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资料《常见题型》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五)

时间:2017-03-06 06:19:39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写作题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9月3日,第十二届全运会,四川队帆板运动员马娇在比赛中看到辽宁队选手因操作失误不慎落水,情况危急,当即放弃比赛,跳入水中协助对 手。马娇的表现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帆船帆板比赛仲裁委会当天作出裁定,按照此前几轮的平均成绩给马娇计分。
请以“道德与规则”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1)必须写议论文。(2)不得抄袭,不得套作。(3)不少于700字。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这是一道新材料作文题。构思前应仔细阅读材料,搞懂材料所蕴含的意蕴。材料中,马娇的亮色,在于她向全运赛场展示了体育道德之美,向社会传递了一股正能量。马娇的出现,是全运赛场上的一抹亮色。据此类推,如果各行各业以及每个人都能像马娇一样,我们的社会,我们的民族,就会形成一种良好的风气,一股巨大的正能量,伟大的中国梦就会更快更早得以实现。通过这样的分析,可以确定,好的立意应该是——(1)如果顺向立意,有:“比金牌更灿烂”、“道德的金牌”、“正能量”、“马娇之‘娇’”等;(2)逆向立意,有:“体育不只竞技”、“另样的金牌”等。


本题难度:一般



2、写作题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个实习的英国水手,第一次出海航行,不幸突遇狂风巨浪,帆船的桅杆被打得快要断裂了。他受命爬上去修整,以免翻船。当他往上爬的时候,由于船摇动得很厉害,加上桅杆又很高,他又一直往下看,还几次差一点儿摔了下来。经验丰富的船长见了,急忙对他大叫:“孩子,不要往下看,抬头向上看。”实习水手听了船长的话不再低头看下面,而是抬头向上看,那种天摇地动的感觉消失了,紧张的心情也恢复了平静。
  要求选准角度,自定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写作题  
痛苦的价值
一只蝉虫儿正痛苦地躬着背颤动着,极力要突破蝉壳。一个小孩见此情景,便生出恻隐之心,帮助蝉儿扒下蝉壳。蝉儿很是感激小孩的帮助,以为减轻了自己的痛苦,可是它不知道因此失去了飞翔的能力;小孩也很得意,以为自己做了一件大好事,可是他不知道因此而毁掉了蝉儿飞翔的梦想。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感想?请联系个人与社会生活实际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不限。②题目自拟。③不得抄袭或套作。④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2010年1月9日下午4点左右在杭州南宋御街上发生了这样的一幕。
一位八旬老人突然倒在闹市区,很多好心人都想方设法帮助老人。有帮忙打急救电话的大姐,有递出羽绒衣的商店店员,还有在老人不愿去医院的情况下而让老人进店休息的老板……但在这些人施援手的同时,现场也有人“善意”提醒:“别去扶他,当心赖上你,到时后悔都来不及了”。结果,老人一直躺在地上,直到120急救车到达。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写作题  作文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2011年2月28日傍晚,随着最后一班载客的过江索道到达终点站,29岁零两个月的嘉陵江索道,终于和山城重庆告别。索道运营的最后一天,1.2万人带着对嘉陵江索道的记忆、怀念、体验等各种心情,来到索道运营处,买上一张票,从此岸驶向彼岸,以这种方式和这位老朋友说再见。坐索道的乘客,多数都是带着对索道的特殊感情来的。在嘉陵江索道站台的一面墙上,很多乘客用贴纸写上了自己对索道的怀念,然后一张一张地贴上墙。其中一名市民表示:“生在江边,长在江边的人,怎么能对索道没有感情呢?”还有市民建议,修建交通历史博物馆,把告别城市舞台的电车、缆车、车渡等都纳入其中,供大家追寻山城的回忆。?
拆迁是时下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表现,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标志之一。但在拆迁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会造成一些历史与文化的破坏,甚至出现一些影响人民生产和生活的不良现象,对此你是如何思考的。请自选一角度,作文。
要求:自拟标题,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不套作,不抄袭。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酒绿灯红,车水马龙——城市,注定与繁华共生。然而,当北京的古城墙转眼成灰,当重庆的索道成为山城人的记忆,是否会有人呐喊:繁华,成了城市与文化了断的利刃!此素材适用于“拆迁”“文化记忆”“敬畏文化”“尊重与责任”“良知”“传承”等相关的话题、材料和命题作文。
【角度一】
阐述与“文化与责任”“传承”等相关的话题。抚过兵马俑,才能感知一个朝代的兴衰荣辱;走过四合院,才会理解北京的味道;划过西塘,才能体会东方明珠由内而外的魅力。一个真正的城市,有其特有的标志,而这些标志不仅是文化,更是一种责任——我们,作为炎黄子孙的一分子,完全有理由,有义务去传播与传承!
【角度二】
城市文化被毁的背后是利欲熏心。许许多多的人走进圆明园的废墟时都悲愤不已,看到敦煌古籍的灰烬时都扼腕叹息。可是为什么,当我们看到那些还能挽回的古迹被碾碎在挖土机下时,却无动于衷?相反,贪婪的人却将这些文化通通变成了肮脏的金钱。所谓的开发,不过是将城市最具意义的建筑变为摩天大楼,然后以世俗的眼光对其大肆吹捧;所谓的资源利用,不过是将一群群古迹变成废墟,然后装潢为城市的“象征”。
【角度三】
阐述与“良知”“责任”等相关的话题。真正的良知,真正的责任,应该像朱丽娅?希尔一样,为了保护一棵红杉树免遭厄运,在树上生活了738天;应该像青岛政府一样,将老舍故居修复并成立专题博物馆;更应该像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说的一样,去发掘自己城市的文化底蕴,并且加以保护。我们需要民族文化,我们需要自己的记号,宁做最独特的玉石,不做满天繁星中的一颗。
【角度四】
拆迁不应是城市的悲歌。我们相信经典在人们心中永远不会拆迁,那是一座丰碑,丰碑是不倒的!面对北京日新月异的变化,舒乙先生说,如果绝大部分的胡同和四合院都消逝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幢幢高楼大厦,还能找到北京三千多年建城史和一千多年建都史吗?是啊,当一座城市的根被活生生地拔掉,这样的城市还具有生命吗?充其量只是一座繁华的躯壳!
一曲悲歌,在古迹的灰烬中唱出,在空虚的城市回响,一个“拆”字,拆下了几代人的回忆,丢弃了几千年传承的责任,我们的良知应该苏醒,在感叹痛心后,更应用行动,带着满满的责任,肩并肩站成一座围墙,守住那些过去的记忆。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4 5 6 下页 尾页 5/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