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1-13 18:01:45
1、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东轩记
苏辙
余既以罪谪监筠州盐酒税①。未至,大雨。筠水泛溢,蔑南市②,登北岸,败刺史府门。盐酒税治舍俯江之漘③,水患尤甚。既至,敝不可处。乃告于郡,假部使者府以居。郡怜其无归也,许之。岁十二月,乃克支其欹斜,补其圮缺,辟听事堂之东为轩,种杉二本,竹百个,以为晏休之所。然盐酒税旧以三吏共事。余至,其二人者适皆罢去,事委于一。昼则坐市区鬻盐、沽酒、税豚鱼,与市人争寻尺以自效;莫归,筋力疲废,辄昏然就睡,不知夜之既旦。旦则复出营职,终不能安于所谓东轩者。每旦莫出入其旁顾之未尝不哑然自笑也。
余昔少年读书,窃尝怪颜子以箪食瓢饮,居于陋巷,人不堪其忧,颜子不改其乐。私以为虽不欲仕,然抱关击柝尚可自养,而不害于学,何至困辱贫窭自苦如此。及来筠州,勤劳盐米之间,无一日之休。虽欲弃尘垢,解羁絷,自放于道德之场,而事每劫④而留之。然后知颜子之所以甘心贫贱,不肯求斗升之禄以自给者,良以其害于学故也。嗟夫!士方其未闻大道,沉酣势利,以玉帛子女自厚,自以为乐矣。及其循理以求道,落其华而收其实,从容自得,不知夫天地之为大与死生之为变,而况其下者乎!故其乐也,足以易穷饿而不怨,虽南面之王不能加之,盖非有德不能任也。余方区区欲磨洗浊污,晞圣贤之万一,自视缺然,而欲庶几颜氏之福,宜其不可得哉?
若夫孔子周行天下,高为鲁司寇,下为乘田委吏,惟其所遇,无所不可。彼盖达者之事,而非学者之所望也。余既以谴来此,虽知桎梏之害而势不得去,独幸岁月之久,世或哀而怜之,使得归伏田里,治先人之敝庐,为环堵⑤之室而居之。然后追求颜氏之乐,怀思东轩,优游以忘其老,然而非所敢望也。
元丰三年十二月初八日,眉山苏辙记。
【注】①监筠州盐酒税——市场管理的小官。②蔑——无,没有。这里指淹没。③漘(chún唇):水边。④劫——佛教名词。梵文kalpa的音译“劫波”的略写。古印度传说世界经过若干万年毁灭一次,重新开始。这一周期,叫做一“劫”。遭“劫”时,有水、火、风三灾出现,世界归于毁灭。后人引为“天灾人祸”。 ⑤环堵:四面为墙,内室皆空者为环堵,泛指简陋。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败刺史府门败:坏,冲坏
B.假部使者府以居假:借
C.而不害于学害:害怕
D.治先人之敝庐敝:破旧
小题2:下列不是写苏辙坐市忙碌公务的一项是(3分)
A.坐市区鬻盐、沽酒、税豚鱼
B.与市人争寻尺以自效
C.旦则复出营职
D.治先人之敝庐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一段,记叙开辟“东轩”,坐市区,公务繁忙的全天生活,简明地交代了作者去筠州的原因和“哑然自笑”的无奈心情。
B.第二段,从东轩的简陋日子联想到颜回苦学生活;表达作者对颜回“箪食瓢饮”之乐的不理解,抒发其政治失意后而又急于排遣的旷达心情。
C.第三段,由颜回的安贫乐道,联想到将来“归休田里”,抒发了他“追求颜氏之乐”的超然情怀。
D.全文通过一天坐市忙碌生活的描叙,借题发挥,成功地刻画了一位地位虽卑下而心境尚崇高的贬官形象。
小题4:断句及翻译(6分)
(1)用斜线(/)给下面一段文字断句。(2分)
每 旦 莫 出 入 其 旁 顾 之 未 尝 不 哑 然 自 笑 也。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然后知颜子之所以甘心贫贱,不肯求斗升之禄以自给者,良以其害于学故也。
译文:?????????????????????????????????????????????????????????????????????????
????????????????????????????????????????????????????????????????????????????????
参考答案:
小题1:C。(害:妨碍,伤害) (3分)
小题
本题解析:
译文:我因乌台诗案牵连罪被贬任筠州监盐酒税职。还未到达住所,天就下起大雨。筠河泛滥,毁坏了州的南城,河水爬上了北岸,刺史府门也被冲坏。盐酒税机关房舍正好俯临锦江之滨,洪水灾害更为严重。我一到达住所,只见房舍破旧不堪,无法安身。为此,我向州府呈上报告,想借部使者府宅居住。郡守同情我无家可归,答应借给我住。当年十二月,就撑起倾斜的墙体,把塌了的地方补好,还将听事堂东面的一线长廊辟成房舍,种上两株杉树和上百棵竹子,用作闲休的地方。可是,监盐酒税的工作过去有三名小吏一起做事,我到达筠州后,其中两人正好都被免职离开了,所有事务全托付给我一人了。白天,我就在市场上处理买卖盐酒猪肉征收税务一类的事务,同市人一道评论细小事物,为他人出点力;晚上归来,我已精疲力竭,常常昏昏沉沉地入睡,不知不觉黎明已经到来。到了白天,再去市场履行本职工作,一天到晚不能在所谓“东轩”里面安闲度过时光。每天早出晚归在东轩旁边穿来穿去,回首望它,我未尝不发出“哑然”的笑声。
我年少读书时,曾暗暗奇怪:颜回箪食瓢饮,住在陋巷,连旁人都忍受不了那样一种愁苦,而颜回始终不改变他认为快乐的生活方式。我暗自认为,即使不想当官,但做个守门打更的小吏,至少可以自给自养生活,也不致于对治学有所妨碍,何必弄到这样贫穷、这样自苦的地步呢。等到我来了筠州,在管理盐米事务之间勤来苦去,没有一天的休息。虽然想抛弃世俗,解脱束缚,自由放任于道佛修炼的地方,但是,办一件事,每每遭受阻碍而滞留任上。这样以后,我才懂得颜回为什么甘心贫贱,不肯做一名追求斗米薪俸而糊口的人,确实是因为他害怕对治学有所妨碍啊!可叹啊!有些士大夫,当他们还不懂得高深的道理时,只会沉醉于酒肉,拜倒于财富、权势之下,以财富、子女为重,自以为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快乐。等他遵循规律以求人生之路,才明白花落之后才能收获果实的道理,从从容容地自我享受,全然不管宇宙有多大,以及人生有多大变化,更何况比起那些居于底层的平民百姓呢!所以他们的这种快乐,足以不在乎贫穷饥饿而没有怨恨,即使是王侯公卿的快乐也不能超过它,所以没有德行的人是不能享受的。我正想尽力清除身上的污垢,努力向圣贤学习,自觉有所不足,而想有与颜回差不多的福气,似乎是不可能得到的啊!孔子周游列国,位高时当了鲁司寇,位低时则做乘田、委吏,只要他接触的官职,没有不可以当的。他所做的都是“达者”的事情,不是一般的学者所能企望的。
我既然因罪被贬来到筠州,虽然懂得人身不自由之痛苦,但是监筠州盐酒税之职辞不掉。唯一值得庆幸的是:随着岁月的流逝,世人或许同情我,可怜我,让我回归乡间,去管理先辈的旧房舍产业,即使家徒四壁,我也安心居住下去。有了这样的经历后,再来追寻颜回箪食瓢饮之乐,怀念东轩的生活,优哉游哉地度日,从而忘掉了人生衰老,然而这不是我现在所能奢望的。
元丰三年十二月初八日,眉山人苏辙作记。
本题难度:简单
2、阅读题 【题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送方希则序
欧阳修
庄子以绅笏为柴栅,班固以名声为缰锁。夫官位爵禄,人之所甚欲,彼岂恶之邪?盖将有感云尔。是以君子轻去就,随卷舒,富贵不可诱。故其气浩然,勇过乎贲、育①,毁誉不以屑,其量恬然不见于喜愠。能及是者,达人之节而大方之家乎!
希则茂才入官,三举进士不利,命乎数奇。时不见用,宜其夷然拂衣,师心自往,推否泰以消息,轻寄物之去来,渊乎其大雅之君子,而几类于昔贤者乎!
余自来上都,寓谒舍,穿履金门者,再见春矣。会天子方向儒学,招徕俊良,开贤科,命乡举,而四方之杰赍贡函诣公车者,十百千数。余虽后进晚出,而掎裳摩趺攘臂以游其间,交者固已多矣。晚方得君,倾盖道涂,一笑相乐,形忘乎外,心照乎内,虽濠梁之游不若是也。未几,君召试中台,以枉于有司,夺席见罢。缙绅议者咸伤冤之,君方澹乎冲襟,竟于使人不能窥也。后数日,赍装具舟,泛然东下。以余辱交者,索言以为赠。
夫恢识宇以见乎远,穷倚伏以至于命,此非可为浅见寡闻者道也。希则,达人尔,可一言之。昔公孙尝退归,乡人再推,射策遂第一,更生书数十上,每闻报罢,而终为汉名臣。以希则之资材而沉冥郁堙,岂非天将张之而固翕之邪?不然,何徘徊而若此也?夫良工晚成者器之大,后发先至者骥之良。异日垂光虹,濯发云汉,使诸儒后生企仰而不暇,此固希则褚囊中所畜尔,岂假予说言之哉?觞行酒半,坐者皆欲去,操觚率然,辞不逮意。同年景山、钦之、识之亦赋诗以为别,则祖离道旧之情备之矣,此不复云。
(选自《欧阳修集》,有删改)
[注]①贲、育:传说中两位战国的勇士。
【小题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三举进士不利,命乎数奇数:命运
B.推否泰以消息息:讯息
C.后数日,赍装具舟赍:携带
D.操觚率然,辞不逮意逮:达到
【小题2】下列“为”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
A.庄子以绅笏为柴栅
B.索言以为赠
C.此非可为浅见寡闻者道也
D.同年景山、钦之、识之亦赋诗以为别
【小题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是以君子轻去就,随舒卷,富贵不可诱。(4分)
(2)以希则之资材而沉冥郁堙,岂非天将张之而固翕之邪?(4分)
【小题4】作者在文中对方希则流露出哪些情感态度?请简要概括。(4分)
参考答案:【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
本题解析:【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归根到底就是要能根据上下文的语境推断重要实词的词义,同时最终也要落实到实词的推断上,因而掌握推断的技巧至关重要。因文定义法: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意项。答题时要把实词放 回到原文语境中,结合上下文意思去理解。分析可知,B.息:减少。 &
本题难度:困难
3、阅读题 翻译下面的文言小段。
范式言而有信
范式字巨卿,少游太学,为诸生,与汝南张劭为友。劭字元伯。二人并告归乡里。式谓元伯曰:“后二年当还,将过拜尊亲,见孺子焉。”乃共克期日。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请设馔以候之。母曰:“二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相信之审邪?”对曰:“巨卿信士,必不乖违。”母曰:“若然,当为尔酝酒。”至其日,巨卿果到,升堂拜饮,尽欢而别。
参考答案:范式字巨卿,山阳金张(今山东金山县)人。年轻时在太学求学,成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翻译浅显文言文的能力。必须在掌握文言文翻译的信、达、雅原则和一定技巧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词不离句,句不离段”,加强踩点得分意识,以关键词语、特殊句式为突破口,洞悉得分点。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燕太子丹质于秦,亡归,见秦且灭六国,兵以临易水,恐其祸至。太子丹患之,谓其太傅鞫武曰:“燕、秦不两立,愿太傅幸而图之!”武对曰:“秦地遍天下,威胁韩、魏、赵氏,则易水以北,未有所定也。奈何以见陵之怨,欲批其逆鳞哉?”太子曰:“然则何由?”太傅曰:“请入图之。”
居之有间,樊将军亡秦之燕,太子容之。太傅鞫武谏曰:“不可!夫秦王之暴而积怨于燕,足为寒心,又况闻樊将军之在乎?是委肉当馁虎之蹊,祸必不振矣!虽有管、晏,不能为谋。愿太子急遣樊将军入匈奴,以灭口。请西约三晋,南连齐、楚,北讲于单于,然后乃可图也。”太子丹曰:“太傅之计,旷日弥久,心惛然,恐不能须臾。且非独于此也,夫樊将军困穷于天下,归身于丹,丹终不迫于强秦,而弃所哀怜之交置之匈奴,是丹命固卒之时也。愿太傅更虑之。”鞫武曰:“燕有田光先生者,其智深,其勇沉,可与之谋也。”太子曰:“愿因太傅交于田先生,可乎?”鞫武曰:“敬诺。”
出见田光曰:“愿图国事于先生。”田光曰:“敬奉教。”乃造焉。太子跪而逢迎,却行为道,跪而拂席。田先生坐定,左右无人,太子避席而请曰:“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田光曰:“臣闻骐骥盛壮之时,一日而驰千里,至其衰也,驽马先之。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精已消亡矣。虽然,光不敢以乏国事也。所善荆轲,可使也!”太子曰:“愿因先生得交于荆轲,可乎?”田光曰:“敬诺。”注:骐骥,千里马。驽马,劣马。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燕太子丹质于秦,亡归/亡:逃亡
B.愿太子急遣樊将军入匈奴,以灭口/灭口:杀死
C.太子避席而请/避:离开
D.却行为道,跪而拂席/却:后退
2.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能表现太子丹重视贤士的一组是( )
①终不迫于强秦,而弃所哀怜之交置之匈奴
②避席而请
③心惛然,恐不能须臾
④樊将军亡秦之燕,太子容之
⑤跪而逢迎,却行为道,跪而拂席
⑥愿因先生得交于荆轲,可乎
A.①②④
B.①③⑥
C.②⑤⑥
D.④③⑤
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鞫武认为燕国在西边与韩、赵、魏三国结盟,在南边与齐国和楚国联合,在北边与匈奴单于结交,然后可以想办法对付秦国。
B.太子知道有位田光先生,深谋远虑,勇敢沉着,因此就请他并和他商量国家大事。
C.樊将军从秦国逃到燕国,燕太子接待了他,并拒绝了太傅将他送往匈奴的主张。
D.面对强大的秦国,燕太子希望太傅帮助他,为他出谋划策。太傅向他推荐了田光,田光觉得自己已老,无能为力,就向太子推荐了荆轲。
4.把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樊将军亡秦之燕,太子容之。
译文: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夫樊将军困穷于天下,归身于丹,丹终不迫于强秦,而弃所哀怜之交置之匈奴。
译文: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B
2.C
3.B
4.(1)樊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语言运用题 阅读下面的《论语》和《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
①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② 孟子曰:“君子所以异于忍着,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在孔子、孟子看来,怎样的人可以称为君子?如何才能成为君子?请综合上述材料,用自己的话回答。
?????????????????????????????????????????????????????????????????????????????
?????????????????????????????????????????????????????????????????????????????
?????????????????????????????????????????????????????????????????????????????
?????????????????????????????????????????????????????????????????????????????
参考答案:文质兼备、心存仁礼的人可以称为“君子”。(2分)要成为君子,
本题解析:①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就是文与质兼备。②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君子要有仁有礼。所以答题时要先结合两个材料概括君子的特点。然后再说明君子应如何做。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