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7-31 21:52:12
1、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某大公司准备以高薪雇用一名小车司机,经过层层筛选和考试之后,只剩下三名技术最优良的竞争者。主考者问他们:“悬崖边有块金子,你们开着车去拿,觉得能距离悬崖多近而又不至于掉落呢?”“二公尺。”第一位说。“半公尺。”第二位很有把握地说。“我会尽量远离悬崖,愈远愈好。”第三位说。结果这家公司录取了第三位。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参考例文】
珍惜美好的生命
生命是美好的,生命在不断更新,永葆青春,让生命没有一时一刻与别的时刻雷同。? ——题记
生命是美好的,但生命之花,只是过眼云烟。人生犹如时钟,他的完美不在于走得快,而在于走得准。时间上的每一刹那都对下一刹那发出了批示和决定。一刹那本身又接受了上一刹那的批示和决定。生命,又何需匆匆的过,只要踏踏实实走好生命的每一步,一切都不再是昙花一现。正如高尔基所说的那样:“世上没有比时钟更加冷漠的东西了;在你出生的那一刻,在你尽情地摘取幻梦的时刻,它都是分秒不差地滴答着。”人生亦如时钟,只有走得准,人生路上才会充满阳光和鲜花,人生才会完美。
陶渊明有一句耐人寻味的名言:“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古人浩叹时间流失的惆怅和无奈,依然引起今人的共鸣。像波浪滔滔不息地滚和沙滩,我们的光阴匆匆奔赴着终点。随着岁月的增长,我们对时间的价值越来越敏感。确实,任何其它东西都显得无足轻重;我们因而也就在这一点上变得吝啬起来。学会把握生命,珍惜自己生命中的每一个日子,懂得享受生活。
一个“今天”胜过两个“明天”。昨天是一张作废的支票,明天是一张期票,而今天是你惟一拥有的现金。所以应当聪明的把握。既然人生如时钟,滴滴答答地走过生命的每一个季节;那人生就如灿烂阳光中的金色斑点,一闪即逝。抓住人生中最灿烂的光阴,去做一些让自己终生受益的事,那么你就不会在垂暮之年嗟叹自己的一生竟如此的被打发掉了。
人生如此的短暂,走过春夏秋冬,历经生命的百花园,感受生命的价值。在人的每一个阶段,尝试着做一些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在岁月的流逝中,丰富自己的阅历。每一步留下的足迹都印证了你生命中的每一个经历,当你再度回首,就会感慨,生命就掌握在自己手中,你并没有虚度人生。
把握生命里的每一分钟,全力以赴心中的梦!做时间的主人吧,主宰属于自己的命运。聪明 的把握人生,莫让它像时钟,有时偷懒,跟不上时代的节拍。
生命,每天都有不同的精彩。永远懂得珍惜生命,决不可因蝇头小利而随意拿生命开玩笑,要抓住生命中的每一分钟,在点滴时间中创造生命的奇迹。生命的岁月里,放飞梦想,载着希望,打造属于自己的美丽人生!
本题解析:这是一道新材料作文题。构思前要仔细阅读材料,体会材料所蕴涵的意义。需要注意的是,材料^91考试网司选用的是小车司机,而这是一种需要极大安全系数的行业,所以公司录取了第三位。立意可站在公司的角度:①生命的安全是第一重要的;②要用最适合本行业利益的标准才有可能选出最满意的人才。也可站在被选拔者的角度:①只有根据不用职业(对象)的要求选择合理答案,才有可能实现目标;②警惕对方设置的“陷阱”,别有心意地做出与众不同的回答。等等。
本题难度:一般
2、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70分)
“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
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地做一件事;
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
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
用他五岁的手指,
孩子慢慢来,慢慢来。”
——节选自龙应台《蝴蝶结》
上面的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或联想?请就此写一篇不会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要求: ①必须符合文体要求;②角度自选;③立意自定;④题目自拟;⑤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参考答案:
参考例文:
教育,应该是慢的艺术
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母性的温情,如水般在文字间汩汩流淌,温暖而令人沉醉。
是的,每个人的成长过程,就是点滴错误、点滴成绩、点滴感悟积累而产生质变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充满着跌下去和爬起来。爱孩子,需要留足等待的空间和时间,需要有舒缓的节奏,尤其需要合理地对待孩子的不足、缺陷甚至错误。
不由想到现在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社会,几乎任何事都要讲求一个“快”字,快节奏的生活也在影响着孩子。家长们希望自己的孩子快点学,比别人的孩子学得早,学得多,才有满足感;老师们希望自己的学生快点学,脑袋里立刻装满刚学的知识,出口能成章,下笔就成文,才有成就感。孰不知孩子的脑袋到底有多大,心理到底有多大的承受能力。大人们总是用自己的眼光、感觉、认知来替代孩子的,为他们作主,却从没有想一想孩子到底有“多快的速度”能追上那遥不可及的目标。
一粒种子埋在地里,要有足够的耐心,等它生根、长叶、开花、结果,这是长长的寂寞的等待。孩子就如同这颗种子,他有自己的生长节奏,谁都不知道他将来会是什么样子,他将来会做什么,当下的每一刻,需要我们用足够的耐心陪伴、引导他们慢慢长大。?
卢梭说:“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就会造成一些果实早熟,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叶圣陶说: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润物细无声”、“大爱无痕”、“诲人不倦”、“锲而不舍”……这些才是遵循教育内在规律的爱和教育方式。
教育应该是慢的艺术。让我们用温柔的目光,从容地,静静地看着孩子,对他说:“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相信每个孩子的成长都将是一个奇迹。因为,教育不是赛跑,人生更不是。多点耐心,给点时间,陪伴孩子慢慢地欣赏,那成长路上的一路花开。
本题解析:这是一则以短诗为命题形式的材料作文,写作时需要吃透诗句的内涵。龙应台的诗句——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孩子慢慢来,慢慢来——让我们明白这样一个道理:每个人的成长过程,就是点滴错误、点滴成绩、点滴感悟积累而产生质变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充满着跌下去和爬起来。爱孩子,需要留足等待的空间和时间,需要有舒缓的节奏,尤其需要合理地对待孩子的不足、缺陷甚至错误。写作围绕以上内容构思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3、写作题 阅读下面《边城》片段,根据要求改写。?
祖父同翠翠留在船上,感情仿佛皆追着唢呐声音走去,走了很远的路方回到自己身边来。祖父掂着那红纸包封的分量说:“翠翠,宋家堡子里新嫁娘年纪还只十五岁。”
翠翠明白祖父这句话的意思所在,不作理会,静静地把船拉动起来。
到了家边,翠翠跑回家中去取小小竹子做的双管唢呐,请祖父坐在船头吹《娘送女》曲子给她听,她却同黄狗躺在门前大岩石上看天上的云。
请改写上文。要求:(1)运用第一人称(可选“翠翠”或“爷爷”为描述角度)。(2)运用心理描写、动作描写。(3)符合原文情境,情景交融。(4)不少于200字。
?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写作题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60分)
材料一: “古惑仔”一词,常用来指称黑道上的混混,如果用一个书面词来代替,则首推“流氓”。最近,北京大学古代文学博士、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檀作文耸人听闻地提出了“李白是唐朝排名第一的古惑仔”的论点,并专门著书《大唐第一古惑仔李白实录》。
对此,作家陆天明表示,这种玩弄知识、投机取巧的做法值得人们怀疑和深思,“我认为是该有人站出来说话的时候了”。当听说此观点提出者竟是北大博士生时,陆天明更是无比惊讶,“他这样的做法和‘芙蓉姐姐’没有什么差别,有很大的欺骗性,在自己的祖宗头上动土,简直就是耻辱”。
材料二:最近,山东阳谷县与临清市争相打起“金瓶梅”文化牌,两地在开发“金瓶梅”的形式上都利用了西门庆和潘金莲等人物大做文章。在阳谷县狮子楼旅游城内,“潘金莲”是旅游城公开招聘的,身份是“景区形象大使”;“武大郎家”对面是“王婆茶坊”,茶坊内,西门庆初次幽会潘金莲的蜡像塑造得惟妙惟肖。临清文化城内,还有“武大捉奸”等节目,邀请游客参与表演并拍摄成光碟。
读了上述材料,引起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在准确理解材料的基础上,选择一个角度,写一篇议论文。自主立意,自拟标题。
参考答案:【例文】
文化在呻吟
“住手!”我听到一个民族的良心痛声呼喊。
目光的那头是王道士笨拙地凿着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婀娜变成了碎片,柔美变成了生硬——这是一个多世纪以前的事。
我们曾指责王道士的贪恋薄利,批判他的愚昧无知。可是,如果从毁坏文化的角度看,一个小小的道士也就是在大漠风尘中加速了几面浮雕的风化,也就是给灿烂的敦煌文化划下了几丝伤痕。今天,世人对文化的糟蹋,相比于王道士,真正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了。
与王道士不同,现代的人毁弃文化,手段更高明,理由更堂皇。时下,有一句很经典的话,叫做“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口头上,信誓旦旦,复兴文化,实质上,是在文化遗产中寻找经济的卖点,文化已经成为经济的附属品!
现代的人不是王道士,王道士只是把艺术珍品贱价出售,现在的人们能够靠自己的想象力,从经典文化中“淘金”,不用花重金赞助黄金时段的广告,不必在产品质量上精益求精,只要包装袋上多出几个世人熟悉的古雅的字眼,滞销的商品就会供不应求,何乐而不为?至于那些文化,关我们厂家什么事?关我们这些唯利是图的商人什么事?于是,王羲之没有了兰亭的风雅,把名字无偿地给了一支支廉价的钢笔;曹操也淡却了一代豪杰的雄姿,安静地贴在案头的“一合酥”上;诸葛亮成了羽扇的代言人,屈原也变成了一只大粽子;陶渊明因为回归田园,亲自劳作,于是,被化肥厂和农具厂争来抢去。商业的利益驱动,就像一只巨大的火球,急速燃烧,将那些脆弱的文化当做了助火的干柴,愈烧愈旺,于是,文化的精髓化作了一缕轻烟,随风飘散了。
一个古老的民族在流血,一泓千年不息的文明之水正在被污染,我们引以为豪的深厚的文化底蕴正在一点点地被稀释、消解,剩下的只有在商业劲风中风干的几个名词。
经济本是文化生长的土壤!远的不说,只要看看徽商的殷实,看看徽文化的发达,我们就能摆正经济和文化的关系。
徽州商人在经商之初,无疑是艰难的,“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许多著名的徽商从小就离乡背井,出外学艺,奋力拼搏。徽商最后成功了,天下出现了“无徽不成镇”的繁盛景象。但是,徽商留给我们的不仅是物质财富,遥望他们远去的背影,我们还看到了一种“文化”的东西闪耀在我们的眼前,“以诚待人”、“以信接物”、“以义为利”、“以人为本”。徽商创造了徽文化,徽文化的崛起又为原本灰头土脸的徽州山民戴上了一顶“儒商”的帽子。
美国学者约翰?菲斯克在解释类似文化开发时曾经说,过度性和浅薄性是其两种特征。我们当下的文化开发不仅有“过度性”,也有浅薄性!
“快住手!”我又听见了民族文化的痛苦呻吟和哀告。
【点评】
模拟评分 内容20分 表达20分 发展19分=总分59分
评分依据:作者有宽广的文化视野,文章读来自然就有厚重感。毁坏文化,必遭后世唾弃,王道士为我们提供了反面的镜子;创造文化,张扬文明,必将名垂青史,徽州商人则为我们树起了精神大旗。一反一正,对比鲜明。作者有较高的语言修养,用散文化的语言阐释道理,我们读来,既能得到思想上的启迪,也能得到艺术上的享受。
本题解析:
颠覆经典文本,重编轻浮故事;借龌龊文学形象,打发展旅游招牌。两者有个共同点:那就是寻求“卖点”!从文化本身来说,这是从垃圾中淘金,是一种文化堕落,一种文化危机。从社会影响来说,糟蹋名著,误导世人,不仅是对传统文化遗产的背叛,更会造成年轻人理想信念的缺失。追求文学的通俗化,追求经济效益,都不能把传统的民族文化踩在脚下。
思路设计一:在进行“生态环保”的同时,我们要大力倡导“文化环保”
水域污染,植被锐减,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消失,温室效应及气候变暖,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的恶化,已经使我们猛醒,但文化环境的污染似乎还没有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因此,我们在进行生态环保的同时,要倡导文化环保,为我们的子孙后代创造绿色的文化环境,健康的生存空间。
思路设计二:对历史文化要有敬畏之心
文化遗产充满了鲜活而富有个性的生命风采,是本民族最基本的识别标志,是民族发展的精神动力。在工业文明迅速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下,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进行侵蚀,会导致民族文化的消亡和流变。因此,文化遗产是维持民族发展的生命线。经典是一个时代精神的缩影,经典与孕育它的民族、地域以及创作人一起构成文化综合体。我们不能肤浅地理解经典的思想,更不能以草率的态度去改头换面。无形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一项培育人的工程,我们既不能把它当作古董把玩,也不能目光短浅地指望它们不断给你增长物质财富。
思路设计三:不要把垃圾当“卖点”
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记忆。这种记忆通过一个个文化符号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西门庆”、“潘金莲”在中华民族的文化系统中,也有自己的位置——他们是淫靡、好色的代名词。承认《金瓶梅》这部小说整体上的文学成就,并不意味着这部文学作品所反映的特殊文化在今天有弘扬的必要。旅游景区以人文景点作为文化载体,不仅仅是为地方财政提供税源,更重要的是传承文化,弘扬社会美德,“引导人”、“鼓舞人”,进而“塑造人”。开发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当然要找“卖点”,但不要在历史的垃圾里淘金!
本题难度:简单
5、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一个这样的问题,假如给你一枚硬币你如何用它遮住世界?答案很简单,把硬币放在眼前。很多时候,我们不正是被一枚硬币遮住了整个视线?请根据你对这段文字的理解,展开联想,思考我们认识世界、对待人生的态度、方法。自选角度,以“障眼的硬币”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自定立意,自定文体,不少于700字。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