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古代诗歌鉴赏》高频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二)

时间:2017-01-13 18:15:59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日暮①???杜甫
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门。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
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头白灯明里,何须花烬②繁。
注:①大历二年(767)秋,晚年的杜甫在流寓夔州湘西东屯期间,写下了这首诗。②花烬:灯芯结花,民俗中有“预报喜兆”之意。
小题1:诗中第一、二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4分)
??????????????????????????????????????????????????????????????????????????????
??????????????????????????????????????????????????????????????????????????????
小题2:在全诗中,杜甫表达了怎样的复杂情感?(4分)
??????????????????????????????????????????????????????????????????????????????
???????????????????????????????????????????????????????????????????????????????


参考答案:
小题1:
描绘了一幅牛羊归来、柴门深闭,寂静、


本题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
“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门。”夕阳的淡淡余晖洒满偏僻的山村,一群群牛羊早已从田野归来,家家户户深闭柴扉,各自团聚。首联从《诗经》“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句点化而来。“牛羊下来久”句中仅著一“久”字,便另创新的境界,使人自然联想起山村傍晚时的闲静;而“各已闭柴门”,则使人从阒寂而冷漠的村落想象到户内人们享受天伦之乐的景况。这就隐隐透出一种思乡恋亲的情绪。皓月悄悄升起,诗人凝望着这宁静的山村,禁不住触动思念故乡的愁怀。
小题2:
试题分析:
夜愈深,人更静,诗人带着乡愁的眼光观看山村秋景,仿佛蒙上一层清冷的色彩:“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这两句词序有意错置,原句顺序应为:“暗泉流石壁,秋露滴草根”。意思是,清冷的月色照满山川,幽深的泉水在石壁上潺潺而流,秋夜的露珠凝聚在草根上,晶莹欲滴。意境是多么凄清而洁净!给人以悲凉、抑郁之感。词序的错置,不仅使声调更为铿锵和谐,而且突出了“石泉”与“草露”,使“流暗壁”和“滴秋根”所表现的诗意更加奇逸、浓郁。从凄寂幽邃的夜景中,隐隐地流露出一种迟暮之感。
景象如此冷漠,诗人不禁默默走回屋里,挑灯独坐,更觉悲凉凄怆:“头白灯明里,何须花烬繁。”杜甫居蜀近十载,晚年老弱多病,如今,花白的头发和明亮的灯光交相辉映,济世既渺茫,归乡又遥遥无期,因而尽管面前灯烬结花斑斓繁茂,似乎在预报喜兆,诗人不但不觉欢欣,反而倍感烦恼,“何须”一句,说得幽默而又凄惋,表面看来好象是宕开一层的自我安慰,其实却饱含辛酸的眼泪和痛苦的叹息。


本题难度:简单



2、阅读题  王昌龄的《采莲曲》“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问:本诗写出了采莲少女怎样的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本诗将采莲少女和美丽大自然融合,让少女的罗裙与碧绿的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阅读题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然后完成下面问题。 村夜
(唐)白居易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秋夜
(宋)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1.两首诗均写了夜景,又各有不同,请具体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首诗均写秋色秋味,但作者心境不同。试结合诗文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白诗写了月下虫声、荞花如雪的景色,写的是室外景,景物有动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第1题。
江雪???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1.第三、四句中最生动传神的字是什么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析。


参考答案:最生动传神的是“独”字。“独”是“独自”、“一个”的意思。千


本题解析:这一题考查的是“诗眼”。结合诗中“绝”、“灭”、“孤”等,找出“独”并不难。但在答案中一定要体现出“结合全诗简析”这一要求,解答出“独”的背景及其作用。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天仙子
张先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①。
  沙上并禽②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注:①后期:日后的约会。记省:记得清楚。 ②并禽:成双的鸟,鸳鸯之类。
(1)上阕作者心中之“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全词,赏析“云破月来花弄影”一句的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上阕写“愁”,有对自然的春光已逝之愁,有对自己的年华老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2/9/9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