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名句名篇默写》高频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7-07-31 22:42:3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
(1)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从“仆碑”还引出了一个做学问的道理,他说:“此所以??。”
《琵琶行》中,作者由琵琶女的不幸联想到自己的遭遇,两相比较,多么相似,不由感叹道:“??,??。”
杜甫在《兵车行》中不仅再现了百姓“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的悲惨场景,而且将批判的矛头直指最高统治者:“???。”
(2)此情可待成追忆,??。? (李商隐《锦瑟》)
李白和陶渊明两位大诗人的共同之处是,他们都曾做官,都憎恶黑暗的官场。但在这种思想感情的表述上,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更加直白,更加激烈;而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则相对委婉,相对平静。


参考答案:(1)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2)只是当时已惘然?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左传》是记录春秋战国时期历史的编年体史书,又称《左氏春秋》。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的史官左丘明为孔子修订的《春秋》所做的传。
B.《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由本纪、世家、列传、书、表组成,共130篇,50余万字,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景帝三千年间的历史。
C.《指南录》,文天祥诗集,是他把出使被扣和逃归途中所写的诗结集,取集中《渡扬子江》“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的句意。作者已经为诗集写了《自序》,故本篇称为“后序”,也为“跋”。
D.《七录斋集》是明代文学家张溥的诗文集。张溥,崇祯四年进士,天启年间曾在家乡组织“应社”,崇祯时组织“复社”,批评朝政。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春秋战国”有误;B汉景帝,应为汉武帝。C“跋”一般写在书籍、文章、金石、拓片等后面的短文,内容大多属于评价、鉴定、考释之类。
考点:识记常见的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面这首宋词《虞美人》(陈与义)中的横线处应填人的最贴切的句子是?
[? ]
  张帆欲去仍搔首,更醉君家酒。吟诗日日待春风,及至桃花开后却匆匆。 歌声频为行人咽,记著樽前雪。明朝酒醒大江流,______________。
A.一身将影向潇湘
B.满载一船离恨向衡州
C.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D.数帆带雨烟中落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个小题)(6分)
(1)名不正则言不顺,?。(《论语》)
?,泣孤舟之嫠妇。(苏轼《赤壁赋》)
(2)悟以往之不谏,?。(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3)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王勃《滕王阁序》)
?,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4)仰观宇宙之大,?。(王羲之《兰亭集序》)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李密《陈情表》)


参考答案:(1)言不顺则事不成?舞幽壑之潜蛟
(2)知来者之可追?路曼曼其修远兮
(3)不坠青云之志?别有幽愁暗恨生
(4)俯察品类之盛?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小题1:?▲?,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荀子《劝学》)
小题2:剑阁峥嵘而崔嵬,??▲??,??▲??。(李白《蜀道难》)
小题3:?▲??,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小题4: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韩愈《师说》)
小题5:使天下之人,??▲??,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杜牧《阿房宫赋》)
小题6:此情可待成追忆,??▲??。(李商隐《锦瑟》)
小题7: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论语?学而》)


参考答案:
小题1:积善成德
小题2: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小题3:万里悲秋常作客
小题4: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小题5:不敢言而敢怒
小题6:只是当时已惘然
小题7: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考点,能力层次为A,侧重“识记”能力的考查。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