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古代诗歌鉴赏》答题技巧(2017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7-01-13 20:18:2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共8分)
夜笛词
施肩吾
皎洁西楼月未斜,笛声寥亮入东家。
却令灯下裁衣妇,误剪同心一片花。
注:“同心花”是唐代妇女裁制衣服的一种同心花纹图样。
(1)诗中“皎洁”“寥亮”两个词用得妙,请你说说他们的妙处。(4分)
(2)对这首诗中的女主人公形象可有多种解读,请写出你对这个形象的理解。(4分)


参考答案:(1)“皎洁”可知正当月圆;月悬中天,将近午夜,万籁俱寂。“


本题解析:每点4分。


本题难度:简单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
题张十一旅舍?韩愈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苍苔落绛英。
小题1:分析“五月榴花照眼明”一句的艺术特点。(5分)
小题2:后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从表层和深层两方面谈)(6分)


参考答案:
小题1:侧面描写,从榴花给人的感觉来写榴花,用字生动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居杂兴?????王禹偁
两株桃杏映篱斜,妆点商州副使家。
何事春风容不得?和莺吹折数枝花。
注:王禹偁因多次上书言事而得罪皇帝,宋太宗淳化二年,被贬官到商州,任团练副使。此诗系在任所有感而作。
小题1:请赏析诗中“斜”字使用的妙处。(3分)
小题2:这首诗使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歌内容作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斜”字描写出了两株桃树杏树映衬着向篱笆斜势


本题解析:
小题1:此题考查练字,“斜” 写出了桃杏不甘篱笆的管束,而要破藩篱而出,(1分)也写出了诗人直言敢谏的性格和身居贬谪之地仍不忘争取自由的精神。(1分)
小题1: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考点,能力层次为D,侧重“鉴赏评价”能力的考查。“表达技巧”分为四个理解层面由低到高(字词一句子—段落一篇章),分别是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借代等)、表达方式(记叙、说明、描写、抒情、议论,诗歌中主要是描写和抒情)、表现手法(对比、衬托、象征、比兴等)、谋篇布局手法(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等)。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对下列诗句的内容、表现手法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诗中的“天鸡”,是古代传?说里的一种鸡,这两句诗是诗人登山的开始,从飞度静湖到登上天姥山顶,一路写来,景物一步步变幻,梦境一步步展开,色彩也一步步加浓。
B.“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这几?句诗用了夸张、对偶的修辞手法,有声有色地描绘了一个迷离恍惚、光怪陆离的梦幻世界,起到了烘?托下文的作用。
C.“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千呼万唤”呼应上文的“邀相见”,可见琵琶女出场是不得已。“半遮面”的肖像描写表现了她由于身世低微,怕人瞧不起,不好意思,不愿见人的心理。
D.“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沉吟”的神态与询问有关,反映了琵琶女欲说还羞的内心矛盾。“放拨”“插弦中”“整顿”“起”“敛容”,一系列动作和表情表现了她内心障碍一吐为快的心理活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唐诗,回答下列问题。(8分)?
移家别湖上亭????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小题1:作者是采用什么样的艺术手法来表达他对湖上亭依恋难舍的深厚感情?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2分)
小题2:古人写诗很讲究炼字,诗中的“系”和“啼”两个动词就用得准确传神,请分别予以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小题1:(1)作者采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柳条藤蔓、黄


本题解析:
小题1:柳条系,黄莺相识显然用了拟人的手法。作者不说自己依恋湖上亭,而说湖上亭的景象依恋他。
附鉴赏:诗中的一切,无不具有生命,带有情感。这是因为戎昱对湖上亭的一草一木是如此深情,以致在他眼里不只是自己不忍与柳条、藤蔓、黄莺作别,柳条、藤蔓、黄莺也象他一样无限痴情,难舍难分。他视花鸟为挚友,达到了物我交融、彼此两忘的地步,故能忧乐与共,灵犀相通,发而为诗,才能出语如此天真,诗趣这般盎然
小题1:本诗似人手法用得别致。其中表现在他用柳条系,表示留,黄莺啼表示不舍,反其道而行之,取得了别样的效果。
附鉴赏:这首诗的用字,非常讲究情味。用“系”字抒写不忍离去之情,用“系”字既切合柳条藤蔓修长柔软的特点,又写出了柳条藤蔓牵衣拉裾的动作,表现它们依恋主人不忍主人离去的深情又符合春日和风拂拂的情景,不啻是天造地设。这种拟人化的写法为后人广泛采用。宋人周邦彦“长条故惹行客,似牵衣待话,别情无极”,王实甫《西厢记》“柳丝长,玉骢难系”、“柳丝长,咫尺情牵惹”等以柳条写离情,都是与这句诗的写法一脉相承的。“啼”字既符合黄莺鸣叫的特点,又似殷殷挽留、凄凄惜别时离人伤心的啼哭。一个“啼”字,兼言情景两面,而且体物传神,似有无穷笔力,正是斫轮老手的高妙之处。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