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1-13 18:15:59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8分)?
【双调】水仙子?游越福王①府??????乔吉
笙歌梦断蒺藜②沙,罗绮香馀野菜花。乱云老树夕阳下,燕休寻王谢家③。
恨兴亡怒煞些鸣哇。铺锦池埋荒甃④,流杯亭堆破瓦,何处也繁华?
【注】①福王:南宋理宗的弟弟赵与芮。②蒺藜:喜生长在沙地中的一种野草。③王谢家:指东晋时王导、谢安等高门望族、富贵豪门。④荒甃(zhòu):坍塌的砖块。
(1)这首诗似乎全在写景,作者想通过这些景物描写抒发怎样的思想感情?联系曲的内容作答。(4分)
答:????????????????????????????????????????????????????????????????????????????????????????????????????????????????????????????????????????????????????
(2)此曲在景物描写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请结合曲中的句子加以分析。(4分)
答:?????????????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
孤?桐
王安石
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明时思解愠。①愿斫五弦琴②。
注:①明时,政治清明的时代;愠,疾苦、怨愤。②桐木是造琴的上好材料。据《孔子家语》记载:帝舜曾一面弹着五弦琴,一面唱“南风之熏兮,可以懈吾民之愠兮”。
小题1:前六句描写了孤桐怎样的特点?(8分)
答:?????????????????????????????????????????????????????????????????????????
小题2:分析作者借托“孤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8分)
答:?????????????????????????????????????????????????????????????????????????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溪居
柳宗元 < style="WIDTH: 424px; HEIGHT: 49px; WORD-BREAK: break-all" border="0" cellspacing="0" width="424" align="center">久为嵇组①累,幸此南夷谪。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夜榜②响溪石。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注】①簪组:古代官吏的服饰。②榜:本指摇船用具。???
(1)诗中描写了一种怎样的生活?请简要分析。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清代诗人沈德潜评价这首诗的思想感情时说:“不怨而怨。”你如何理解诗人的“怨”与“不怨”?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菩萨蛮
舒亶
画船捶鼓催君去,高楼把酒留君住。去住若为情①,西江潮欲平。
江潮容易得,只是人南北。今日此樽空,知君何日同? 【注】①若为情:何以为情,难为情。
(1)“催”字在词的前两句中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词在情与景的处理上很有特色,宋人曾季貍称赞说“甚有思致”,请结合下片句子,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题 比较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下面问题。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马嵬四首(其二)
袁枚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赏析】这两首诗都是咏史诗。前者是诗人夜晚住宿在秦淮河畔,听到歌声的感触;后者则是诗人在去陕西赴任的途中,路过当年唐明皇被迫赐死杨玉环的马嵬坡时,联系时势所引发的历史性思考。前者主要关注的是社会,而后者更偏重民生。?
1.两首诗都引用了古代的诗歌,请从表层与深层意义两个角度分析它们各自在诗里的作用。??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泊秦淮》中景物描写的诗句“烟笼寒水月笼沙”在全诗中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典”可以使诗句内容含量增大,请从这两首诗中任意找出两处,并加以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