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1-13 20:12:47
1、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按要求回答问题。(8分)
高阳台
南宋 张炎
接叶巢莺,平波卷絮,断桥斜日归船。 能几番游,看花又是明年。 东风且伴蔷薇住,到蔷薇、春已堪怜。 更凄然, 万绿西泠,一抹荒烟。
当年燕子知何处,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见说新愁,如今也到鸥边。无心再续笙歌梦,掩重门、浅醉闲眠。 莫开帘,怕见飞花,怕听啼鹃。
注:断桥、西泠,都是西湖风景点。
(1)张炎此词寄托的是南宋将亡的愁恨,但有人说这样的评论太牵强。说说你赞成哪种观点,并说说理由。(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词在表达作者的感情上是有起伏变化的,请简要分析。(4分)
答:
参考答案:(1)第一种答案:赞同第一种观点。作为南宋词人,看到了国家在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问题。 减字木兰花
秦观
天涯旧恨,独自凄凉人不问。欲见回肠,断尽金炉小篆香。
黛蛾长敛,任是春风吹不展。困倚危楼,过尽飞鸿字字愁。 【注】篆香:盘香,因其形状回环如篆,故称。
1.请简要分析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2.“困倚危楼,过尽飞鸿字字愁”与温庭筠《望江南》中“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的意蕴相似。请从表现手法和情感表达两方面做以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诗歌中描绘了一位春天登楼远眺思念归人,心中满怀离愁别恨的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习题。 菩萨蛮黄鹤楼
1927年春??毛泽东 茫茫九派流中国, 沉沉一线穿南北。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1.下面是对这首词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九派”,水的支流叫派,相传长江在湖北江西一带,分为九个支派。“中国”,就是国中。
?? B.“沉沉”亦作“沈沈”,深远貌。“一线”指横在眼前的京汉、粤汉铁路。“穿南北”即横穿南北。
?? C.“莽苍苍”,迷茫的样子。“龟蛇锁大江”,是说龟山和蛇山夹江对峙,制约着翻滚的江流。
?? D.“酹”,用酒祭地。“把酒酹滔滔”是说把滔滔江水当酒,来祭奠大地。
2.下面是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个“锁”字,连结两山大江,不但形象地描绘了龟蛇夹峙的形势,而且暗写出乱石穿空、惊涛拍岸的一段江景。
?? B.一个“逐”字,绾合心潮江浪,不但生动地写出浪花的滚滚催进,而且隐喻汹涌澎湃、如火如荼的革命高潮,还写出了作者高昂的革命 激情。
? C.词的上片写景:登楼纵目,茫茫沉沉,茫茫苍苍,自远而近,宏伟壮阔。下片言情:依危把酒,怀古思今,由境及心,豪放深沉。
? D.该词写黄鹤楼不落前人窠臼,完全摆脱了晴 川阁、鹦鹉洲这些已被说得滥了的景物,开首就从小处着笔,惊涛骇浪,泱泱大观;随后又作具体描绘,烟雨江山莽莽胜境。继而引用神话传说,最后抒发登临感受。
参考答案:
1.D
2.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古代诗歌阅读(8分)
菩萨蛮·金陵赏心亭为叶丞相赋
[宋]?辛弃疾
青山欲共高人语,联翩万马来无数。烟雨却低回,望来终不来。
人言头上发,总向愁中白。拍手笑沙鸥,一身都是愁。
【注】高人,指叶衡,即叶丞相,南宋主战派人物,很有才干。
小题1:这首词上片划线句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有何作用?请具体分析。(4分)
小题2:有人认为“拍手笑沙鸥,一身都是愁”表现出诗人的豁达,有人则说表现的是诗人沉重的忧伤。你的看法如何?为什么?请联系全诗说明。 (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划线句用了移情入景(或拟人,比喻或化静为动)
本题解析:
小题1:联系诗句内容具体说明艺术手法,答“移情入景”或“化静为动”。答“拟人、比喻”,也得可以。但只答“拟人”或只答“比喻”,不得分。不联系诗句内容,不得分。??作用要具体分析,其中要写出山的连绵,人物情感,人物情感答对一点即可
小题1:开篇即用拟人手法,说“青山”想和“高人”说话,“联翩战马来无数”,是说“青山”心情迫切,象千军万马一样接连不断地向人跑来。山头的云雾飞跑,看去似乎是山在跑,稼轩造句,堪称奇绝。“细雨却低回,望来终不来。”这两句说,山间云雾在徘徊,(人)盼望降雨却始终没有盼来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新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草?木?篇(节选)
流沙河
“寄言立身者,勿学柔弱苗”——唐:白居易
藤
他纠缠着丁香,
往上爬,爬,爬……
终于把花挂上树梢。
丁香被缠死了,砍作柴烧了。
他倒在地上,喘着气,窥视着另一株树……
仙人掌
它不想用鲜花向主人献媚,
遍身披上刺刀。
主人把她逐出花园,也不给水喝。
在野地里,
在沙漠中,
她活着,繁殖着儿女……
(1)请简析《草木篇》中 “仙人掌”这个意象的特点及其所蕴涵的诗人的情感。(3分)
?????????????????????????????????????????????????????????????????
(2)《草木篇》是流沙河写的一组散文诗,组诗一共五首,这里节选的是其中的两首。组诗前引用了白居易的诗句“寄言立身者,勿学柔弱苗”,从节选的两首诗歌来看,这里“寄言立身者”就是说这些诗采用的表现手法是:??????????。(1分)“勿学柔弱苗”在《藤》这首诗里的具体含义是:????????????????????????。(2分)
参考答案:(1)仙人掌没有奴颜媚骨,终至被逐出花园,但仍然顽强生活;诗
本题解析:把握意象,必须结合作者的情感。
(2)明确表现手法,掌握专业术语。托物言志(托物喻人,象征)。
不要脱离诗意,放入原文结合作者情感来答。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