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1-19 05:41:59
1、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
无论是雍容华贵的牡丹,还是毫不起眼的蒲公英;无论是身处优裕温室,还是荒郊野岭;更无论是备受关注,还是少有问津,只要有一线希望,便勇敢地开放出全部的美丽--即使困守冰雪,虬根也春意涌动;即使是一柄孤枝,花蕊也生机盎然。
请以“每朵花都有开放的理由”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自拟题目;自定立意;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有这样一句电影台调:“你如果不出去走走,就会以为这里是全世界。”
你是否认同这句话中的观念?它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感悟。
要求:立意自定;标题自拟;不少于800字;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参考答案:
锦绣河山
从小生长在喧嚣城市中的我们,仿佛这里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这一作文题可以选择的立意角度很多,很容易想到的就是可顺着话语思路,谈“开拓视野”的问题,但同时也要看到作文题中“是否认同”的提法,可反其道而行,谈“这里未必不是全世界”,另辟蹊径。可参考以下立意:
开拓视野,勿做井底之蛙
单调与丰富
小快乐与大快乐
这里与全世界——人生观
这里未必不是全世界
本题难度:一般
3、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人生的最高处
当你欢喜你的过去,着重你的现在,乐观你的未来时,你就站在了最高处;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写作题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荷兰北部不知名的古镇德拉赫腾现在因镇内“无红绿灯”而正受到世界关注。在这里,人们上街时早已习惯于直接与其他路人用眼神和手势交流来达成默契,素不相识的驾驶者会在路口互相让行,“汽车让自行车,自行车让行人”是人们默认的规则。表面似乎有些“混乱”的交通,实际上在有序地运行。在市中心,每天车流量2万多辆,行人、自行车更是川流不息,却从没有发生过重大的交通事故,这被视为“奇迹”。
要求:自选角度,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不要写成诗歌)。题目自拟。
参考答案:
学会礼让
荷兰不知名古镇德拉赫腾镇没有红绿灯,
本题解析:
[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新闻类材料作文,材料涉及到公共交通秩序、城市形象和公民道德素养,暗扣北京奥运和和建设谐社会这两大热点。
新闻类材料的审题,应该观果思因,透过现象看本质。为什么会出现德拉赫腾古镇奇迹?通过找关键词句的方法,我们可以抓住要津:“互相让行”,“‘汽车让自行车,自行车让行人’是人们默认的规则”,这些词语表明,古镇之所以产生交通奇迹,是因为那里的居民习惯于互相礼让。
写新闻类材料作文贵在联系实际深入分析,这样才能显示考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否则就落入了空谈道理、古
本题难度:一般
5、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重庆某县一所中学的三名初一学生因晚自习期间偷偷翻墙出去看牡丹而受到了班主任老师烟头炙烫的酷刑。事发后,记者在县医院烧伤科见到了这三位被烫伤的学生,孰料几名学生竟异口同声地说:“老师是为了我们好!”结果,这句“老师是为了我们好”被网友们推举为“最恐怖的儿童语言”。
根据自己对上面这则材料的感悟,自主立意,自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开放性试题
本题解析:被老师虐待,也说“老师是为我们好”。是否违心之语,姑且不论。有人评论说,“没有什么比这句话更令人心痛!”也有人认为这是“感恩教育”的缺失,我们需要有是非观的感恩。还有人说,这是“洗脑式教育”的苦果。有一种现象值得反思:对于控制着自己的人,我们天天“感恩”;而对于无偿帮助我们的人,我们缺乏感恩,可见感恩也带有势利的色彩。众说云云,仅供写作参考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