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用》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十)

时间:2019-12-28 08:53:21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A.影 qiàn袅nuó意 qiè蓊郁郁wěng
B.平zè落ruǐ见 piē情不自jīn
C.死 kè荷jì侘zhǐ兴夜寐sù
D.伶pīng呦yōu吐极泰来pǐ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傺 chì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
A.桀(ào)伤(chuāng)漫(sù )逆(wǔ)
B.长(gāo)目(cì )梦(è)作(yī)
C.刀(zǔ)血(dié)浸(zé )客(shí)
D.临(lì )青(xíng)玉(mèi)肩(zhì)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B“目眦”应读“zì”;C“浸渍”应读“zì”,“飨客”应读“xiǎng”;D“青荇”应读“xìng ”,“玉玦”应读“jué”。本题着重考查了形声字的读音,除创是多音字外,骜、溯、忤、篙、眦、噩、揖、俎、喋、渍、飨、莅、荇、玦、彘均是易误读形声字。备考要特别关注多音字与易误读形声字。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面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近几年来,他注重提高史学修养,浏览:《二十四史》《资治通鉴》《战国策》等;注重提高文学修养,阅读:《楚辞》《诗经》《文化苦旅》等。
B.毛泽东有两句诗:“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我从中感受到共产党人的大无畏精神。
C.今天晚上指挥演奏《黄河大合唱》,他着装潇洒,神态从容;眼光、手势配合和谐:好一派指挥家的风度。
D.大量事实证明:爱国主义教育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要经常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项中的两个冒号应删,B项冒号改逗号,D项中冒号不能管到句末,冒号改逗号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由冯小刚执导的《唐山大地震》讲述了一个普通纺织女工在震后32年间克服重重困难,将孩子养大成人,这既是一部灾难片,又是一部描写中国人亲情和家族观念的情感史诗。
B.2010年广州亚运会火炬传递暨火炬点燃活动启动仪式于10月12日在北京举行。亚运会火炬从北京出发,在哈尔滨、长春、山东省海阳市以及广东省内21个地级以上城市传递。
C.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副所长贾宇写文章批驳了日本所谓的“无主地先占”和“时效取得”钓鱼岛主权说,指出:日美协定也不能赋予日本对钓鱼岛的主权。
D.最早来的是小康和一位姓石的姑娘,很年轻,二十二三岁的模样,长得白净、娇小、好看,撑着伞,带我们看翠湖。


参考答案:C(A,成分残缺,缺宾语中心词,应在“成人”后加“的故事” B.逻辑错误,应为“火炬点燃暨火炬传递”D.表意不明,“很年轻,二十二三岁的模样,长得白净、娇小、好看,撑着伞,带我们看翠湖”的主语不明)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奥巴马带着马丁·路德·金的“梦想”入主白宫时信誓旦旦,要把国家从战争、经济衰退的泥沼中拯救出来,要彻底改变美国。
B.在看到近六成女大学生愿嫁“富二代”时,既不必义愤填膺,同时也不能不当回事儿,要看到这种选择倾向背后的社会问题。
C.据报载,某市专门制定幼小衔接课程方案,幼儿园大班孩子的午睡逐渐减少半个小时,以更好地实现幼儿园与小学教育的“无缝衔接”。专家认为,这种揠苗助长行为带来的后果是极为可怕的。
D.当下置身危机中的美国金融机构、制造企业和民众,已如竭泽而渔,是否有足够耐心等待奥巴马激西江之水而来,值得打上一个问号。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D (A项,“信誓旦旦”,誓言说得真实可信。B项,“义愤填膺”,发于正义的愤懑充满胸中。C项,揠苗助长: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 而坏事。D项,竭泽而渔:放干了池水捕鱼,比喻贪图眼前利益,不留余地,不 顾长远利益。此处应用“涸辙之鲋”。)
点评:成语题的答题技巧: 第一,逐字解释成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 第二,体会成语的感情色彩; 第三,要注意成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 第四,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 第五,四个选项权衡比较,选出认为最符合要求的。 一般是选择正确的一项,但也得注意是不是选择不正确的一项。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