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1-15 20:44:56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问题。 卜算子
[宋]曹组
松竹翠萝寒,迟日江山暮。幽径无人独自芳,此恨凭谁诉?
似共梅花语,尚有寻芳侣。着意闻时不肯香,香在无心处。 1、词中的兰花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性。
2、这首词借物抒怀,请就此作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独自开放(孤芳自赏),幽香淡远
2、通过写兰花与松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古代诗歌阅读(11分):
春游湖
(宋)徐府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
小题1:“夹岸桃花蘸水开”一句中最传神的字是哪一个?找出来并作简要分析。(6分)
小题2:富有理趣是宋诗的一大特色,请简要分析“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中蕴含的哲理。(5分)
参考答案:
小题1:“蘸”字(1分),运用拟人手法(1分),一方
本题解析:
小题1:“蘸”字。注意“简要分析”的要点。
小题1:“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富有哲理。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题文】阅读下面的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长安夜雨 薛逢①
滞雨通宵又彻明,百忧如草雨中生。
心关桂玉②天难晓,运落风波梦亦惊。
压树早鸦飞不散,到窗寒鼓湿无声。
当年志气俱消尽,白发新添四五茎。
【注】①薛逢,字陶臣,历侍御史、尚书郎。因恃才傲物,屡忤权贵,仕途颇不得意。②桂玉:喻昂贵的柴米。
【小题1】本诗以“忧”贯穿全诗,作者的忧愁具体包含了哪些内容?(4分)
【小题2】作者在首联中是怎么表现自己的百忧缠心?(4分)
参考答案:【答案】
【小题1】生活的艰辛;命途(仕途)的不顺;生
本题解析:【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作者的思想感情的鉴赏能力。解答此题,可结合着诗歌注释,联系具体诗句分析,首联通过描写“滞雨通宵”和比喻句“百忧如草”表现了作者的百忧缠心。颈联“早鸦”“寒鼓”从视觉角度与听觉角度。树上集聚的早鸦,是作者所见之景;沉闷的鼓声是作者所闻之景。这些景物凄冷萧条,烘托出作者愁闷落寞的心情。结合诗歌注释“因恃才傲物,屡忤权贵,仕途颇不得意” 可以体会出诗人壮志未酬身先死的感叹;“白发”流露出一种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情伤。综合起来概括即可。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
本题难度:困难
4、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 一鹭图
刘羽
芳草垂杨荫碧流,雪衣公子立芳洲。
一生清意无人识,独向斜阳叹白头。 (1)诗人笔下的白鹭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赏析诗句“芳草垂杨荫碧流,雪衣公子立芳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诗人笔下的白鹭形象:孤傲,寂寞,追求清高而无人理解的形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下面这三首诗,咏的都是西楚霸王项羽,请认真阅读,回答后面的问题。(6分)
题乌江亭(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乌江亭(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绝句(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小题1:这三首诗的评价角度有什么不同?(2分)
杜牧的诗是从兵家用兵的角度来评价的;王安石的诗是从_______________的角度来评价的;李清照的诗是从_______________的角度来评价的。
小题2:这三首诗的作者借对项羽的评价分别表达了什么观点?(4分)
例:杜牧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胜败得失、历史兴衰的看法,即胜败乃兵家常事,只要忍辱负重、重整旗鼓,定能东山再起。
王安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清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小题1:王安石的诗是从民心向背的角度来评价的。李清照
本题解析:
小题1:写作角度要从诗中的观点句中总结。如杜诗肯与君王卷土来,一个问句问民心,所以从民心方面来写的。李诗则展现了项羽的英雄气节。
小题1:可结合上一题来答。对于同样的事件,每个人有不同的观点。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