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阅读题 课内文言文阅读 (共6分,每小题3分)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选自贾谊《过秦论》)
小题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与例句相同的是一项是(???)
例句:瓮牖绳枢
A.度长絜大
B.安身立命
C.是古非今
D.鼎铛玉石
小题2:下列各句中句式特点不同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B.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C.锄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
D.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小题3:把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若有钱亦须往,但无钱不能出耳。
(2)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
(3)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小题3:(1)我
本题解析:
小题1:名词做动词。A动词;B使动用法;C意动用法
小题2:判断句。其它为陈述句。
小题3:略
本题难度:简单
2、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孟子》选段,完成后面题目。
孟子曰:“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守约而施①博者,善道也。君子之言也,不下带②而道存焉;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人病舍其田而芸人之田——所求于人者重,而所以自任者轻。”(《孟子·尽心下》)
【注】①施:给予。②不下带:带,腰带。古人视不下带,即只视带之上。此处比喻注意眼前常见之事。
(1)根据原文填空。
君子追求_________和_________;而常人对自己和别人的要求,在_________上往往存在错位。
(2)根据文,说说如何避免“舍其田而芸人之田”这一现象的产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善言 善道 轻重
(2)修养应从自身做起,不舍近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 陆九龄,字子寿。父贺,以学行为里人所宗,生六子,九龄其第五子也。幼颖悟端重,十岁丧母,哀毁如成人。稍长,补郡学弟子员。时秦桧当国,无道程氏学者,九龄独尊其说。久之,闻新博士学黄、老,不事礼法,慨然叹曰:“此非吾所愿学也。”遂归家,从父兄讲学益力。是时,吏部员外郎许忻有名中朝,退居临川,少所宾接,一见九龄,与语大说,尽以当代文献告之。自是九龄益大肆力于学,翻阅百家,昼夜不倦,悉通阴阳、星历、五行、卜筮之说。性周谨,不肯苟简涉猎。入太学,司业汪应辰举为学录。登乾道五年进士第。调桂阳军教授,以亲老道远改兴国军,未上,会湖南茶寇剽庐陵,声摇旁郡,人心震摄。旧有义社以备寇,郡从众请,以九龄主之,门人多不悦。九龄曰:“文事武备,一也。古者有征讨,公卿即为将帅,比闾之长,则五两[注]之率也。士而耻此,则豪侠武断者专之矣。”遂领其事,调度屯御皆有法。寇虽不至,而郡县倚以为重。暇则与乡之子弟习射,曰:“是固男子之事也。”岁恶,有剽劫者过其门,必相戒曰:“是家射多命中,无自取死。” 及至兴国,地滨大江,俗俭啬而鲜知学。九龄不以职闲自佚,益严规矩,肃衣冠,如临大众,劝绥引翼,士类兴起。不满岁,以继母忧去。服除,调全州教授。未上?,得疾。一日晨兴,坐床上与客语,犹以天下学术人才为念。至夕,整襟正卧而卒。年四十九。宝庆二年,特赠朝奉郎、直秘阁,赐谥文达。九龄尝继其父志,益修礼学,治家有法。阖门百口,男女以班各供其职,闺门之内严若朝廷。而忠敬乐易,乡人化之,皆逊弟焉。与弟九渊相为师友,和而不同,学者号“二陆”。有来问学者,九龄从容启告,人人自得。或未可与语,则不发。尝曰:“人之惑有难以口舌争者,言之激,适固其意;少须,未必不自悟也。” 广汉张栻与九龄不相识,晚岁以书讲学,期以世道之重。吕祖谦常称之曰:“所志者大,所据者实。有肯綮之阻,虽积九仞之功不敢遂;有毫厘之偏,虽立万夫之表不敢安。公听并观,却立四顾,弗造于至平至粹之地,弗措也。” ??????? (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九十三》) ??????? [注]五两,古代候风的用具。用五两(一说八两)鸡毛制成,故名。一般立在军营?中或船舶上,以便随时观测风向。 1、对下列各句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学行为里人所宗?宗:尊崇 B.九龄不以职闲自佚?佚:放纵 C.或未可与语,则不发?发:发放 D.弗造于至平至粹之地,弗措也?措:放弃 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陆九龄性情周谨的一组是(???? ) ①哀毁如成人 ②悉通阴阳、星历、五行、卜筮之说 ③暇则与乡之子弟习射 ④益严规矩?⑤整襟正卧而卒 ⑥有毫厘之偏,虽立万夫之表不敢安 A.①④⑤ B.②④⑥ C.②③⑤? D.④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陆九龄尊崇程氏的学说,但在秦桧把持朝政时,没人讲程氏之学,学员都不遵循礼法,陆九龄干脆回家,一边跟着父亲兄长努力讲学,一边求名师读百家,昼夜发奋博览群书。 B.陆九龄在乾道五年考中了进士,本来被调任为桂阳军教授,但因为亲近黄老道家学说,就改任兴国军教授。只是还没上任,就赶上湖南的茶寇剽掠庐陵,人心惶惶。 C.陆九龄不仅在追求博学和习武练兵上用心,在治家方面也井然有序,他以礼传教对社会影响也比较大。他去世后,皇帝赠奉赐谥,学者文人也给予了他很高评价。 D.陆九龄对于向他求教的人其授课方法是灵活的,如果人家需要他讲,他就从容地陈述讲解;如果人家并不说出自己的困惑,那他也不急于先为人师,而是尽量让对方自己体悟。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少所宾接,一见九龄,与语大说,尽以当代文献告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肯綮之阻,虽积九仞之功不敢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
|
|
|
参考答案:1、C
2、D?
3、B
4、(1)(许忻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语言运用题
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1)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诸郎中执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愿大王少假借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左右既前,斩荆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参考答案:(1)袒露一只臂膀
(2)宫廷的侍卫
(3)不得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来源:91考试网 91exam.org
5、单选题 下列诗句中加粗词的意思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 A.①使快弹数曲 ②一曲红绡不知数
B.②千呼万唤始出来 ②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C.①轻拢慢捻抹复挑 ②商人重利轻别离
D.①满座重闻皆掩泣 ②座中泣下谁最多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