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1-15 20:35:40
1、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诗和词,按要求回答问题。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清平乐
黄庭坚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1)二者反映的作者感情的异同点是什么?
相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位作者在寻觅春天的方法上有所不同,找出相关的两句来。
白居易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黄庭坚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作者惋惜春光流逝的深情。
白居易最终找到了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读下面两首小令,完成后面题目。(6分)
四块玉??闲适①
关汉卿
旧酒投②,新醅泼③,老瓦盆④边笑呵呵。共山僧野叟闲吟和。他出一对鸡,我出一个鹅,闲快活。
南亩⑤耕,东山卧⑥,世态人情经历多。闲将往事思量过。贤的是他,愚的是我,争什么!
【注释】①《四块玉·闲适》是一组小令,共四首,以上选的是第二首和第四首。②投:再酿之酒。③醅(pēi)泼:未滤过的再酿酒。④老瓦盆:粗陋的盛酒器。⑤南亩:语见陶渊明《归园田居》“开荒南亩际,守拙归园田”。⑥东山卧:用晋代谢安隐居东山的典故。
小题1:作者在《窦娥冤》中大呼“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而在《四块玉·闲适》中却道“贤的是他,愚的是我”。这两处在表现手法上有何不同?分别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
小题2:王国维评价关汉卿的戏曲语言“字字本色”。明代评论家王骥德说:“作剧戏,亦须令老妪解得,方人众耳,此即本色之说也。”请从上在面第一首小令中任选一句,具体分析关汉卿本色当行的语言艺术。(2分)
参考答案:
小题1:前者直抒胸臆(直接呼告),后者以退为进(反讽
本题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比较同一作者的选曲与教材重要诗句的表现手法和思想感情的异同。课文选句出自《窦娥冤》中窦娥指斥天地的部分,采用呼告的修辞手法,直接抒发了主人公对上天不辨善恶、错勘贤愚的愤怒之情。而试题选曲采用了反语的修辞手法,表达了抒情主人公对官场的厌倦、蔑视和憎恨,对清静闲适的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
小题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者本色当行的语言艺术的能力。本题要求从第一首曲子中选择出字字本色的句子进行赏析,这首曲子句句都能体现作者字字本色语言特色,都是明白如话的语言,直白明了,结合诗句加以点出特点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关汉卿是元杂剧的奠基人,其代表作有《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等,他与王实甫、马致远、郑光祖一起,被称为“元曲四大家”。
B.《窦娥冤》通过窦娥的故事,反映了当时的黑暗现实,塑造了中国妇女的光辉形象,剧情曲折生动,是一部思想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的不朽之作。
C.《哈姆莱特》中“比剑决斗”的环节有两重矛盾冲突:一个是哈姆莱特和克劳狄斯之间的杀父霸母之仇,一个是哈姆莱特和雷欧提斯之间的杀父“害”妹之仇。
D.剧本《雷雨》的故事背景、情节都和雷雨有关, “雷雨”既是整个作品的自然环境,又预示着情节的发展,暗示着情节的高潮。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8分)
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小题1:诗中“春江正渺茫”写的是眼前之景,但这寻常之景与“君去”寻常之事联系在一起,却又产生一种味外之味,请简要说出你的理解。(4分)
???????????????????????????????????????????????????????????????????
小题2:从形象勾画和抒情方式的角度,用简洁的语言赏析末句“天涯一望断人肠”。(4分)
????????????????????????????????????????????????????????????????????
参考答案:
小题1:“春江正渺茫”从字面上来看是形容春江上烟波浩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阅读题 默写:
①白居易在《琵琶行》中生动描绘了琵琶女弹奏乐曲旋律的变化,其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绘曲调的婉转悠扬,用___________比喻弦声愈来愈低沉以至于停顿。(2分)
②化用古人诗句,是词人填词常用的手法之一,姜夔在《扬州慢》中化用杜牧《遣怀》的三句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③鲁迅先生在《为了忘却的记念》中写到五烈士遇害时有一段话是“原来如此!……”这里 的感叹号和省略号有着特殊的表达效果。白居易《琵琶行》中有两句最能表达这种效果的诗是:(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写琵琶女自诉身世,详昔而略今;写自己的遭遇,则压根儿不提被贬以前的事。这也许是 意味着以彼之详,补此之略吧!比方说,琵琶女昔日在京城里“□”的情况和作者被贬以前的情况是不是某些相通之处呢?
能归入□处的句子是:(3分)
A.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B.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C.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D.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参考答案:
①间关莺语花底滑,冰泉冷涩弦凝绝。②纵豆蔻词工,青楼
本题解析:
设计意图:本题所设计的几个默写题对背诵的要求更高了,除准确识证外,还要深刻理解。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