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知识点《文言文阅读》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二)

时间:2019-12-28 09:22:01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答吕翌山人书
韩愈
  愈白:惠书责以不能如信陵执辔者。夫信陵,战国公子,欲以取士声势倾天下而然耳。如仆者,自度若世无孔子,不当在弟子之列。以吾子始自山出,有朴茂之美意,恐未砻磨以世事。又自周后文弊,百子为书,各自名家,乱圣人之宗,后生习传,杂而不贯,故设问以观吾子。其已成熟乎,将以为友也;其未成熟乎,将以讲去其非而趋是耳。不如六国公子有市于道者也。
  方今天下入仕,惟以进士、明经及及卿大夫之世耳。其人率皆习熟时俗,工于语言,识形势,善候人主意。故天下靡靡,日入于衰坏,恐不复振起。务欲进足下趋死不顾利害去就之人于朝,以争救之耳;非谓当今公卿间无足下辈文学知识也。不得以信陵比。
  然足下衣破衣,系麻鞋,率然叩吾门;吾待足下,虽未尽宾主之道,不可谓无意者。足下行天下,得此于人益寡。乃遂能责不足于我,此真诚仆所汲汲求者。议虽未中节,其不肯阿曲以事人灼灼明矣。方将坐足下三浴而三熏之,听仆之所为,少安无躁。愈顿首。
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又自周后文——弊:衰坏
B.各自家——名:作动词用,即“称”意思
C.于语言——工:擅长
D.将以讲去其非而趋耳——是:这样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①吾子始自山出     ②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B.①已成熟乎       ②孰能讥之乎
C.①方将坐足下三浴三熏之 ②泉涓涓始流
D.①遂能责不足于我    ②今其智反不能及
3.对下列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自度若世无孔子,不当在弟子之列:自我衡量如果世上没有孔子,就不应当有学生排列眼前。意为没有资格招收学生教授学业。
B.不如六国公子有市于道者也:我不能像六国时候那些贵族公子们那样把道义进行交易买卖。作者把自己与六国公子相比,强调自己交友收徒的目的在于传习圣人之道。
C.议虽未中节,其不肯阿曲以事人者灼灼明矣:吕翌的议论虽然不够恰当,然而能够指责自己的缺失,已可证明不是阿意曲从之流。为此,作者才打算善待他、举荐他。
D.务欲进足下趋死不顾利害去就之人于朝,以争救之耳:我想要极力引进您这样能够无所畏惧、不顾个人得失和仁途进退的人到朝廷上去,来进行斗争和补救时弊罢了。由此可见,作者十分欣赏那些拥有正直独立人格的人,希望他们能够改变官场钻营吹拍、随风靡倒的风气,来稳定时局。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这是写给吕翌山人的一封回信。山人,处在山野之人,指隐士。唐朝不做官的知识分子自称山人的甚多。然而这位吕翌山人想来还是渴望进入仕途的。从这封信中看,吕翌曾经去拜见过韩愈,当是有所求的。
B.韩愈在古文运动中是以乐于提携后进、团结同道著名的,曾和不少人建立师生关系。本文最后作者说要吕翌安心等待,意为准备好好地接待他、举荐他,更可见这种光明磊落的风度。
C.文中就吕翌的不正确看法进行深刻地分析,对腐败的社会风气进行了严厉的批判,大力地标举了正直独立的人格。义正词严而语气婉转恳切,反复抑扬而气势充沛。
D.文中对官场“善候入主意”虽然痛心疾首,但还是可见作者在屡经直言遭祸之后,锐气豪情大大衰减、大不如前。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夫信陵,战国公子,欲以取士声势倾天下而然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非谓当今公卿间是无足下辈文学知识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
  子 贡 问 师 与 商 也 孰 贤 子 曰 师? 也 过 商 也 不 及?曰 然 则 师 愈 与 子?曰 过 犹 不 及。



2、阅读题  阅读选段,完成下面的题。  
  牡丹出丹州、延州,东出青州,南亦出越州,而出洛阳者今为天下第一。洛阳所谓丹州花、延州红、青州红者,皆彼土之尤杰者,然来洛阳,才得备众花之一种,列第不出三已下,不能独立与洛花敌。而越之花以远罕识,不见齿;然虽越人,亦不敢自誉,以与洛阳争高下。是洛阳者,果天下之第一也。
  洛阳亦有黄芍药、绯桃、瑞莲、千叶李、红郁李之类,皆不减它出者,而洛阳人不甚惜,谓之果子花,日某花某花;至牡丹则不名,直日花。其恋谓天下真花独牡丹,其名之著,不假日牡丹而可知也。其爱重之如此。
  说者多言洛阳于三河间,古善地,昔周公以尺寸考日出没,测知寒暑风雨乖与顺于此;此盖天地之中,草木之华得中气之和者多,故独与它方异。予甚以为不然。夫洛阳于周所有之土,四方入贡道里均,乃九州之中,在天地昆仑磅礴之间,未必中也;又况天地之和气,宜遍被四方上下,不宜限其中以自私。
  夫中与和者,有常之气。其推于物也,亦宜为有常之形。物之常者,不甚美亦不甚恶。及元气之病也,美恶隔并而不相和入,故物有极美与极恶者,皆得于气之偏也。花之钟其美,与夫瘿木拥肿之钟其恶,丑好虽异,而得分气之偏病则均。
1.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才得众花之一种 ?备:充当。 ?
B.而越之花以远罕识,不见齿 ?齿:提及、重视。 ?
C.在天地昆仑磅礴之间 ?昆仑磅礴:指山势挺拔。 ?
D.人家治地为塍种之 ?畦:田园中用土埂分成的小块。
2.对下列各句加粗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①皆彼土尤杰者/千叶李、红郁李
②其推物也/说者多言洛阳三河间 ?
A.两个“之”字相同,两个“于”字也相同 ?
B.两个“之”字相同,两个“于”字不相同 ?
C.两个“之”字不相同,两个“于”字相同 ?
D.两个“之”字不相同,两个“于”字也木相同



3、单选题  下列加粗的词语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
A.非人所能为也
B.桀、纣失天下也,失其民也
C.夫然后中国,践天子位焉
D.仁言不如仁声入人深也



4、单选题  下列各项中划线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而吾与子之所共 (适:适应)
B.浩浩乎如虚御风 (冯:通“凭”,乘)
C.感慨之矣 (系:附着)
D.匪我期 (愆:拖延)



5、单选题  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杨子于宋东之逆旅——过:拜访
B.桓公问管仲:“富有乎?”——涯:水边,此为边际
C.必不短褐而舍茅茨之下——衣:穿
D.树易生之物,而不一人者——胜:尽,禁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2/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