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古代诗歌鉴赏》答题技巧(2017年最新版)(十)

时间:2017-01-13 20:18:2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第1至3题。(8分)
虚堂
寇准
虚堂寂寂草虫鸣,欹枕难忘是旧情。
斜月半轩疏树影,夜深风露更凄清。
注:景德三年,诗人受人排挤,辞去相位。天禧元年又恢复宰相职务,后因参与宫廷权力斗争,被人排挤。贬至雷州(今广东海康),衡州(今湖南衡阳)等地,1023年闰九月七日(10月24日)病死于当地。这首诗作于作者晚年。诗题取首句前二字,实类“无题”。
1、本诗从体裁上看是一首什么诗?(1分)
?
?
2、诗歌创作讲究“起承转合”,简析本诗是如何“转”的?(3分)
3、诗中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析。(4分)


参考答案::
1、七言绝句或绝句
2、第二句写人不眠,第三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
客发笤溪①
[清]叶燮②
客心如水水如愁,容易归帆赴疾流。
忽讶船窗送吴语,故山月已挂船头。
[注]①笤溪是流经诗人家乡吴兴的一条河流。②叶燮(1627—1703),清代诗论家。
(1)“客心如水水如愁”是如何表现“愁”的?(3分)??????
答:??????????????????
(2)诗歌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受?请简要分析。(3分)????
答:?????????????


参考答案:(1)诗句运用了比喻、顶针的手法,(1分)将客愁比成源源不断


本题解析:修辞格的表现力、情感意向的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题文】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8分)
秋暮吟望 赵执信
小阁高栖老一枝①,闲吟了不为秋悲。
寒山常带斜阳色,新月偏明落叶时。
烟水极天鸿有影,霜风卷地菊无姿。
二更短烛三升酒,北斗低横未拟窥。
[注释]①“一枝”语出《庄子·逍遥游》“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老一枝”意为终老山林。
【小题1】简要赏析颔联中“常”“偏”两字的妙处。(3分)
【小题2】本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结合全诗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答案】
【小题1】“常”强调时间频度,将随朝暮变化的


本题解析:【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中的“炼字”, 这类题目答题时既要指出该字含义、所用手法,还要注意分析其在句中以及全诗中的表达效果及作用。“寒山常带斜阳色,新月偏明落叶时”,是说远眺寒山常被夕阳染上昏黄黯淡的颜色,而昏黄的上弦月偏偏照临在疏林之上,化客观为主观,实际是作者把自己的情绪寄托于山色新月之中,透露出内心深处的忧伤与落寞。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小题2】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在鉴赏过程中,不但要细读诗文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对《马嵬》(其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首联写只听说海外还有九州,他生的事情还难以预料,但是今生却再没有相见的机会了。
B.颔联写只听见军队中的刁斗声,却再没有宫中的鸡人报晓了。这是追述安史之乱后玄宗逃蜀时的情景。
C.颈联中的“笑牵牛”是写当年玄宗与贵妃自以为可以长相厮守,于是嗤笑牛郎和织女一年只能相见一次。
D.尾联以平民女子莫愁婚嫁生活的不幸与帝、妃的爱情悲剧作类比,抒发了作者深沉的感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鹧鸪天·代人赋 ①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山远近,路横斜, 青旗②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②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
小题1:词的上阙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4分)
???????????????????????????????????????????????????????????????
小题2:词的最后两句作者用了哪种写作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词题为“代人赋”,作者为什么要以此为题?请简要说明。(4 分)
???????????????????????????????????????????????????????????????


参考答案:
小题1:词的上阕描绘了初春时乡村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


本题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
解题格式:形象:身份+性格+?(形象意义)意象含义:表层含义+深层含义 (即解释诗句)?
答题步骤:
诗中形象(意象)倾注了诗人的思想,包孕着诗人的情感,分析诗歌形象要根据诗歌描写的具体物象和画面识别其性质,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概括出诗歌的象征意义和社会意义。
小题2:
试题分析:
解题格式: ①手法+表达作用②赏析修辞方法:揭示手法+分析表达作用(句意+ 文意+主旨情感) ③赏析表达方式: 怎样叙(描写)+叙(描写)什么+抒什么情④赏析表现手法: 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所抒感情:通过什么内容+抒发(寄寓/揭露/表达)什么感情。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