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1-13 18:21:16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小孤山
【宋】?谢坊得 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无涯骇众观。
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此障挽狂澜。
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
明日登封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 注:小孤山:位于安徽宿松县城南65公里的长江之中,四无依傍,地势险要,是南宋的军事要地。?谢枋得:宋末弋阳(今属江西)人,以忠义自任,曾率军抗元。兵败后隐居福建一带,后被元人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海眼:急流遇阻所形成的大漩涡。
(1)诗中小孤山的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析“危似孤臣末世难”中“孤”字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题 【题文】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①。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明朝挂帆去,枫叶落纷纷。
【注】镇西将军谢尚镇守牛渚时,偶遇家贫的袁宏诵诗,十分欣赏,袁宏从此名声大振。
A.诗的一开头,便写出夜晚江面上的辽阔空明,为引发融通古今的情思做好了铺垫。
B.诗人对袁宏在贫寒中被谢尚赏识的际遇非常羡慕,夜泊牛渚,怀古之情涌上心头。
C.望秋月而思古人,诗人不由得发出高亢的呐喊,呼唤那赏识自己旷世才华的伯乐。
D.这首诗的诗意明朗而又单纯,没有太深刻复杂的内容,却有着一份悠然不尽的神韵。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11分)
绵谷回寄蔡氏昆仲
罗隐
一年两度锦江游, 前值东风后值秋。
芳草有情皆碍马, 好云无处不遮楼。
山牵别恨和肠断, 水带离声入梦流。
今日因君试回首, 淡烟乔木隔绵州。
[注]绵谷:地名,今四川广元县。“蔡氏昆仲”,是罗隐游锦江时认识的两兄弟。
小题1:这首诗依次表现了诗人怎样不同的感情?请作具体分析。(5分)
小题2:诗歌中间两联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6分)
4、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
未展芭蕉
钱珝
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
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
(1)诗歌首句描写未展芭蕉,从哪两个方面设喻?(2分)
(2)诗歌前两句由物及人,“芳心犹卷怯春寒”一句展现了怎样的画面?请具体描述。(2分)
(3)诗中的“会、暗”两字,对深化诗的意境有重要的作用,谈谈你的理解。(4分)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三首词,完成小题。
满江红①
柳 永
暮雨初收,长川②静,征帆夜落。临岛屿,蓼烟疏淡,苇风萧索。几许渔人飞短艇,尽载灯火归村落。遣行客、当此念回程,伤漂泊。 桐江好,烟漠漠。波似染,山如削。绕严陵滩畔,鹭飞鱼跃。游宦区区成底事③?平生况有云泉约④。归去来,一曲仲宣吟,从军乐⑤。
注:①词人中进士后,被授予睦州团练推官,此词为赴任途中所作。②长川,即下阕词中的桐江。③成底事:一事无成。④云泉约:指退隐山水之间的约定。⑤仲宣:王粲,建安七子之一,有《从军行》五首。《乐府解题》曰:“《从军行》皆军旅苦辛之辞。”
小题1:这首词的上阕在写景上具有怎样的特点?请简要分析。(4分)
小题2: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上下阕加以分析。(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