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古代诗歌鉴赏》考点特训(2019年冲刺版)(三)

时间:2019-12-28 08:31:3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散曲,完成下面的题。
[双调]大德歌春
关汉卿
  子规①啼,不如归,道是春归人未归。几日添憔悴,虚飘飘柳絮飞。一春鱼雁②无消息,则见双燕斗③衔泥。
注:①子规,又名杜鹃。古人认为它的啼声好像在叫“不如归去”。②鱼雁,喻书信。③斗,竞相,争着。
1.对这首小令分析得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这首小令以子规鸟的啼叫起兴,接着抓住春季有特征性的景物,含蓄地表现闺中少妇绵绵不断的相思。 ?
B.“几日”两句,先从外形上描述少妇的愁苦,然后从内部揭示少妇心灵上的创伤。
C.结尾不说少妇如何思念远行人,而写双燕为筑巢而比赛衔泥,这更能反衬她的孤独、寂寞和痛苦。
D.这是一支思妇闺怨曲。全曲紧紧围绕一个“春”字,用典雅而通俗的语言,从各个侧面突出了.“少妇的思念。
2.“虚飘飘柳絮飞”一句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参考答案:1.A
2.“虚飘飘柳絮飞”运用了寓情于景和比喻的手法。表面写的是景,实际借喻少妇的心理状态。情侣在外是凶、是吉、是祸、是福都不得而知,不能不令人担心,因而心绪不定,正如虚飘飘的柳絮,无所适从。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鹧鸪天
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注]这首词是苏轼谪居黄州时所作。红蕖,红荷花的别名。
(1)词的上片写景。你认为这首词写景的优胜之处主要表现在哪里?请就其中一个方面作简要分析。(4分)
(2)最后两句“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画龙点睛,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感慨?请谈谈你的理解。(4分)


参考答案:
(1)开放性题目,只要能够从一个方面简要分析,有理有据则可。(3分)示例:①描写景物生动活泼,层次分明。先由远到近:远景(林断、山明),描写远处林尽头,高山清晰可见;近景(竹隐墙、乱蝉、衰草),描写翠竹遮隐着墙头,小池塘旁长满枯草,蝉声四起。再由上而下地写景:上写白鸟在空中翻飞,下写红水,散发着幽微的清香。②写景动静结合,形象逼真。词中写林、竹、山是静景,但用了动词和开断、明、隐,使这些静景顿时栩栩如生;写动景乱蝉、翻空白鸟,通过这种动静结合方式,生动地描写出一幅夏末秋初美丽的图景。③写景有声、有色、有得,相映成趣。乱蝉描写雨后蝉的鸣叫;翻空白鸟与水红蕖,红白相映,色彩鲜明;细细香写出荷花散发出的淡淡清香。(此外,还可以从炼字、修辞、寓情于景等方面去分析,只要有理有据则可)(2)词中的景物都是“昨夜三更雨”后作者乘凉出游时的所见所闻,从表面看,似乎是作者感谢天公的深情厚意,使得自己度过了凉爽的一天。其实从“又”“浮生”等中隐隐可见作者被贬黄州后无所事事,得过且过,日复一日消磨岁月的无可奈何的失落情绪。(意思对即可4分)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7分)
念奴娇
黄庭坚①
八月十七日,同诸生步自永安城楼,过张宽夫园待月。偶有名酒,因以金荷②酌众客。客有孙彦立,善吹笛。援笔作乐府长短句,文不加点。
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桂影③扶疏,谁便道,今夕清辉不足??万里青天,姮娥何处?驾此一轮玉。寒光零落,为谁偏照醽醁④??年少从我追游,晚凉幽径,绕张园森木。?共倒金荷,家万里,难得尊前相属。老子⑤平生,江南江北,最爱临风笛。?孙郎微笑,坐来声喷霜竹⑥。
[注释] ①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诗与苏轼并称“苏黄”,词与秦观齐名。但多次遭贬,最后死于西南贬所。 ②金荷:以金制成的荷叶杯。  ③桂影:相传月中有桂树,因称月中阴影为桂影。④醽醁(líng lù):酒名。⑤老子:作者自指。⑥霜竹:指笛子。
(1)本词上阙先描写断虹高挂,秋空明净,山染新绿,后想象嫦娥驾月,这是采用了?表现手法。(2分)?
(2)《宋史》记载“庭坚泊然不以迁谪介意”,这首词正是他豪迈乐观精神的生动写照。请结合全词分析作者是如何表现这种情怀的。(5分)
答:?
?


参考答案:(1)虚实结合(或虚实相生)?
(2)①融情于景(或情景交融,或以景衬情)。(1分)本词上阙通过选用“断虹”、“秋空”、“万里青天”、明月等巨大而色彩鲜明的意象,描绘明净、壮阔的仲秋景象,衬托诗人豪迈快意的情怀。(1分)②融情于事。(1分)在下阙,作者叙说自己“家万里”“平生”“江南江北”,自然流露怀才不遇,到处漂泊的身世之感;但仍然带领年轻人赏月喝酒,“最爱临风笛”,从而先抑后扬,(1分)更突出词人处逆境而不颓唐的豪迈乐观情怀。(1分)


本题解析:(1)结合诗歌分析,专业术语要准确。
(2)明确答题步骤,一:写出表现手法,二:通过诗歌内容结合表现手法描述,三;结合作者情感表达。


本题难度:简单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题目。(5分)
山居秋暝?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小题1:诗中的颔联和颈联描绘了四幅图画,请简要概括,并说明它们的特点。(3分)
小题2:尾联语出《楚辞·招隐士》:“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作者借此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情感?(2分)


参考答案:
小题1:?松间朗照图,石上清流图,浣女晚归图 ,渔舟轻下图。纯洁、清幽、淳朴、闲适。(意对即可,图2分,特点1分)
小题2:?原诗是说王孙公子快回来吧,山中不可以久留,作者在这里反其意而用之,秋景亦好,山中可以久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物的喜爱之情。


本题解析:
小题1:概括诗歌颔联和颈联描绘的图画,要从每联所选的意象入手,抓住主要意象“明月”“清泉”“浣女”“渔舟”,再配以相关动词“照”“流”“归”“下”,写成“××××图”的格式。其中“××××”可以选用“时地+景物”式,也可以选用“人物+事件”式,但基本原则是用诗句中有关时地景物或时地人事的词语。概括画面的特点一般要求用形容词,如清丽、俊美、凝重、沉郁、压抑、雄浑、壮美、旷远、凄美、闲适等词语。
小题2:最后一句为点睛之笔,联系上面的诗句,山中春芳歇尽,王孙公子不可久留,但纯洁、优美的山间秋景,自然可以让诗人久留,所以作者在这里反其意而用之,秋景很好,山中可以久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物的喜爱之情。


本题难度:简单



5、阅读题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小题。(8分)
数?日
赵师秀
数日秋风欺病夫,尽吹黄叶下庭芜。
林疏放得遥山出,又被云遮一半无。
野?望
翁?卷
一天秋色冷晴湾,无数峰峦远近间。
闲上山来看野水,忽于水底见青山。
小题1:两首诗都写秋景,流露出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4分)
小题2:赵师秀和翁卷都是当时有名的苦吟诗人,两首诗的末两句均令人拍案叫绝,请任选其一,结合诗句内容赏析其妙处。(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感情的不同之处:赵诗所抒发的感情,由病体经受秋风、见到黄叶遍地而悲苦,到看见疏林秋山、白云飞来而欣喜,是悲喜交织、由悲而喜; 翁诗自始至终都是以闲适的心态在欣赏秋景,抒发赞赏喜悦的感情。(每点2分,共4分)
小题1:示例:赵诗末两句,写树林稀疏,远山刚呈现出它的雄姿,却又被飞来的云遮去
了一半。一“放”一“出”一“遮”,三个动词做动态化的描写,把树山云都写得神采飞扬,
显现出淡远清幽的意境,显得冲谈而清奇,一改前面悲苦的情调。(分析“放”字的拟人手
法,“疏”与“遮”前后对照映衬也可)(诗意2分,手法分析2分,共4分)
翁诗末两句,写诗人登山看水,却在水里看见了青山的影子。从诗人的视角的变化,写出登山看水却又于水中见山的体验,写出山的青翠水的澄澈,表达一种理趣,表现了诗人的闲情逸兴。(分析“忽”“闲”“见”也可)(诗意2分,手法分析2分,共4分)


本题解析:小题1:不同之处:病体经受秋风,又见“无边落木萧萧下”,本令人感到非常凄凉悲怆,何况它又洒满了荒芜的庭院,可是诗人却从中看到了另一面,叶落林疏,远山顿现,不禁给人以惊喜,由悲而喜;《野望》描写的是作者闲来无事去看秋景,本是想随便看看,却看到一番秋的美景,有喜出望外、意想不到之情。
小题2:赵诗末两句,写树林稀疏,远山刚呈现出它的雄姿,却又被飞来的云遮去
了一半。运用了拟人手法, “林”仿佛像人一样,似乎是拉开用叶子做的帷幕,“放”出远山。一“放”一“出”一“遮”,三个动词做动态化的描写,把树山云都写得神采飞扬,既富诗情,又富画意,一改前面悲苦的情调。
翁诗末两句,写诗人登山是为了看水,而在水里却看见了青山的影子。诗人先以上山看水作铺垫,顺理成章地想,下一句应是写水,但诗人却偏偏没有写水,还是回到写山上来,实在出乎读者之意料之外。“水底见青山”五字中将水之清、山之翠都包含进去了。一“忽”字,便令这层意思特别明显,这本应是诗人在此诗中想呈现给读者的主要意象,并巧妙地把它安排在最显眼、最突出的位置上,给读者留下了极深的印象,表现了诗人的闲情逸兴。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