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1-13 20:42:20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清代词作,联系其写作背景,然后回答问题。(8分)
念奴娇·家信至有感
【清】吴兆骞①
牧羝沙碛。待风鬟,唤作雨工行雨。不是垂虹亭②子上,休盼绿杨烟缕。白苇烧残,黄榆吹落,也算相思树。空题裂帛,迢迢南北无路。
消受水驿山程,灯昏被冷,梦里偏叨絮。儿女心肠英雄泪,抵死③偏萦离绪。锦字闺中,琼枝④海上,辛苦随穷戍。柴车冰雪,七香金犊⑤何处?
【注】①吴兆骞(1631-1684),字汉槎,江南吴江(今属江苏)人。顺治十四年(1657)举人。旋以科场蜚语舞弊案,受到牵连,遣戍宁古塔(今黑龙江宁安县)二十三年。
②垂虹亭,吴江名胜。
③抵死,终究,总是。
④琼枝,即玉树、琼树,常用以比喻美好的人物。
⑤七香金犊,用多种香料涂饰过的,让金黄色的小牛驾着走的车。
(1)这首词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4分)
答:?????????????????????????????????????????????????????????
(2)古人说“儿女情长,则英雄气短”,“儿女情”与“英雄气”似乎是对立的。这首词中作者却说“儿女心肠英雄泪”,两者是否矛盾?请简要分析。(4分)
答:?????????????????????????????????????????????????????????
参考答案:(1)这首词主要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1分)。上片以塞北的荒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采桑子·扁舟去作江南客
朱敦儒
扁舟去作江南客,旅雁孤云。万里烟尘,回首中原泪满襟。
碧山对晚汀洲冷,枫叶芦根。日落波平,愁损辞乡去国人。 注:本词作于金兵南侵后词人离开故乡洛阳南下避难,途经今江西彭泽县的彭浪矶时。
(1)请指出“扁舟去作江南客,旅雁孤云”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结合全词,简要概述作者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比喻,金兵南侵,作者乘舟避难江南,就像失群的大雁,孤独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8分)
西?施
唐罗隐
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
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
西?施?滩
唐崔道融
宰嚭①亡吴国,西施陷恶名。
浣纱春水急,似有不平声。
注:①宰嚭,吴国太宰伯嚭。据《史记》载,越王勾践战败后,用珍宝美女贿赂伯嚭,伯嚭说服吴王准许越国求和。
小题1:两首诗针对同一历史事件所写,立意相似,又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4分)
小题2:请从艺术手法的角度分别对这两首诗的三、四句作简要赏析。(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相似:反对将吴亡的责任强加在西施身上。(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采桑子
晏殊
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
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 (1)“好梦频惊”是全词点睛之笔,词中引起“好梦频惊”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词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具体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①因时光流逝而惊梦。②因容颜的易老而惊梦。③因离别的痛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5分)
湖上晚归
蒋士铨
湿云鸦背重,野寺出新晴。败叶存秋气,寒钟过雨声。
半檐群鸟入,深树一灯明。猎猎西风劲,湖心月乍生。
蒋士铨(1725-1784),清代戏曲家,文学家。字心馀、苕生,号藏园,又号清容居士,晚号定甫。铅山(今属江西)人。
小题1:“寒钟过雨声”一句中“过”字很见工力,请分析。(3分)
小题2:诗的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2分)
参考答案:
小题1:“过”,动词,穿过、超过、盖过、压过。这句写
本题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本题赏析语言,也即所谓“炼字”,先解释这个字的一般意义,再说明在诗句中的特殊含意,最后说明其效果或作用。
小题2:
试题分析:最后一联是写景,但“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是为了抒情。至于抒发的是什么感情,就要结合全诗来回答,同时,答题时也别忘了诗歌的题目所含的信息,如本诗的标题就说明了是“晚归”,如果忽视了这个信息,是无法准确作答的。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