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古代诗歌鉴赏》考点特训(2017年冲刺版)(六)

时间:2017-01-13 18:51:3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读下面两首宋诗,回答后面题。
游园不值
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偶题
张良臣
谁家池馆静萧萧,斜倚朱门不敢敲。
一段好春藏不住,粉墙斜露杏花梢。
小题1:两诗在写景上有何不同?(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两诗的三、四句都在咏春,都是描写杏花的特写镜头,构思大体相同,艺术却有高低,谈谈你的看法。(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小题1:两诗前两句都在叙事中写景,张诗以“不敢敲”渲


本题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此题要在整体把握诗歌意境的基础上,从中找出描写景物的关键词诗句进行分析不同之处。在回答题时,先把两首诗都把叙事、写景融为一体的特点写出来。在关键词方面,要从叶诗“小扣”的衬托方面回答;张诗,要从关键词“不敢敲”的渲染气氛方面来回答。
小题2:
试题分析:除了感悟整首诗歌的意境之外,此题要从描写杏花的用词以及方法方面去比较哪一种用词表达效果更好,然后组织答案。如叶诗中的“出”给人动态感,张诗中的“斜”给人静态美;叶诗“一枝”给人以画面感,远比张诗“杏花梢”富于神韵。在组织答案时,要从动态感远比静态美更富于诗意、活性方面来写。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8分)
野水孤舟??
梁 栋①
前村雨过溪流乱,行路迷漫都间断。
孤洲尽日少人来,小舟系在垂杨岸。
主人空有济川心,坐见门前水日深。
袖手归来茅屋下,任他鸥鸟自浮沉。
【注】①梁栋,南宋诗人。此诗大约作于南宋灭亡之前。
小题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4分)
小题2:诗的颈联在表达技巧上有何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山村雨后溪水漫流,道路被淹没


本题解析:
小题1:从内容来看,是一首写景诗,融情于景。本题考查诗歌的意象、意境以及诗歌的寓意。关于寓意,要结合注解中“此诗大约作于南宋灭亡之前”来回答。
小题1:本题考查诗歌的表达技巧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颈联把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眼前之景结合起来,再结合注解,不难看出诗人的无奈与愤激。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题文】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7分)
题葡萄图
徐渭
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搠野藤中。
【注】徐渭(1521---1593),明代杰出的书画家、文学家。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晚年号青藤道士。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性情纵放,屡试不第。
【小题1】第一、二句刻画了诗人怎样的形象?请作简要分析。(3分)
                                                                        
【小题2】第三句“笔底明珠无处卖”中的“明珠”指什么?这句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参考答案:【答案】
【小题1】第一、二句刻画了一位狂放不羁、落魄


本题解析:【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分析诗歌形象要注重分析诗歌所描写的事物的特征,把握住诗中的关键词句,如头两句中的“落魄”“啸晚风”,直接写出了诗人形象,后两句中的“无处卖”“闲抛闲掷”,则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自己的不得志。此外,还要注意结合诗歌下面的小注,做到知人论世。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小题2】
试题分析:解题时要注意“明珠”所用到的手法,再结合诗人生平怀才不遇的境况,可以得知诗人用“明珠”来喻己。回答时先解释“明珠”的内涵,


本题难度:困难



4、阅读题  【题文】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喜李翰①自越至
刘长卿
南浮沧海上,万里到吴台②。久别长相忆,孤舟何处来。
春风催客醉,江月向人开。羡尔无羁束,沙鸥独不猜。
[注释]①李翰:散文家。官至左补阙、翰林学士。②吴台:苏州,苏州有姑苏台。
【小题1】请分析“久别长相忆,孤舟何处来”中包含的诗人的情感。(3分) 
【小题2】简要赏析“春风催客醉,江月向人开”的表达效果。(3分) 


参考答案:【答案】
【小题1】对朋友长久的思念;对朋友孤舟浮海的


本题解析:【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要概括“久别长相忆,孤舟何处来”中包含的诗人的情感,就要抓住诗句中的“久别”和“孤舟”这两个关键词。“久别”包含着诗人对别后朋友的长久思念,以及久别将逢的喜悦之情;而“孤舟”则体现诗人对朋友的关切之情。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小题2】
试题分析:赏析类题的答题思路一般是这样的:判手法,析表达效果。从手法上来看,这两句都是写景的,因此有借景抒情或融情于景的手法;而这两个句子,“催客醉”“向人开”都是人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关于《大堰河——我的保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诗人以幼年生活为背景,集中地描写了自己的保姆——大堰河一生的悲苦经历,抒发了他对保姆真挚的怀念和热情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旧世界的仇恨和诅咒。
B.这首诗突出的特点是成功地塑造了保姆大堰河这一勤劳淳朴的劳动妇女形象,诗中主题的表达,诗人感情的抒发,都是通过塑造这一点形象来实现。
C.在形式上,这首诗自由奔放,带有“散文化”的倾向,脱去了格律的外壳,感情抒发更加自由,思想表达更加充分,使用排比、反复的修辞,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D.细节描写是表现人物个性特征、展示人物内心世界的最好的表现方法之一,这首诗中就有很多细节描写和叙事成分,所以可以说《大堰河——我的保姆》可以说是一首写人的叙事诗。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诗是一首抒情诗,所有叙事成分,但仍然是抒情诗。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5 6 7 下页 尾页 6/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