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文言文阅读》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二)

时间:2017-01-16 14:18:0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王冕传(节选)???【明】宋濂
①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蹊田,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性卒,门人事冕如事性。时冕父已卒,即迎母入越城就养。久之,思母还故里,冕买白牛,驾母车,自被古冠服随车后。乡里小儿竞庶道讪笑,冕亦笑。
②著作郎李孝光欲荐之为府史,冕骂曰:“吾有田可耕,有书可读,肯朝夕抱案立高庭下,备奴使哉?”每居小楼上,客至,僮入报,命之登,乃登。部使者行郡,坐马上求见,拒之去。去不百武,冕倚楼长嘨,使者闻之惭。冕屡应进士举,不中。叹曰:“此童子羞为者,吾可溺是哉?”竟弃去。买舟下东吴,渡大江,入淮、楚,历览名山川。或遇奇才侠客,谈古豪杰事,即呼酒共饮,慷慨悲吟,人斥为狂奴。北游燕都,馆秘书卿泰不花家。泰不花荐以馆职,冕曰:“公诚愚人哉!不满十年,此中狐兔游矣,何以禄仕为?”即日将南辕,会其友武林卢生死滦阳,唯两幼女、一童留燕,伥伥无所依。冕知之,不远千里走滦阳,取生遗骨,且挈二女还生家。
③冕既归越,复大言天下将乱。时海内无事,或斥冕为妄。冕曰:“妄人非我,谁当为妄哉?”乃携妻孥隐于九里山。种豆三亩,粟倍之。树梅花千,桃杏居其半。芋一区,薤、韭各百本。引水为池,种鱼千余头。结茅庐三间。自题为梅花屋,尝仿《周礼》著书一卷,坐卧自随,秘不使人观。更深入寂辄挑灯朗讽,既而抚卷曰:“吾未即死,持此以遇明主,伊、吕事业不难致也。”当风日佳时,操觚赋诗,千百不休,皆鹏骞海怒,读者毛发为耸。人至不为宾主礼,清谈竟日不倦。食至辄食,都不必辞谢。善画梅,不减杨补之。求者肩背相望,以缯幅短长为得米之差。人讥之。冕曰:“吾藉是以养口体,岂好为人家作画师哉?”未几,汝颍兵起,一一如冕言。
④皇帝取婺州,将攻越,物色得冕,置幕府,授以咨议参军,一夕以病死。冕状貌魁伟,美须髯,磊落有大志,不得少试以死,君子惜之。
【注释】王冕(1287-1359)元代著名画家、诗人、书法家,字元章,号煮石山农、放牛翁等。著有《竹斋集》、《墨梅图题诗》等。
小题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窃:偷偷地。
B.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策:竹制的马鞭。
C.吾可溺是哉溺:沉溺。
D.自题为梅花屋题:命名,题名。
小题2:下列各句中,全都直接表明王冕率直、真切的个性的一组是
①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
②或遇奇才侠客,谈古豪杰事,即呼酒共饮,慷慨悲吟。
③时海内无事,或斥冕为妄。
④公诚愚人哉!不满十年,此中狐兔游矣,何以禄仕为?
⑤皇帝取婺州,将攻越,物色得冕,置幕府,授以咨议参军。
⑥吾未即死,持此以遇明主,伊、吕事业不难致也。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
小题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冕虽然出身农家,但经过自己的苦学,最终成为一名学问通达的儒者。这种好学不倦的精神是很值得我们激赏的。
B.王冕对大小官吏倚楼长啸,嬉笑怒骂,视若无人,足见其傲骨铮铮。
C.王冕相貌魁伟,有副美髯,为人磊落有大志,死的时候已经实现了自己所有的志向。
D.他很擅长画梅花,不逊于杨补之。求他画的人很多,他以画卷的长短决定需要多少米来换。



2、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2题。
员半千本名余庆,晋州临汾人。少与齐州人何彦先同师事学士王义方,义方嘉重之,尝谓之曰:“五百年一贤,足下当之矣。”因改名半千。及义方卒,半千与彦先皆制服,丧毕而去。上元初,应八科举,授武陟尉。属频岁旱饥,劝县令殷子良开仓以赈贫馁,子良不从。会子良赴州,半千便发仓粟以给饥人。怀州刺史郭齐宗大惊,因而按之,时黄门侍郎薛元超为河北道存抚使,谓齐宗曰:“公百姓不能救之,而使惠归一尉,岂不愧也!”遂令释之。寻又应岳牧举,高宗御武成殿,召诸州举人,亲问曰:“兵书所云天阵、地阵、人阵,各何谓也?”半千越次而进曰:“臣观载籍,此事多矣。或谓:天阵,星宿孤虚;地阵,山川向背;人阵,偏伍弥缝。以臣愚见,谓不然矣。夫师出以义有若时雨,得天之时,此天阵也;兵在足食,且耕且战,得地之利,此地阵也;善用兵者,使三军之士如父子兄弟,得人之和,此人阵也。三者去矣,其何以战?”高宗甚嗟赏之。及对策,擢为上第。垂拱中,累补左卫胄曹,仍充宣慰吐蕃使。及引辞,则天曰:“久闻卿名,谓是古人,不意乃在朝列。境外小事,不足烦卿,宜留待制也。”即日使入阁供奉。前后赐绢千余匹。五迁正诛大夫,封平原郡公。开元初,卒。
(《大唐新语》)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少与齐州人何彦先同师事学士王义方??师事:用师礼对待。
B.劝县令殷子良开仓以赈贫馁
贫馁:贫苦饥饿的人。
C.仍充宣慰吐蕃使????充:担任。
D.不意乃在朝列??????意:意愿。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及义方卒,半千与彦先皆制服??及对策,擢为上第
B.劝县令殷子良开仓以赈贫馁???半千便发仓粟以给饥人
C.三者去矣,其何以战?????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D.不意乃在朝列???????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9.下列句子中加线部分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半千与彦先皆制服,丧毕而去 ??丧毕而去:办完丧事才离开。
B.怀州刺史郭齐宗大惊,因而按之?因而按之:于是审查他。
C.兵书所云天阵、地阵、人阵,各何谓也??各何谓:各位有什么见解。
D.及引辞,则天日????及引辞:等到引见告别。
10.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能说明员半千胆识出众的一组是
①五百年一贤,足下当之矣。
②会子良赴州,半千便发仓粟以给饥人。
③三者去矣,其何以战?
④及对策,擢为上第。
⑤久闻卿名,谓是古人,不意乃在朝列。
A.①②④? B.②③?? C.③⑤???? D.①④⑤
1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解说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员半千青年时与何彦先拜著名学者王义方为师学习,王义方认为员半千是很难得的人才。
B.员半千任武陟县尉,他劝县令开仓救灾民而不听,后趁县令不在开仓发放灾民粮食,此举受到上级官员薛元超的赞赏。
C.在唐高宗询问应举的人军事问题时,员半千认为天时、地利、人和是军战最重要的,他的见解受到皇帝赞叹。
D.员半千任宣慰吐蕃使,他被引见告别时的言行引起武则天的重视,武则天决定留下他,后来他受到重用。
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公百姓不能救之,而使惠归一尉,岂不愧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境外小事,不足烦卿,宜留待制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19分)
墨妙亭记
(宋)苏轼
熙宁四年十一月,高邮孙莘老①自广德移守吴兴。其明年二月,作墨妙亭于府第之北,逍遥堂之东,取凡境内自汉以来古文遗刻以实之。
吴兴自东晋为善地,号为山水清远。其民足于鱼稻蒲莲之利,寡求而不争。宾客非特有事于其地者不至焉。故凡守郡者,率以风流啸咏投壶饮酒为事。自莘老之至,而岁适大水,上田皆不登,湖人大饥,将相率亡去。莘老大振廪劝分,躬自抚循劳来,出于至诚。富有余者,皆争出谷以佐官,所活至不可胜计。当是时,朝廷方更化立法,使者旁午②,以为莘老当日夜治文书,赴期会,不能复雍容自得如故事。而莘老益喜宾客,赋诗饮酒为乐,又以其余暇,网罗遗逸,得前人赋咏数百篇,以为《吴兴新集》,其刻画尚存而僵仆断缺于荒陂野草之间者,又皆集于此亭。是岁十二月,余以事至湖,周览叹息,而莘老求文为记。
或以谓余,凡有物必归于尽,而恃形以为固者,尤不可长,虽金石之坚,俄而变坏,至于功名文章,其传世垂后,乃为差久;今乃以此托于彼,是久存者反求助于速坏。此即昔人之惑,而莘老又将深檐大屋以锢留之,推是意也,其无乃几于不知命也夫。余以为知命者,必尽人事,然后理足而无憾。物之有成必有坏,譬如人之有生必有死,而国之有兴必有亡也。虽知其然而君子之养身也凡可以久生而缓死者无不用其治国也凡可以存存而救亡者无不为至于不可奈何而后已此之谓知命。是亭之作否,无可争者,而其理则不可不辨。故具载其说,而列其名物于左云。
[注]①孙莘老:名觉,曾任吴兴(湖州)太守,熙宁五年二月建造墨妙亭,以藏古代碑刻法帖。②旁午:交错;纷繁。
小题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躬自抚循劳来,出于至诚抚循:抚恤
B.而岁大水,上田皆不登适:适合
C.不能复雍容自得如故事故事:先例
D.朝廷方更化立法更化:改革
小题2:下列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寡求不争            蟹六跪二螯
B.宾客非特有事于其地不至焉   古之学必有师
C.譬如人有生必有死  凌万顷茫然
D.故具载皆出于此乎
小题3:下列对文章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项是(???)?
A.文章第一段点题,交代孙莘老建造墨妙亭的时间、地点和用意。
B.文中借他人之言立为反论,然后引出己论,阐明了自己关于知命的观点。
C.作者认为虽然“物必归于尽”,但“必尽人事,然后理足而无憾”,画龙点睛,揭示了全文的主旨。
D.文章第三段以议论的方法批判孙莘老的做法糊涂。
小题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虽知其然而君子之养身也凡可以久生而缓死者无不用其治国也凡可以存存而救亡者无不为至于不可奈何而后已此之谓知命
小题5:把下面选自课文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1)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4分)
(2)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3分)



4、阅读题  文言文阅读(19分)
赵高案治李斯。李斯拘执束缚,居囹圄中,仰天而叹曰:“悲夫!不道之君,何可为计哉!昔者桀杀关龙逢,纣杀王子比干,吴王夫差杀伍子胥。此三臣者,岂不忠哉,然而不免于死、身死而所忠者非也。今吾智不及三子,而二世之无道过于桀、纣、夫差,吾以忠死,宜矣。且二世之治岂不乱哉!日者夷其兄弟而自立也,杀忠臣而贵贱人,作为阿房之宫,赋敛天下。吾非不谏也,而不吾听也。凡古圣王,饮食有节,车器有数,宫室有度,出令造事,加费而无益于民利者禁,故能长久治安。今行逆于昆弟,不顾其咎;侵杀忠臣,不思其殃;大为宫室,厚赋天下,不爱其费:三者已行,天下不听。今反者已有天下之半矣,而心尚未寤也,而以赵高为佐,吾必见寇至咸阳,鹿游于朝也。”
于是二世乃使高案丞相狱,治罪。赵高治斯,榜掠千余,不胜痛,自诬服。斯所以不死者,自负其有功,实无反心,幸得上书自陈,幸二世之寤而赦之。李斯乃从狱中上书曰:“臣为丞相治民,三十余年矣。逮秦之地狭隘,先王之时秦地不过千里,兵数十万。臣尽薄材,谨奉法令,阴行谋臣,资之金玉,使游说诸侯,阴修甲兵,饰政教,官斗士,尊功臣,盛其爵禄,故终以胁韩弱魏,破燕、赵,夷齐、楚,卒兼六国,虏其王,立秦为天子。罪一矣。地非不广,又北逐胡、貉,南定百越,以见秦之强。罪二矣。尊大臣,盛其爵位,以固其亲。罪三矣。立社稷,修宗庙,以明主之贤。罪四矣。更克画,平斗斛度量文章,布之天下,以树秦之名。罪五矣。治驰道,兴游观,以见主之得意。罪六矣。缓刑罚,薄赋敛,以遂主得众之心,万民戴主,死而不忘。罪七矣。若斯之为臣者,罪足以死固久矣。上幸尽其能力,乃得至今,愿陛下察之!”书上,赵高使吏弃去不奏,曰:“囚安得上书!”
赵高使其客十余辈诈为御史、谒者、侍中,更往覆讯斯。斯更以其实对,辄使人复榜之。后二世使人验斯,斯以为如前,终不敢更言,辞服。奏当上,二世喜曰:“微赵君,几为丞相所卖。”
二世二年七月,具斯五刑,论腰斩咸阳市。斯出,与其中子俱执,顾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遂父子相哭,而夷三族。
(选自《史记·李斯列传》)
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厚赋天下,不爱其费???????爱护???? B.于是二世乃使高案丞相狱???牢狱
C.榜掠千余,不胜痛?????????拷打???? D.逮秦之地狭隘?????????????及时
5.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吾以忠死,宜矣;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加费而无益于民利者禁;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
C.今行逆于昆弟,不顾其咎;则责攸之、韦、允等之慢,以彰其咎
D.幸二世之寤而赦之;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李斯在狱中想到关龙逢、比干、伍子胥这些才智过人的臣子都很忠诚,却被夏桀、商纣和夫差杀死,所以自己尽忠而死是应该的。
B.李斯认为二世治国无道,竟不顾后果杀死亲兄弟自封为皇,残害忠良,重用奸臣,大规模修建阿房宫,对百姓横征暴敛,其治必不长久。
C.李斯在狱中上书时采用正话反说的手法,故意给自己罗列了七大罪状,以让奏书能够顺利地上报二世,希望二世能觉悟醒察并赦免他。
D.李斯虽遭受严刑拷打,但仍不顾—切地以实情对答,他自恃口才好,有功于朝廷,即使二世派人验证他也不改口供,终于获得二世的欢心。
7. 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日者夷其兄弟而自立也,杀忠臣而贵贱人,作为阿房之宫,赋敛天下。吾非不谏也,而不吾听也。
(6分)
答:???????????????????????????????????????????????????????????????????????????????????
???????????????????????????????????????????????????????????????????????????????????????
(2)后二世使人验斯,斯以为如前,终不敢更言,辞服。(4分)
答:???????????????????????????????????????????????????????????????????????????????????
???????????????????????????????????????????????????????????????????????????????????????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李姬传?????【清】侯方域
 ?李姬者名香,母贞丽。贞丽有侠气,尝一夜赌,输千金立尽。所交接皆当世豪杰,尤与阳羡陈贞慧善也。姬为其养女,亦侠而慧,略知书,能辨士大夫贤否,张学士博、夏吏部允彝亟称之。少,风调皎爽不群。十三岁,从吴人周如松受歌玉茗堂四传奇,皆能尽其音节。尤工琵琶词,然不轻发也。
  雪苑侯生,己卯来金陵,与相识。姬尝邀侯生为诗,而自歌以偿之。初,皖人阮大钦者,以阿附魏忠贤,论城旦①,屏居金陵,为清议所斥。阳羡陈贞慧、贵池吴应箕实首其事,持之力。大钦不得已,欲侯生为解之,乃假所善王将军,日载酒食与侯生游。姬曰:“王将军贫,非结客者,公子盍叩之?”侯生三问,将军乃屏人述大钦意。姬私语侯生曰:“妾少从假母识阳羡君,其人有高义,闻吴君尤铮铮。今皆与公子善,奈何以阮氏负至交乎?且以公子之世望②,安事阮氏!公子读万卷书,所见岂后于贱妾耶?”侯生大呼称善,醉而卧。王将军者殊怏怏,因辞去,不复通。
  未几,侯生下第③。姬置酒桃叶渡,歌琵琶词以送之,曰:“公子才名文藻雅不减中郎④中郎学不补行今琵琶所传词固妄然尝昵董卓不可掩也公子豪迈不羁且又失意此去相见未可期愿终自爱。无忘妾所歌琵琶词也!妾亦不复歌矣!”
侯生去后,而故开府田仰者,以金三百锾,邀姬一见。姬固却之。开府惭且怒,且有以中伤姬。姬叹曰:“田公岂异于阮公乎?吾向之所赞于侯公子者谓何?今乃利其金而赴之,是妾卖公子矣!”卒不往。
【注】①论城旦:被定罪判刑。城旦,古代刑罚名。②世望:家世和名望。③下第:指侯方域应试未中。④东汉蔡邕,字伯喈,官左中郎将,以职称名中郎。
小题1: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尤工琵琶词,然不轻发也发:演奏
B.姬尝邀侯生为诗,而自歌以偿之偿:偿还
C.阳羡陈贞慧、贵池吴应箕实首其事首:带头揭发
D.乃假所善王将军假: 借助
小题2:下列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为清议所斥所交接皆当世豪杰
B.姬为其养女其人有高义
C.以阿附魏忠贤论城旦奈何以阮氏负至交乎
D.非结客者王将军者殊怏怏
小题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李姬“见识卓异,风骨凛然”的一组是
①所交接皆当世豪杰????????????????②能辨士大夫贤否
③且以公子之世望,安事阮公???????④歌琵琶词以送之
⑤妾少从假母识阳羡君?????????????⑥开府惭且怒,且有以中伤姬

A.①③④
B.②⑤⑥
C.①②⑤
D.②③④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写李姬母亲有侠气,是为了衬托作为养女的李姬有乃母之风,为后面直接写李姬的“皎爽不群”埋下了伏笔。
B.皖人阮大铖者依附魏忠贤,被定罪判刑,为清议所斥。当时王将军不断拉拢,侯方域终于向阮氏屈服。后在李姬的劝说下,侯生与王将军断绝了来往。
C.淮阳巡抚田仰以三百锾为聘,邀李姬见面,李姬断然予以拒绝,因为田仰与阮大铖有牵连,李姬孤标傲世的性格于此可见一斑。
D.本文章选材精当,通过含蓄委婉的语言,塑造了一个美丽绝伦、不慕荣利、不屈服权势、对社会政治保持清醒认识的、情义深重的歌伎形象。
小题5:(1)断句。(3分)
公子才名文藻雅不减中郎中郎学不补行今琵琶所传词固妄然尝昵董卓不可掩也公子豪迈不羁且又失意此去相见未可期愿终自爱
(2)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语句翻译为现代汉语。(7分)
①且以公子之世望,安事阮氏!公子读万卷书,所见岂后于贱妾耶?(4分)
????????????????????????????????????????????????????????????????????
②今乃利其金而赴之,是妾卖公子矣!(3分)
?????????????????????????????????????????????????????????????????????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2/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