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28 08:31:30
1、阅读题 阅读下列的元曲,然后回答问题。(7分)
〔双调〕水仙子·咏江南
张养浩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里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
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爱杀江南。
【注释】芰:菱角。飐:因风而颤动、飘扬。
小题1:此小令的前五句描写了哪些意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分)
小题2:请赏析此小令在写景上的表现手法。(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此小令描写了烟水、晴岚、人家、画檐、芰荷、沙鸥、香风、珠帘这些富有江南水乡特色的意象(答对四种意象就给2分)。表达了作者闲适自得的心态和对江南美景的赞叹之情(答对一种感情即可给1分)。
小题2:此小令在写景的表现手法上灵活多变,①远近结合,开笔瞭望大江远山,逐渐由远入近写到两岸人家,池塘芰荷,沙洲水禽;(手法1分,分析1分)②动静结合,流水生烟,山岚耸翠,一动一静;画檐芰荷,安静恬淡,而沙鸥在舞,珠帘在卷,在宁静之中显出一派生机(手法1分,分析1分)。
本题解析:
小题1:题中的“意象”既包括景,也包括物,还包括人。此题要求从小令的前五句中筛选描写的意象,就需认真审读前五句。第一句有烟水和晴岚,第二句有人家和画檐,第三句有芰荷,第四句中有沙鸥,第五句中有香风和珠帘。作者有心情将这些景象一一在五句话中描写出来,可见作者的闲适心态和赞美之情。
小题2:回答关于表现手法的问题,得把握有关表现手法的一些常见术语,除有关修辞的外,还有虚实相生、远近结合、动静得宜、托物言志、有声有色等等。本题可从诗中意象的不同特点考虑,比如远和近的关系、动和静的关系等。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写?情
(唐)李益
水纹珍簟思悠悠,
千里佳期一夕休。
从此无心爱良夜,
任他明月下西楼。
注:簟,竹席。
小题1:
本诗题为写情,请结合诗句谈谈全诗抒写了怎样的情感?(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
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请举出一种并作赏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小题1:
期待已久的约会因女方的变心而告吹,主人公躺在珍贵华美的竹席上,思绪万千,夜不能寐,甚至对未来生活也心灰意冷。(2分)全诗抒写了主人公与恋人失约后孤独痛苦的心情。(2分)4分
小题1:
①反衬手法,以美景衬哀情。(1分)溶溶月色、灿灿星光的良夜对一个痛苦的失恋者来说,不但不能引起美感,反觉愁苦烦乱,以乐写哀,倍增其哀。(3分)②虚拟(想象)手法,(1分)三四句预设了未来的情景,今后再美的良宵胜景也引不起观赏的情趣,(1分)表现了主人公失恋后的心灰意懒,也表现了他任性赌气的个性特点。(2分)(答出其中一种手法即可,其他合理答案,也可酌情给分)4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4题。
上阳白发人
白居易
上阳人,红颜暗老白发断。
绿衣监使守宫门,一闭上阳多少春。
玄宗末岁初选入,入时十六今六十。
同时采择百余人,零落年深残此身。
忆昔吞悲别亲族,扶入车中不教哭;
皆云入内便承恩,脸似芙蓉胸似玉。
未容君王得见面,已被杨妃遥侧目。
妒令潜配上阳宫,一生遂向空房宿。
宿空房,秋夜长,夜长无寐天不明;
耿耿残灯背壁影,萧萧暗雨打窗声。
春日迟,日迟独坐天难暮;
宫茑百啭愁厌闻,梁燕双栖老休妨。
莺归燕去长悄然,春往秋来不记年。
惟向深宫望明月,东西四五百加圆。
今日宫中年最老,大家遥赐尚书号。
小头鞋履窄衣裳,青黛点眉眉细长;
外人不见见应笑,天宝末年时世妆。
上阳人,苦最多。
少亦苦,老亦苦,少苦老苦两如何?
君不见昔时吕向《美人赋》;
又不见今日上阳白发歌!
注:这是白居易《新乐府》五十首中的第七首,是一首著名的政治讽谕诗。诗的标题下,作者注云:“怨旷也。”古时,称成年无夫之女为怨女,成年而无妻之男为旷夫。这里“怨旷”并举,实际写的是怨女,是指被幽禁在宫廷中的可怜女子。原诗前另一小序说:“天宝五载以后,杨贵妃专宠,后宫人无复进幸矣。六宫有美色者,辄置别所,上阳是其一也。贞元中尚存焉。”上阳,指当时东都洛阳的皇帝行宫上阳宫。
小题1:
选出对加线字词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同时采择百余人采择:挑选
B.已被杨妃遥侧目侧目:怒目:怒恨貌
C.耿耿残灯背壁影耿耿:明亮
D.大家遥赐尚书号大家:大伙儿
小题2:
选出对下列各句意思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红颜暗老白发断——青春的容颜在不知不觉中消逝,又生出了许多白发。
B.零落年深残此身——很多年过去了,她们都已春花秋草般的凋零殆尽了,活在世上的只剩下她一个人了。
C.妒令潜配上阳宫——被当时专宠的杨贵妃嫉妒,缠着皇帝把她发配给上阳宫。
D.梁燕双栖老休妒——因为幽闭深宫,青春已逝,所以虽见梁燕双栖而不再羡妒。
小题3:
下列对诗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八句,以简洁的素描,勾勒出上阳宫豪华、热闹的环境和老宫女十分悲苦的身世。
B.“忆昔”以下八句,转入对往事的追亿,重现一个如花似玉的少女,被胁迫离家入宫后又被打入冷宫的悲惨遭遇。
C.“秋夜长”、“春日迟”两节,以两个具体场景,极写上阳女子一生被幽禁的凄怨生活。
D.“今日宫中”以下六句,在淋漓尽致地抒发了寂寞苦闷的心情之后,诗中主人公人以貌似轻松的口吻,对自己被封赏和妆束发出了嘲笑。
小题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没有一般化的罗列所谓“后宫人”的种种遭遇,而是选取了一相终生被禁锢的宫女作为典型,写了她的青年、中年和暮年,写出了她的希望和绝望。
B.作者以情景交融的手法和秋夜:秋风、暗雨,残灯,空房,长夜不眠,形影相吊。环境的凄凉、冷落与主人公内心的寂寞、孤苦融合在一起,制造出一种浓郁的悲剧气氛。
C.诗的尾声部分,用感叹的情调和讽谕的语词,写出了诗人的一片侧隐胸怀和“救济人病,裨补时阙”的社会理想,显示出诗人“惟歌生民病,愿得天下知”的良苦用心。
D.这首诗,语言通俗浅易,具有民歌的风调。它采用“三七”的句式,和顶针等句法,音韵转换灵活,长短句错落有致。诗中熔叙事抒情、写景、议论手于一炉,很有感染力。
参考答案:
小题:
D
小题:
D
小题:
C
小题:
A
本题解析:
小题:
大家:皇帝)
小题:
“潜配”意为瞒皇帝暗中发配)
小题:
“豪华热闹”的环境不对。绿衣监使严密监守下宫门一闭多少春的上阳宫,环境是死寂的)
小题:
不写其青年和中年,而是写她的垂暮之年,不写她的希望,而是写她的绝望之情)
本题难度:简单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
更漏子
毛文锡
春夜阑,春恨切,花外子规啼月。人不见,梦难凭,红纱一点灯。 偏怨别,是芳节,庭下丁香千千结。宵雾散,晓霞晖,梁间双飞燕。
(1)请简要概括这首词的内容。
(2)请举例分析作者是通过怎样的表现手法表达情感的。
参考答案:(1)闺中少妇,思念远别的亲人,通宵不寐,直达天明。
(2)通过景物描写来抒发情感是这首词在表现情感方面的最大特点。这首词中的景物,不只是作为一般春天的景物用以渲染春天的气氛,有些景物(如子规、孤灯、丁香、双燕等)还作为意象,用以表达离别情绪和春思春愁。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马嵬? [清]袁枚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1).作者在《随园诗话》中说赋此诗是“借古人往事,抒自己之怀抱”。这首诗“借古人往事”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作简要分析。(3分)
(2).这首诗最主要的表达技巧是什么?请作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1) “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作者强调广大百姓的苦难远非帝妃悲剧可比,从而表现了关心民众疾苦、同情平民百姓的思想感情。
(2).这首诗用了对比(映衬)的表达技巧,将《长恨歌》所描写的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与《石壕吏》所表现的普通百姓遭受徭役离乱而家破人亡的苦难作了尖锐的对比。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