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06 05:29:45
1、写作题
大与小,长与短,上与下,正与反,进与退,荣与辱,美与丑,善与恶,宽容与狭隘,骄傲与谦逊……很多事物都是相对的,很多事物内部的关系也是相对的。
要求:请以“矛盾”为话题,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文章。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这个话题作文十分宽泛。考生可以择其一进行写作,只要突出“矛盾”这个主轴即可。我们不提倡材料中列举的诸多例子皆入文,选择一两个说透即可,也可以从哲学的角度,注意切不可照搬哲学上的东西
本题难度:简单
2、写作题 按要求作文。
中央电视台正在播出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这样“深夜发吃”的行为,引起观众强烈的反响,“恨不得舔屏幕”、“至少30次上网搜索有没有这种吃的”、“对自己厨房的食材感到自卑”……诸如此类的评价,无一不体现人们对吃的深厚感情。
本来,无论从选题还是从播出时间来看,《舌尖上的中国》都只能算是荧屏上的“弱者”。它出乎意外地走红荧屏,带给我们超越美食的思考。看这部充满温情的纪录片,有人想起了小时候“妈妈的味道”,有人体会到了“粒粒皆辛苦”的不易,也有人升华到“爱国主义”的境界,还有人上升到了“文化输出”的高度……一部作品为何能在乏不经意间获得超越话题的巨大影响?
“不是空洞地宣扬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是从美食背后的制作工艺和生产过程入手,配合平常百姓的生活,在情感上引起共鸣。”一位网友的评价,指出了该片的成功所在:真诚的态度,真实的力量。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成功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联想?请根据你的思考或联想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注意:1.立意自定,题目自拟;出诗歌外,文体不限。
2.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3.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4.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浪
前浪:是你推着我前进吗?
后浪:我以为是紧随着你。
于是,
前浪和后浪扬声大笑
向海。
浪,每个人都见过;由浪联想到生活,联想到人生,却是诗人的独到发现。诗里的“浪”是一种怎样的形象?它给人一种怎样的人生启迪?请以“浪”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所写内容必须与“浪”的意境有关。
参考答案:无
本题解析:
前浪说后浪推着自己前进,后浪说自己是紧紧跟随着前浪。前浪把功劳归于后浪,后浪由衷地赞许前浪。后浪和前浪彼此谦让、推功、称赞并感谢对方。这是一种豁达大度的胸襟.令人倾倒的品格。正是因为有了这种襟怀和气度,才前浪连后浪。一浪又波,形成了一川奔流到海浩荡澎湃的巨浪。大海,是它们共同的目标。这是一种崇高的境界!联系社会生活,可以写老一辈和新一代的人生接力;可以谈相互谦让的美好品德;可以讲团结互助形成合力的重要;可以说伟人目标凝聚人心的作用;也可以从反面入手,鞭挞争功邀宠、相互倾轧的陈规陋习;还可以由浪的团结想到和谐,等等。
本题难度:一般
4、写作题 作文题目:触动
【写作要求】?
(1) 真实(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
(2) 写成记叙文。
(3)800字以上。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写作题 有一年冬天,一位父亲需要一些柴火,他找到了一棵“死树”,然后把它锯倒了。到了春天,令他惊愕的是,树干周围是绽放的新芽。对此,他不无感慨地说:“我原以为它肯定死了,现在我却看到主根处这棵树依然有着生命的活力。”于是,这位父亲叮嘱家人:“别忘了这个教训,不要在冬天里砍倒一棵树,不要在情况不明时作出消极的结论。”
[要求]依据“冬天的树”这一话题写一篇文章。①自拟题目。②文体不限。③联系实际。
参考答案:
请呵护“冬天的树”
汤坤
有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在一个冬天,一位父亲锯掉了一棵‘死树’,而第二年春天,他却在树的主根处看到了新的芽。于是,他叮嘱全家:“‘别忘了这个教训,不要在冬天里砍倒一棵树,不要在情况不明时作出消极的结论。’”这个故事的最后一句话充满了哲理。现在,社会上,就有着许多“冬天的树”。
例如学校里的差生,他们就是冬天里将要死的“树”。他们不仅经常遭遇挫折和打击,还要受到好学生的鄙视,老师的歧视,以及家长的责骂。面对着这么多的艰难险阻,有些“树”就会痛下决心——一死了之。当然,也有些“树”会受到不同的待遇,受到每个人的热心关怀和帮助。那么,他就会再度充满生命的活力,发出新鲜的嫩芽。
还有许多历经失败的人,他们已沉浸在各种各样的痛苦之中,这时候,要是一味地去指责他,不断地给他打击,那么,这棵“树”,也活不了多久,他永远也不会再有成功。而如果给他温暖,给他鼓励,帮他重拾自信,那么成功就会在他眼前出现!
最后,还有一些更需要关爱的“树”。那就是残疾人。他们需要面对比正常人更加大的痛苦。如果人们舍弃他们,那么舍弃的就不仅是他们的自信,甚至还有他们的生命!走在街上,有时会看见一些弃婴,大多是残疾的,他们只能等待着死亡的降临。而如果此时,一位热心的人抱起了他,抚养他,那么就是给了他一个新的生命。再不断去安慰他,鼓励他,那么,这个世上就会有更多的站起来的海伦·凯勒!
冬天的“死”树,不一定就是真的死树。只要用温暖、爱心去呵护他,让他再度充满对生命的向往,那么他的身上就会再现生命的活力。请呵护冬天里的树吧!他们比那些健壮的树更需要呵护!
点评
作者由引述材料人手,在具体列举了几类“冬天的树”,并分别进行分析后指出,他们都是需要用“爱”来呵护的。文章采用的是一般议论文的写法,中规中矩。有事例有分析,最后水到渠成的得出结论。语言通俗浅显,字里行间显露着充沛的爱心。
本题解析:
这是个比喻性的话题,“冬天的树”意味着“看似没有希望了的事物”。审题立意的关键在于材料中的最后一句话“不要在情况不明时作出消极的结论”。那么怎样对待“冬天的树”?是保护,是等待,还是创造条件改变它?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