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答题技巧《古代诗歌鉴赏》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二)

时间:2019-12-28 09:03:5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5分)
新?晴
刘?攽
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小题1:这首诗写的是哪个季节?是从哪些意象中看出来的? (2分)
小题2:第四句中的“偷”字一作“径”,请联系诗歌,简析这两个字在表情达意上各有什么妙处?(4分)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问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1.对这首诗的诗句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是说出征时是春天。“依依”形容柔弱的柳条随风摇摆不定的样子,似乎是为人送行,又似乎表示挽留。
B.“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是说归来时是冬天。“霏霏”是形容雨和雪下得很大,似乎表示欢迎,又似乎表示冷漠。
C.“行道迟迟”的意思是慢慢地在路上走。
D.“今我来思”一句中的“思”,“载渴载饥”一句中的“载”都是语助词。
2.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诗运用了起兴的手法。
B.前四句运用情景交融的手法,以出征时和归途中所见的不同景色对比,写出了内心的伤悲。
C.这首诗写的是守边战士在归途中的心情,通过诗句,我们可以想象他们守边时的苦况,对从军生活的厌倦,对和平的家庭生活的向往和留恋。
D.“行道迟迟,载渴载饥”两句是直接描写,最后两句是直接抒情,但感情是克制的、平和的,体现了《诗经》“哀而不伤”的特点。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后面的题。(7分)
东阳路旁蚕妇
(宋)翁卷
两鬓樵风一面尘,采桑桑上露沾身。
相逢却道空辛苦,抽得丝来还别人。
田家三咏(其三)
(宋)叶绍翁
抱儿更送田头饭,画鬓浓调灶额烟。
争信春风红袖女,绿杨庭院正秋千。
小题1:这两首诗都以?作为描写对象,均表达了作者对描写对象?的态度。(2分)
小题2:简析这两首诗的表现手法。(5分)
?
?
?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昭君怨
南宋?郑域
道是春来花未,道是雪来香异。竹外一枝斜,野人家。?冷落竹篱茅舍,富贵玉堂琼榭。两地不同栽,一般开。
小题1:本词上阕咏赞的是什么事物?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5分)
小题2:这首词下阕,用了什么手法?表现了什么思想?(4分)



5、阅读题  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答问题(9分)
秋夜曲
张仲素
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
秋思赠远(其一)
王涯
当年只自守空帷, 梦里关山觉别离。
不见乡书传雁足, 唯看新月吐蛾眉。
小题1:两首诗分别是以什么人的口吻来写的?(2分)
小题2:“当年只自守空帷,梦里关山觉别离”包含两重对比,请具体说明。(3分)
小题3:“漫漫轻云露月光”和“唯看新月吐蛾眉”都写到月亮,各有什么作用?(4分)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2/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