好似一个侦探,正与福尔摩斯一起侦破案件,或许是一个小小的细节,也有可能成为我们破案的关键……
这就是读书,不!应该是读一本好书的佳妙效果。它可以让我看到人间的美与丑,善与恶,是与非,领略到民族的精神,英雄的气概,体会科技的进步与发展,游览大自然的无限风光……
朋友们,记住这句话吧:读一本好书,就像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范文二:读一本好书
一位少女未到花季便在集中营悄然死去,一本在黑暗中写成的日记却永远传下来。她的希望、她的勇气和她的温柔的悲伤永远地打动着全世界青少年和父母的心,这就是《安妮日记》。
安妮.弗兰克1929年6月12日生于一个富裕的犹太家族,她自幼备受父母的宠爱,过着幸福的童年时光,但在1933年希特勒上台执政以后,弗兰克一家就离开了德国,流亡到荷兰,在阿姆斯特丹住了下来。但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了,德国占领了荷兰。安妮一家四口在一个小阁楼里藏了25个月,日子过的提心吊胆的。弗兰克先生的公司职员汪丹先生一家三口以及一名牙医杜瑟来和他们一起住。在密室里,安妮所能结识的人是那么的有限,像这样一个正在成长期的少女,这样一个正处在豆蔻年华的女孩,正是爱结交,好动,对世界,对生活充满了憧憬的年龄,我们仿佛能看见她那双渴求知识的眼睛而她几乎是没有同龄人相伴,也享受不到同龄人的乐趣。她所活动的空间也是如次的狭小,几乎见不到阳光,见不到小鸟和绿叶,仿佛是与世隔绝。在这样的环境中,同时还要受到战争的威胁,时时处在一种恐惧之中。
日记中,安妮多次描写到阿姆斯特丹被轰炸的情形,她躲避的那栋大楼也差点受到袭击。他们躲避的每个人也是每天在胆战心惊中度过。在那么恶劣的环境中,他们还要面临来自食物的威胁,这是法西斯,战争给人类带来痛苦和灾难的最有力的证据。
面对着战争,面对着种族歧视,面对着如此特定的环境,她比同龄人要显得早熟。在本该无忧无虑的快乐年代,她却开始了更深沉的思索。她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智慧,在很长的时间里安妮都在思索着关于青少年的问题,并写到对父母,密室成员的看法,个人意识的逐步增强以及成长中的种种问题,并勇敢的自我批评,这种做法值得我们学习。
安妮最后在集中营悄然死去。她是那个时代的受害者,每个读过安妮日记的人,都会对安妮的遭遇感到同情和惋惜。如果安妮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那么谁能说她长大后,她就会成为一个出色的作家?战争就这样扼杀了一个含苞欲放的花蕾。这残酷的战争!
安妮生前写道:“我希望在我死后,仍能继续活着。”她的愿望终能得偿。我相信《安妮日记》会一直流传下去,控诉战争与丑恶,宣扬和平与友善,用她真挚的文笔,感动和启迪一代又一代人!
本题解析:这个题目审题并不难,阅读的经历或故事,可以写记叙文;阅读你带来的启发与思考,写议论文。可以写读某一本书的经历或故事、启发与思考,也可以写读不同的书的经历或故事、启发与思考。关键是要注意文体特征,即写记叙文就要是记叙文,写议论文就要是议论文。江西省的高考作文尤其重视文体特征,和其他省份不一样。还要注意中心要突出,要集中。
本题难度:一般
3、写作题 作文。(任选一题)
(1)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人说,生活需要柴米油盐;有人说,人不是单靠吃米活着;有人说,生活需要清风明月碧水蓝天;有人说,生活需要安定的社会环境;有人说生活需要人与人之间美好的情感……的确,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生活需要的还有许多许多。那么,你认为生活需要什么?
请以“生活需要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800字,体裁不限。
(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在人世间行走,作为当代青年,你最该与谁同行?
请联系现实,以“与___________同行”为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小鱼问大鱼:“妈妈,我的朋友告诉我,钓饵上的东西是最美的,可就是有点儿危险。怎样才能尝到这种美味而又能保证安全呢?”
“我的孩子,”大鱼说,“这两者是不能并存的,最安全的办法就是绝不去吃它。”“可他们说,那是我们最渴望得到的,一般的鱼儿都经不住那样的诱惑。”小鱼说。“这种想法完全错了,”大鱼说,“最光鲜、最具诱惑力的东西里面最有可能裹着一只害人的钓钩!”
理解寓言思想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以“___________的故事”为题,写一篇800字的文章。
(4)以“丢掉___________,让前进的脚步更轻盈”为题目,根据自己的观察、发现、思考、认识或内心体验,展开联想,将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白定角度。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全文不少于800字。
(5)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走在大街小巷,随处可以看见这样的广告:“你想卓越不凡吗?请到某某学校来”;“在某某楼盘,与世界顶级人物为邻,非凡生活视等闲”;“想要日进斗金、成功不凡嘛?请加入某某公司的行列”……一位在中国工作的瑞典精算师对此深有感慨的说:“在瑞典,我们把‘平凡’当成对一个人的最好赞美,因为这意味着他生活安定、心灵充实、精神充实,而这似乎比不凡的财富、地位更难追求!”
请以“___________平凡”为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
要求:在横线上补充文字使题目完整;自定立意;写记叙文或议论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6)以“在___________中长大”为题,写一篇文章。
(7)以“我为___________唱支歌”为题,写一篇文章。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写作题 材料作文。(60分)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
(1)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
(2)值太平世,生湖山郡,官长廉静,家道优裕,娶妇贤淑,生子智慧。人生如此,可云全福。(张潮)
前一则写于作者70岁以后,后一则写于作者三四十岁时。前一则可以看作是对人生70多年的一条线的总结,后一则可以看作是到了人生的某一个点时对人生的看法。请你结合这两则材料,提炼观点,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作文按照高考评分要求评阅。平均分控制在75%左右。
估计全市全员平均分为90分左右。
本题难度:一般
5、写作题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材料:水滴石穿是一种执著,愚公移山是一种执著。执著是锲而不舍的追寻,是百折不挠的探索。执著是热情地投入,是无私地付出。我们执著于自然的探索;执著于友爱、亲情;执著于兴趣、爱好;执著于理想、追求……人生因执著而精彩,世界因执著而绚丽。
请以“执著”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字数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60分)
参考答案:
人生因执著而精彩,世界因执著而绚丽
什么是执著?也许我不能做出准确的回答,但我知道在我的执著词典里,嗜好不是执著,固执更不是执著!执著应该有这样的内容:执著就是一种磨练,执著是是一种境界,执著是一种力量,执著是一种催化剂,执著是一生一世的追求。它因人而异,有小有大,有迟有早。
执著是一种磨练。它是后羿射太阳时,手中的那把弓箭;它是大禹三过家门时,手中那根船桨;它是愚公移山时,肩上的那根扁担;它是苏武牧羊时,手中那根的节杖;它是辛弃疾北望故国时,眼中的那点泪光;它是王羲之练字时,池中那塘的黑水;它是毛泽东万里长征时,手中的那根拐杖。它是爱迪生做实验时,桌上的那根钨丝;它是林肯练口才时,口中的那颗石子。
执著是一种境界。执著是屈原“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的忠心,是历史原野上一座高耸的丰碑。执著是文天祥“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死不休”的决心,是他战胜困难的力量源泉。执著是郑板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的信心,是他经受磨折击打仍然坚定顽强的精神支柱。执著是谭祠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绝唱,是他以血护法的精神写照。执著是林则徐“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节操,是他杜绝私欲刚正不阿的人格体现。
执著是一种力量。“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要是不执著,哪有这种一泻千里,浩浩荡荡;“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要是不执著,哪有这种傲气,骨气;“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要是不执著,哪来这铁汉般的铮铮铁骨。要是不执著地攀上高山,哪来那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气势;要是不执著地登上高峰,哪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广阔视野。要是不执著地忘我写作,哪来“一吟双泪流”的欣喜若狂;要是不执著地忘我写作,哪来“文章不写一句空”的博大胸怀。要是不执著地忘我演算,哪来“歌德巴赫猜想”的攻克;要是不执著地忘我除冰,哪来“京株潭高速公路”的贯通。
执著是一种催化剂。因为执著,司马迁三次漫游后用全部精力写出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记》,从而完成了父亲的遗命,创造了他的精彩人生。同样因为执著,曹雪芹增删十次写出了“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的《红楼梦》,从而再现了封建家族的衰亡史,留下他的旷世之作。也是因为执著,李时珍历时三十年著有《本草纲目》,从而丰富了我国传统医学的药物药方,成为现今研究中药的必读书籍,在国际上有七种文字译本流传。更是因为执著,袁隆平带领他的科研小组,致力于杂交水稻的培育,研制成功杂交水稻制种技术,并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使粮食产量不断增高,为中国乃至于世界粮食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执著。“我愿为宁波扫一辈子街道”这是一种爱岗敬业的执著,它洋溢对本职深沉的责任感;“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是一种弥足珍贵的执著,它洋溢对国家深沉的爱;“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这是一种地老天荒的执著,它洋溢对恋人真挚的情。“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是一种甘当人梯,乐于奉献的执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一种积极进取,追求理想的执著;“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这是一种不甘自弃,不甘于堕落的执著。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李白不摧眉折腰事权贵,顾炎武不做清朝的高官,朱自清不吃卖国救济粮。执著是刘胡兰面对铡刀的头颅,执著是江姐走向刑场时坚定的步伐。烈火中永生的布鲁诺,执著地发出“地球是绕太阳运转”的呐喊。潜心研究中的阿基米德,执著地喊出“等一下,我这道题研究完再杀我”的强音。所有这些人都是有执著精神并坚决为他们执著精神而斗争的人。他们执著精神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国家,为了民族,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他们为了守护了自己的那份天地,有些人家可以不要,有些人官可以不做,有些人生命可以抛弃,有些人真正做到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 武不能屈”的地步。这样的一些人,留下了千古美谈,被后世人所景仰,是永远不会从人民的心中消逝的。
执著是锲而不舍的追寻,是百折不挠的探索;执著是竭尽全力的投入,是大公无私的付出。我们执著于对自然的探索,执著于友爱亲情,执著于兴趣爱好,执著于理想追求……我们永远都应该坚守执著,尽管收获有迟有早、有小有大,但请相信坚守执著的本身,就是对人生最好的诠释。
人生因执著而精彩,世界因执著而绚丽。
教师点评:本文开篇就用“执著就是一种……”5个句子而构成一组排比句,使得文章语言气势磅礴;接着列举古今中外的典型例子来论证,逐一证明“执著是一种磨练”,“执著是一种境界”,“执著是一种力量”,“执著是一种催化剂”,“执著是一生一世的追求”的分论点,这样又使得全篇构成一组的排比句,从此可看出此文思路清晰,结构严谨。读完这些分论点后,作者就用短短的十六个字——“人生因执著而精彩,世界因执著而绚丽”来深化主旨,总括全文,给人一种水到渠成的感觉,让读者无可辩驳地接受了这种观点,也让读者不由自主的生发了这种的感慨,这就是作者的高超之处。
另外,本文属横向式结构,此结构是议论文中常用的结构,也是高考中考生获得高分的一种管用的结构形式,所以,应当予以重视。望多读这样的文章,模仿并能灵活应用,你的文章也会文采飞扬的,试试看。
模拟评分:内容24分+表达24分+发展等级10分=58分
本题解析:
应该说,这一话题的立意并不难。“执著”又作“执着”,原本为佛教用语,是指对某一种事物坚持不放,不能超脱。后来指固执或拘泥,也被引申为一种坚持不懈,成了人们渴求的重要精神品质。其原因在于只要有了执著精神就可以实现人生理想,达成既定目标!
写作时,宜围绕“(正确的)坚持不懈才是成功的前提”立意。不论是议论还是记叙,都应强调执著的重要性。围绕这一立意展开,其写作思路应是很好把握的。
我们如果把它写成议论文,可以就“执著”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尽量选取经典的、典型的事例和名言警句作为事实或道理论据使得我们的论证充分有力,彰显深度。倘若能占有具备时代性的事实论据(如感动中国人物的故事、先进人物事迹等),就会让“执著”这一传统的话题变得新颖别致,定能起到“老瓶装上新酒”的绝好效果。
如果把它写成记叙文,写发生在自己身上或身边的事情,寓理于事,在鲜活的细节和生动的故事中演绎“成功”和“执著”之间的哲理,表达“人怎样凭着执著精神战胜各种苦难险阻取得成绩,迈向成功的”的主旨。这样的文章一定会显得富有真情实感、动人心弦,因为“一种情感,你感受得真切的,这些东西都是你自己的东西。”(叶圣陶语)
总之,我们要紧紧围绕话题实质,化大为小,将其融入到具体的事件或论述中,只有这样,文章才会得心应手,也才会真实可感,从而达到良好的写作效果。
参考拟题:1.带着执著上路2.执著,让人生多彩3.执著,因为值得4.留守住那一份执著5.争渡,争渡,执著人生何处6.风雨中的执著7.永保生命的执著8. 可爱的执著9.咬定青山不放松10.人生因执著而精彩,世界因执著而绚丽11.执著让溪流变成浪花12.第七次努力13.执著——成功的基石14与执着同行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