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1-16 12:35:15
1、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来歙字君叔,南阳新野人也。父仲,哀帝时为谏大夫,娶光武祖姑,生歙。歙女弟为汉中王刘嘉妻,嘉遣人迎歙,因南之汉中。更始败①,歙劝嘉归光武,遂与嘉俱东诣洛阳。
帝见歙,大欢,即解衣为衣之,拜为太中大夫。是时方以陇、蜀为忧,歙因自请曰:“臣尝与隗嚣相遇长安。其人始起,以汉为名。今陛下圣德隆兴,臣愿得奉威命,开以丹青之信,嚣必束手自归,则公孙述自亡之势,不足图也。”帝然之。
建武三年,歙始使隗嚣。五年,嚣遂遣子恂随歙入质。时山东略定,帝谋西收嚣兵,与俱伐蜀,复使歙喻旨嚣将王元说嚣,多设疑,故久冘豫②不决。歙素刚毅,遂发愤质责嚣曰:“国家以君知臧否,晓废兴,故以手书畅意。足下推忠诚,遣伯春委质,是臣主之交信也。今反欲用佞惑之言,为族灭之计,叛主负子,违背忠信乎?吉凶之决,在于今日。”欲前刺嚣,嚣起入,部勒兵,将杀歙,歙徐杖节就车而去。嚣愈怒,王元劝嚣杀歙。歙为人有信义,言行不违,及往来游说,皆可案复,西州士大夫皆信重之,多为其言,故得免而东归。
八年春,歙与征虏将军祭遵袭略阳,遵道病还,分遣精兵随歙,合二千余人,伐山开道,从番须、回中径至略阳,斩嚣守将金梁,因保其城。嚣大惊,乃悉兵数万人围略阳,斩山筑堤,激水灌城。歙与将士固死坚守,矢尽,乃发屋断木以为兵。嚣尽锐攻之,自春至秋,其士卒疲弊,帝乃大发关东兵,自将上陇,嚣众溃走,围解。
明年,攻拔落门,隗嚣支党周宗、赵恢及天水属县皆降。初王莽世,羌虏多背叛,而隗嚣招怀其酋豪,遂得为用。及嚣亡后,五溪、先零诸种数为寇掠,皆营堑自守,州郡不能讨。歙乃大修攻具,率盖延、刘尚及太中大夫马援等进击羌于金城,大破之,斩首虏数千人,获牛羊万余头,谷数十万斛。又击破襄武贼傅栗卿等。
十一年,蜀人大惧,使刺客刺歙,未殊,驰召盖延。延见歙,因伏悲哀,不能仰视。歙叱延曰:“虎牙何敢然!今使者中刺客,无以报国,故呼巨卿,欲相属以军事,而反效儿女子涕泣乎!刃虽在身,不能勒兵斩公耶!”延收泪强起,受所诫。歙自书表,投笔抽刃而绝。赠歙中郎将、征羌侯印绶,谥曰节侯。(节选自《后汉书·李王邓来列传第五》)
[注]①更始:更始帝刘玄。???????②冘豫:犹豫。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帝然之然:认为……正确
B.矢尽,乃发屋断木以为兵发:拆掉,破坏
C.使刺客刺歙,未殊殊:死
D.延见歙,因伏悲哀伏:隐藏伏身
小题2:下列句子中,能表现出来歙勇敢的一项是
①歙劝嘉归光武?????????????????????????????②叛主负子,违背忠信乎
③与将士固死坚守,矢尽,乃发屋断木以为兵???④自将上陇,嚣众溃走
⑤大破之,斩首虏数千人?????????????????????⑥刃虽在身,不能勒兵斩公耶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③④⑤
D.①④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来歙的妹妹嫁给汉中王刘嘉后,来歙便应邀来到汉中。刘玄失败后,来歙劝服刘嘉归顺光武帝,光武帝非常高兴。
B.来歙受皇帝之命出使隗嚣,希望劝降隗嚣,孤立公孙述。后来隗嚣把儿子隗恂派到汉朝作为人质。
C.来歙在与征虏将军祭遵袭击略阳途中,因与祭遵意见不合独自率领两千人马从番须、回中径直攻到略阳,杀死隗嚣部下金梁,占领了略阳城。
D.来歙在征讨隗嚣的过程中,隗嚣余党周宗、赵恢和天水县都投降了,后来又打败了五溪、先零等地少数民族的势力。后来蜀地人害怕了便派人刺杀来歙。
小题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今反欲用佞惑之言,为族灭之计,叛主负子,违背忠信乎?(5分)
(2)今使者中刺客,无以报国,故呼巨卿,欲相属以军事,而反效儿女子涕泣乎!(5分)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此题要在理解和感知文意基础上,将各个解释放入各自的中具体语境(上下文语境)中去贯通文意,解释准确而无滞碍之处者应是正确的。D项“延见歙,因伏悲哀”解释错误,从该句的下句“不能仰视”大意“不能仰头看来歙”可知,“伏”应为伏身。所以选D。
小题2:
试题分析:解答这类题的思路是,将所给例句逐句进行分析,筛选出符合题干“勇敢”要求的句子,然后再对照编组情况进行判断选择,答题时也可以用排除法,将明显含有不符合题干要求文句的选项直接排除,以节省答题时间。①体现的是识时务;④是皇帝所为;⑥是临危受命于盖延,不属于勇敢。所以正确选项是B。
小题3:
试题分析:可以用排除法。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C项“因与祭遵意见不合独自率领两千人马从番须”表述不准确,原文是祭遵生病了,分派人马给来歙。所以选C。
小题4:
试题分析: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重点实词、虚词意义、特殊句式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翻译时要注意关键词语和句式:“佞惑”、“ 族灭”、“ 负”、“相属”、“效”、“以军事”状语前置。
参考译文:来歙字君叔,南阳新野县人。父亲来仲,汉哀帝时做谏大夫,娶光武祖姑,生来歙。来歙的妹妹是汉中王刘嘉的妻子,刘嘉派人迎接来歙,便南下来到汉中。更始之变(刘玄)失败后,来歙劝刘嘉归附光武,于是和刘嘉一起往东到洛阳去。
光武见到来歙,非常欢喜,立即脱下自己的衣服给来歙穿上,任命他做太中大夫。这时光武正担忧陇、蜀,来歙于是主动请命说:“我曾经和隗嚣在长安相遇。那个人刚起兵时,以兴复汉室为名。现在陛下圣德隆兴,我希望能奉您的命令,用典籍中圣人的话来开导他,隗嚣一定会束手来降,这样公孙述成灭亡之势,不足为虑。”光武认为他说得对。
建武三年,来歙才出使隗嚣。建武五年,隗嚣派遣儿子隗恂跟随来歙入朝做人质。当时山东大致平定,光武谋划向西收取隗嚣的士兵,与他们一起攻打蜀,又派来歙去告诉隗嚣光武的意旨。隗嚣的部将王元劝说隗嚣,摆出许多疑问,使隗嚣很长时间犹豫不决。来歙一向刚毅,于是愤怒地质责隗嚣说:“皇上以为您懂得好坏,知兴败,所以才写信给您表明意思。您有诚心,派遣儿子伯春做人质,这是臣子和君主间互相信任。现在反而要听信小人的话,定下招致灭族的计策,背叛君主,连累儿子,这不是违背忠信吗?决定吉凶的选择,就在今天。”来歙想要上前刺杀隗嚣,隗嚣起身进入内室,集合士兵,要杀死来歙,来歙不慌不忙地拿着符节走到车旁登车离去。隗嚣更加恼怒,王元劝隗嚣杀死来歙。来歙为人讲信义,言行一致,以致往返劝说,都可核实,西州的士大夫都信任敬重他,许多人替他说情,所以来歙得以脱身回到东方。
建武八年春,来歙和征虏将军祭遵袭击略阳,祭遵在路上患病而返回,祭遵分派精兵跟随来歙,总计二千多人,伐山开路,从番须、回中径直到略阳,杀隗嚣的守将金梁,于是据守略阳城。隗嚣大惊,于是率领全部士兵几万人包围略阳,开山筑堤,蓄水灌城。来歙和将士拼死坚守,箭用光了,就拆房子锯木头做为兵器。隗嚣用所有精锐部队攻城,从春天到秋天,他的士兵很疲惫。光武于是大举征发关东兵,亲自率兵到陇地,隗嚣部众溃败逃走,略阳就解了围。
第二年,攻克落门,隗嚣余党周宗、赵恢以及天水属县都投降了。当初在王莽时代,羌人多有背叛,而隗嚣招揽安抚他们的首领豪强,于是羌人得以听他使用。等到隗嚣败亡后,五溪、先零各部落几次侵犯抢劫,并且都营筑壕沟守护,州郡无力讨伐。来歙于是大规模修整攻城用具,率领盖延、刘尚以及太中大夫马援等在金城进攻羌人,打败羌人,杀死和俘虏几千人,缴获牛羊一万多头,谷数几十万斛。又打败襄武流贼傅栗卿等。
建武十一年,蜀人非常害怕,派遣刺客行刺来歙,没有杀死,来歙派人紧急召见盖延。盖延见到来歙,他伏身悲泣很伤心,不能仰头看来歙。来歙叱责盖延说:“虎牙大将军怎么敢这样!现在我被刺客刺中,没有办法再报效国家了,所以叫你来,想把军队事务托付给你,你却学小孩子哭天抹泪么!刺客的刀虽然还扎在我身上,难道不能命令士兵杀你么!”盖延擦去眼泪勉强起身,接受来歙的告诫。来歙亲自书写表章,丢下笔拔出刺在身上的刀子就断气了。赠来歙为中郎将、赐给征羌侯官印,谥号节侯。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论语》中的两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一)“然则管仲知礼乎?”(子)曰:“邦君树塞门,管仲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仲亦有反坫。管仲而知礼,孰不知礼?”
(二)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1)从这两段文字看,孔子对管仲这个人物有怎样的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孔子的评价中可以看出孔子具有怎样的仁爱观?(15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认为管仲不知礼,肯定管仲有仁德。
(2)一方面,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豪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小题1:选出划线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至鸿门,谢曰谢:道歉
B.哙曰:“此迫矣!臣请入迫:逼迫
C.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意:料想
D.则与斗卮酒与:赐给
小题2:分别比较下列每组句子中划线字的意思,对其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1)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因击沛公于坐
(2)项王按剑而跽/立而饮之
A.两个“因”相同,两个“而”不同
B.两个“因”不同,两个“而”相同
C.两个“因”相同,两个“而”相同
D.两个“因”不同,两个“而”不同
小题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词类活用情况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项伯杀人,臣活之
A.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B.北亦未敢遽轻吾国
C.且庸人尚羞之
D.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小题4: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段意的是(????)
A.刘邦亲自带着一百多人马来到鸿门向项王陪罪,使矛盾得到缓解。
B.项伯掩护刘邦,使项庄不能击杀刘邦。
C.范增屡次举起玉佩暗示项羽杀掉刘邦,但是项羽坚决反对。
D.樊哙的话,表面上声色俱厉,对项王严加指责,暗中却抬高项羽的地位,迎合项羽骄横自大的心理。
小题5:翻译下列句子:(8分)
(1)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2分)
(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3分)
(3)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1:B
小题1:A
本题解析:
小题1:“迫”意思是“紧迫、紧急”
小题1:前一个“因”意思是“于是,就”;后一个意思是“趁机” 。两个“而”都表示修饰关系,连词。
小题1:A项“王”字为使动用法,B、C、D项为“意动”用法
小题1:原文为“项王默然不应”,并非“坚决反对”
小题1:(1)“之”“固”“根本”各0.5分,顺畅0.5分
(2)“因”“敝”“所与”“知”各0.5分,顺畅1分。
(3)假设语气、“殆”“见笑”被动“大方之家”各0.5分;顺畅1分。
本题难度:简单
4、阅读题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下面的题。
①乐恢字伯奇,京兆长陵人也。恢长好经学,事博士焦永。永为河东太守,恢随之官,闭庐精诵,不交人物。后永以事被考,诸弟子皆以通关被系,恢皦不污于法,笃志为名儒。后仕本郡吏。归,恢复为功曹,选举不阿,请托无所容。诸公多其行,连辟之,遂皆不行。
②后征拜议郎。会车骑将军窦宪出征匈奴,恢数上书谏争,朝廷称其忠。入为尚书仆射。宪弟夏阳侯瑰欲往候恢,恢谢不与交通。宪兄弟放纵,而忿其不附己。妻每谏恢曰:“昔人有容身避害,何必以言取怨?”恢叹曰:“吾何忍素餐立人之朝乎?”遂上疏谏曰:“臣闻百王之失,皆由权移于下。诸舅不宜干正王室,以示天下之私。政失不救,其极不测。方今之宜,上以义自割,下以谦自引。”书奏不省。时窦太后临朝和帝未亲万机恢以意不得行乃称疾乞骸骨。窦宪因是风厉州郡迫胁。恢遂饮药死。弟子衰绖挽者数百人,庶众痛伤之。后窦氏诛,帝始亲事,恢门生何融等上书陈恢忠耿,除子己为郎中。(选自《后汉书?乐恢传》)
1.写出下列加粗词在句中的意思。
(1)诸弟子皆以通关被系(????)
(2)诸公多其行(???)
(3)其极不测(???)
(4)除子己为郎中(???)
2.下列句中加粗词不存在古今异义现象的一项是(??)
A.事博士焦永
B.恢谢不与交通
C.帝始亲事
D.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3.下列各组中加粗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诸公多其行/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B.乃称疾乞骸骨/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C.宪兄弟放纵,而忿其不附己/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D.窦宪因是风厉州郡迫胁/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4.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
(1)选举不阿,请托无所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弟子衰绖挽者数百人,庶众痛伤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文意,第②段画线句子分为两部分,请用“∕”断开。时?窦?太?后?临?朝?和?帝?未?亲?万?机?恢?以?意?不?得?行?乃?称?疾?乞?骸?骨
6.本文表现了乐恢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的品质。
参考答案:1.(1)拘禁?(2)称赞??(3)结果??(4)任命;赐与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古今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 ]
A.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