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7-17 23:10:25
1、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70分)
城里的人想冲出去,
城外的人想冲进来,
站在城门口的人无所适从,
只好挖个坑把自己埋掉。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或感悟,请全面理解材料,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要求:自定立意;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坚定信念,永不言弃
他,是一位音乐天才,从小热爱音乐,创造了众多着名的乐曲,可他同时又是一位不幸者。在他创作的高峰期,一个悲剧出现了,他双耳失聪成了聋子。作为一个音乐家失去了听觉,简直比判处死刑还要痛苦。在这种情况下,他可以选择安于天命,结束自己的音乐生涯:可以选择一蹶不振,就此消沉下去。但是,他没有,他的选择是在艰难的处境中与命运进行抗争,他默默的用笔在五线谱上继续创作,写出比过去更多更出色的作品,最后,他成功了,他创造了奇迹——一个聋子,创作出了激动人心的乐曲。
想必大家都已猜到他是谁了吧。不错,他,就是贝多芬,再失聪的境地中创作了《第九交响曲》、《合唱幻想曲》等优秀作品,成为千百人仰慕的英雄。那么是什么让贝多芬在如此境地中达到这么高的成就呢?不错,那就是坚定的信念,永不言弃的精神,试想一下,如果贝多芬当时没有对音乐的坚持,放弃了自己的音乐梦,那他又怎会成为人们心中仰慕的巨人呢?
人生需要坚定信念,永不言弃。
人生短暂,但前进的道路却不是一马平川,人生道路上会布满拦路的荆棘,稍不留意,就会被刺伤。所以,人们开始害怕,不敢前进,想要放弃,但是一旦放弃了就会变得一无所有。或许在前进一点点,,你就会看到“柳暗花明又一村”,为何不再坚持一下呢?
生活中的我们常常因为一点点小挫折就一蹶不振,失去前进的信心,遇到一点困难,就轻易放弃自己的追求。若一直这样。我们的人生还有何意义可言?为什么我们不能学习贝多芬呢?其实不止贝多芬,纵观世界,古往今来,那些名声显赫,流传千古的伟人,哪一位没有过心酸的过去,没有遭受过挫折,经历过失败?司马迁受宫刑,却完成《史记》,爱迪生经历无数次的失败才发明出电灯,诺贝尔为发明炸药差点被炸死……正因为这些人有了坚定的信念和永不言弃的精神才创造出了今天的辉煌。
朋友们,不要害怕失败,其实失败亦是一种成功,若没有失败的经验,哪来的成功。人生不能没有追求,不能没有志向,给自己定立一个目标,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无论遇到什么,都坚定信念,永不言弃,这样我们才能成功。
小溪,从不自卑,他坚信,只要不停的奔流,终会流入浩瀚的海洋:小草,从不自叹,他深知,只有扎根大地,才能绽出一片新绿:我们,应从不言弃,因为我们明白,只要坚定信念,就一定会成就美好的明天!
本题解析:材料以诗的形式来描述了不同的人的心态问题,故可以参考以下立意:
1.慎重对待自己的人生选择
2. 莫要盲目的追求跟随时尚的东西,
3.面对人生选择,要有自己坚定的立场,不要被外界所困扰。
本题难度:一般
2、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老人与海》的主人公桑地亚哥是位“背运”的老人,连续84天没有捕到鱼,第85天出海,经过三天三夜的搏斗,终于捕获了一条大马林鱼,这条大鱼却在归航途中被鲨鱼吃得只剩残骸。面对这一结局,老人想,是什么把自己打败的呢?“什么也不是,”他提高嗓子说,“是我走得太远啦。”
请依据上述材料选择某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要求:作文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不得套作,不得抄袭,文体规范。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写作题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作文。
田野里、山坡上、道路旁、花园中,我们经常能够看到一朵朵鲜艳的花,不管脚下的土地是否肥沃,也不管是否有人停下来欣赏,它们总是那么自信、那么骄傲地悄然绽放。其实,从这些绽放的花儿身上,我们能得到很多生活的启示。请以“绽放”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生活中总有一些不起眼的地方。人们往往不去注意,不去关心,甚至会忽视,但是这些不起眼的地方,往往会出人意料地发出明媚的光芒,绽放人生的精彩,让人们彻底改变对这些地方的看法。
读了上述文字,你有何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1、立意自定。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参考答案:
角落的星辰
或许,这就是悲哀。
人们总是惊讶于绽放着的美丽的花朵,却看不到花下那挺立着的脊梁般的花茎,更不会注意到那簇扎在泥土石缝中的根须。他们,往往被忽视。
在城市的尽头,破败的土屋里,昏黄的灯光下,舔舐着伤口的农民工,忙碌着生计的老人,焦虑着学习的孩童构成的只有一点微弱的光芒,勉强照亮四周的昏暗。中心城区的灯红酒绿纸醉金迷,到了这里,便成了生计的无奈、工资的迷茫。他们是天空中的星辰,却是行星,只能希求恒星的施舍。
一座座高大的楼房矗立起来,一条条光洁的道路延伸到远方,我看到了农民工脸上的希望,仿佛碧天里闪烁的恒星,灿烂却又令人心酸。城市的希望在我们手中,可我们的希望在哪里?一所又一所打工子弟小学开学又被迫关闭,一个又一个稚嫩的初中生、小学生跨入森然的工地,为了自己的明天而敲打着今天。
当一辆辆奥迪、尼桑停在市中心的一所所名校,当网络大骂“富二代”“官二代”,又有几人会把眼睛移向城市的尽头?当“给力”肆虐都市之际,谁能记得起,每一座城市中最给力的那群人?
或许,这也是一种希望,当被遗忘了太久的时候,我们会看到他们的光芒。当春晚上那一幕让心笑与泪的子弟小学开学时,当那个貌似精明的打工者返还巨款时,当旭日阳刚嘶吼着春天时,我们看到了天空中的璀璨。在城市的尽头那片依旧不光亮的天幕下,一颗颗耀眼的星辰绽放自己的光芒,让你我汗颜。
我们很庆幸,不会再有胆怯的眼神望向我们,不会再有不屑的眼神望向他们。成千上万的农民工,终于在人民大会堂里有了自己的发言人;国务院里总理的眼睛关怀着城市的边缘。“二代打工族”不再忧虑工资的着落,迁移的子弟小学也终于有了自己的根。角落里的星辰终究会照亮城市的天空。
当幸福来敲门,我会很真诚地告诉每一个人,农民工或者“二代打工子弟”将会是我们城市的脊梁,城市的恒星,他们的光芒会照亮每一处希望。
【点评】
①立意准确,题目“角落的星辰”就点出了主旨的“不起眼”和“光芒”,行文中紧扣社会中不被关注的弱势群体如何“发光”。立意既扣住了材料,又联系了社会现实,准确而深刻,表现了小作者对社会问题的洞察力,和关注生活与社会的精神。
②语言流畅,有文采,句式整散结合,如第三段富有韵律美。
③结构清晰,叙议结合。④卷面整洁。
⑤建议,如能把“如何绽放人生的精彩”说的更清楚一些,则可以评为“满分卷”。
细节微风岸,人生独夜舟
常言:细节决定成败。原本不理解,却在岁月流逝之中渐明其深意。
《鸿门宴》言: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我对此却有与之不同的言论。细节才是根本,不注重生活小节,怎能成大事?积土成山,风雨兴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细微之处见真谛,有两家商店分别建在道路的两侧,可是很奇怪,南边(即道路右边)客人却很多,连主人都不明白,后来细心观察,原来是南边为客人提供水的保温桶比北边的大一些,细想,作为旅客想要喝水,是桶大一些的,还是桶小一些呢?很建档,旅客来喝水,顺便买一些礼品,由此商业兴隆。这就是细微之处,便影响商机。
日本的一个内衣品牌,起初并不起眼,但由于老板发现很多妇女在内衣城试衣难免尴尬,他便和员工经营起推销,上门服务,顾客挑选后可当场试穿,因此商机出现,此内衣品牌不几年便兴盛起来。
生活中人们往往忽视的细节却成就许多成功,能够绽放出明媚的光芒,流萤虽只有小小的光芒,但在黑夜之中它仍是灿烂的火种,瓦特看到水壶沸腾顶着壶盖,疑惑,最终改良蒸汽机,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牛顿被一个苹果击中,疑惑不解,打开物理学的大门,万有引力定律诞生,一个微笑,一句话,一个动作即能彰显一个人的智慧与品质,成大事者必将注重细节。
是否还在无边的梦海中徘徊,是否还在人生道路中迷茫,记住细节是一切力量的源泉,或许我们并不是人中龙凤,也不是爱因斯坦,但我们同样可以成就自我,人生之路需要我们谨慎,细细的走,一个人去面试,他自知可能无望,索性以平常心对待,在去经理办公室走廊上,他发现干净的楼梯上有一张纸片悠然躺在地上,别的应聘者漠然而去,他想了想,拾起纸片,放入旁边的垃圾桶,笑着说:“纸片,那才是你呆的地方。”快乐的去应聘,结果显而易见,他胜利了,原因是他拾起纸片,这一细节虽平凡,但却显示了他良好的道德素质,让他的心灵绽放光彩。
细草微风岸,人生独夜舟。时刻谨记:小小细节也是促你成功的基石,它同样可以指引你前进的方向,面对生活中残酷的竞争,以小胜大,也是一种法宝。
【点评】
一篇中规中矩的议论文,文体纯正,立意准确,材料运用能够做到切合主题。语言表达叙议结合,简洁准确,符合议论文文体要求。
如果本文能够在材料的选择上做到多样,甚至做到正反对比,则更好。
本题解析:(一)命题意图
本次作文是一道材料作文,主要是针对当前中学生不太重视审题、审读材料粗枝大叶等现象,结合当前社会中对一些平凡、普通、细小的事物不太注意,关注程度不够等社会现象,设计了这样一道题目。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去关注一些不起眼的地方,去关心、留意一些不起眼的事物,于平凡中彰显伟大,让细节成就未来,让普通变得卓越。意图在于引导学生去关注普通的的地方,生活中的一些地位、身份非常弱势的普通群体,这些人经过奋斗,也会焕发出光芒,创造自己成功的人生。比如现实中的农民工,不被人们关注,甚至受人歧视,恰恰是这些人,装点了城市,创造了生活的美好。学会关注这些,也是未来建设者应该具备的素质,就像最近发生的一些事,“民生”问题,以前关注较少,现在成了这次人代会讨论的重点;再比如最近炒得比较热的食品安全问题,看起来都是一些小事,但却是关乎到每一个人的大事;对于自身发展也有上些常常被忽略的细节、小事。这些都有必要引导学生去认识、去关注。
(二)审材料
材料可以分成三个层面的意思,第一个层面是“不起眼”。所谓不起眼,是指那些不受人们关心、不被人们注意,常常被人们忽略的人、事、物。第二个层面是“发出明媚的光芒”“绽放人生的精彩”。一般可以理解为获得了成功,取得了成绩,产生了影响。第三个层面是“改变了看法”。第二个层面与第一个层面之间用“但”来连接,从形式上看是一种转折关系,第三个层面是一、二两个层面发展的必然结果。第一个层面的“不起眼”与第二个层面的“焕发出明媚的光芒”“绽放人生的精彩”之间又产生了一种关系,一些“不起眼”的地方,由于某种转化,却“绽放了人生的精彩”,对这种关系的把握是审题的关键。
不起眼的地方可以是细节,但一味地写细节或者细节决定成败也不一定切合题意,细节也有受人关注的和不受人关注的之分,在这里必须是由于关注那些不被人关注的细节,结果出人意料地“发出了明媚的光芒”,才被视为切合题意。也可以写平凡,写平凡不一定都切合题意,必须写由于对平凡的坚守或者其他,才绽放出了人生的精彩。再具体一点,像陈景润,居于六平米的斗室,却摘取了数学王冠上的明珠,那是源于他对数学探索的执著追求;像旭日阳刚,从默默无闻到一夜成名,那是源于他对音乐的一种发自内心的热爱。
(三)审要求
本题要求根据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文章,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不宜把它写成话题作文。应该认真研读材料,弄清材料中所包蕴的某种关系,从而确定 一个比较好的立意角度,才能写好这篇文章。其他要求,基本上都是常规要求,最重要的一点还是文体特征鲜明这一点,从阅卷情况来看,文体特征鲜明仍然是今后写作教学需要关注的重点之一。
(四)比较切合题意的标题
成功常见于忽微
小处彰显人性之美
蛰伏,等待光芒
关注盲点
陌上花开
伟大从小处诞生
于无声处听惊雷
石头缝底散发出光芒
非凡起于平凡
一滴水也能折射出太阳的光辉
别拿豆包不当干粮
把平凡做到极致
寂寞·奋斗·成功
本题难度:一般
5、写作题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⑴2009年,香港大学将“名誉院士”的荣誉授予了82岁的退休老太太袁苏妹。这位老太太没受过教育,她从29岁到73岁的四十多年间,在香港大学的大学堂宿舍先后担任助理厨师和宿舍服务员等职,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堪称“宿舍灵魂人物”。
⑵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毕业于北京大学,他在一次讲演中说:“北大现在拿我和百度公司的李彦宏作为这所大学的光荣的代表,这不合适。我和李彦宏是做生意成功的,但北大的精神,北大的灵魂,不应当是做生意的成功。”
【要求】①立意自定,但不要脱离两则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
参考答案:无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