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06 05:29:45
1、写作题
大与小,长与短,上与下,正与反,进与退,荣与辱,美与丑,善与恶,宽容与狭隘,骄傲与谦逊……很多事物都是相对的,很多事物内部的关系也是相对的。
要求:请以“矛盾”为话题,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文章。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
2、写作题 按要求作文。
中央电视台正在播出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这样“深夜发吃”的行为,引起观众强烈的反响,“恨不得舔屏幕”、“至少30次上网搜索有没有这种吃的”、“对自己厨房的食材感到自卑”……诸如此类的评价,无一不体现人们对吃的深厚感情。
本来,无论从选题还是从播出时间来看,《舌尖上的中国》都只能算是荧屏上的“弱者”。它出乎意外地走红荧屏,带给我们超越美食的思考。看这部充满温情的纪录片,有人想起了小时候“妈妈的味道”,有人体会到了“粒粒皆辛苦”的不易,也有人升华到“爱国主义”的境界,还有人上升到了“文化输出”的高度……一部作品为何能在乏不经意间获得超越话题的巨大影响?
“不是空洞地宣扬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是从美食背后的制作工艺和生产过程入手,配合平常百姓的生活,在情感上引起共鸣。”一位网友的评价,指出了该片的成功所在:真诚的态度,真实的力量。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成功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联想?请根据你的思考或联想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注意:1.立意自定,题目自拟;出诗歌外,文体不限。
2.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3.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4.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3、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浪
前浪:是你推着我前进吗?
后浪:我以为是紧随着你。
于是,
前浪和后浪扬声大笑
向海。
浪,每个人都见过;由浪联想到生活,联想到人生,却是诗人的独到发现。诗里的“浪”是一种怎样的形象?它给人一种怎样的人生启迪?请以“浪”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所写内容必须与“浪”的意境有关。
4、写作题 作文题目:触动
【写作要求】?
(1) 真实(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
(2) 写成记叙文。
(3)800字以上。
5、写作题 有一年冬天,一位父亲需要一些柴火,他找到了一棵“死树”,然后把它锯倒了。到了春天,令他惊愕的是,树干周围是绽放的新芽。对此,他不无感慨地说:“我原以为它肯定死了,现在我却看到主根处这棵树依然有着生命的活力。”于是,这位父亲叮嘱家人:“别忘了这个教训,不要在冬天里砍倒一棵树,不要在情况不明时作出消极的结论。”
[要求]依据“冬天的树”这一话题写一篇文章。①自拟题目。②文体不限。③联系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