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用》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九)

时间:2019-12-28 08:53:21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A.故宫博物馆保存的文物,有不少是吉光片羽,弥足珍贵。
B.与她相处数月以后,大家渐渐了解了她,她虽说口无遮拦,但实话实说,心底光风霁月,也没有人真的跟她生气。
C.他非常专心地写生,以致刮起大风来也不理会。
D.连日来的雾霾天气让北京人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减少使用污染环境的能源,推广使用清洁的可再生能源,是遏制环境恶化,建设美丽北京的正确选择。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解答此题,可结合着词语的具体语境分析,A,吉光片羽,神兽身上的一小块毛皮,比喻残存的古代艺术珍品。B,光风霁月,指雨过天晴时的明净景象,比喻清明的政治局面,也比喻人品高洁,胸襟开阔。C,以致,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此处该用以至。D,遏制,制止,控制。所以选C。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用斜线(/)给文中划浪线的部分短句。(3分)
六月乙卯朔秀与诸营俱进自将步骑千余为前锋去大军四五里而陈


参考答案:六月/乙卯朔/秀与诸营俱进/自将步骑千余为前锋/去大军四五里而陈(“六月/乙卯朔”之间可不断。错一处扣除1分)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美国和英国近日出现了甲型H1N1流感耐药性病例均为免疫系统严重受损者,这表明甲型流感病毒在这部分人群体内易产生抗药性。
B.实行阶梯式店家,一方面是调节用电量,起到节能减排合理用电的目的;另一方面,则是要保证低收入群体用电价格不提高。
C.当代表委员审议和讨论政府工作报告时,他们可能没有想到,中国两会不仅成为国际社会“观察中国内政外交的风向标”,也被认为是“观察2010年国际经济形势的一个重要风向标”。
D.在某种程度上,一部京剧史也是众多艺术流派形成、孕育、涌兴、流布的历史,而传承贯穿着各个流派发生和发展的整个历程。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项,结构混乱,应将“出现”后面的“了”改为“的”。
B项,搭配不当,“起到”和“目的”不能搭配,应将“起到”改为“达到”,或将“目的”改为“作用”。
D项,语序不当,应把“形成”和“孕育”交换位置。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据不完全统计,中国17个省一年征收的“社会抚养费”高达165亿。对于这笔巨额款项的去向,却一直没有得到各省计生或财政部门的说明。
B.要改变城管被“妖魔化”的现状,首先要为城管的职责准确到位,解决地方政府把“烫手山芋”都推给城管,“城管是个筐,啥都往里装”的怪现象。
C.郅都忠于职守,公正清廉,对内不畏强暴,对外威震敌胆。后人对他评价皆很高,将他与廉颇、赵奢、李牧等名将并列,被誉为“战古之将,国之爪牙”。
D.中国军舰险些相撞事件,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也再次证明,在地区外交和安全政策发生显著变化之时,中美亟须在中国周边海域达成新的危机预防方案。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辨析病句首先应熟知病句的类型,最常用的判别方法是划分句子结构成分,先看主谓宾,再看定状补,判断句子是否存在成分残缺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序不当等问题。如果结构上没有问题,可从逻辑意义上分析,看是否有表意不明、句意关系不当等问题。还有一个简捷的方法便是借助标志法,比如,如果句中出现关联词,可从关联词的搭配、语序、逻辑等三个方面考虑;如果出现介词,可从主语残缺、中途易辙、主客颠倒等角度考虑。A项介词滥用,应去掉“对于”;B项搭配不当,“解决”与“现象”搭配不当;C项成分残缺,应在“被誉为”前加“他”,或将“被誉为”改为“称他为”。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谦辞和敬辞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A.老师,真想不到您能亲自来寒舍,还送来了大作,令蓬荜生辉啊!
B.我希望您能将令嫒引荐给我们,我们真需要她。
C.家慈外出了,但他让我留您盘桓几日。
D.这个活动只要有您鼎力相助,一定能成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家慈,谦辞,对人称自己的母亲,与语境中的“他”不符;蓬荜生辉,谦辞,表示由于别人到自己家里来或张挂别人题赠的字画而使贫家增添光辉;令嫒,敬辞,称对方女儿;鼎力,敬辞,大力,表示请托或感谢时用。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