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古代诗歌鉴赏》考点特训(2019年冲刺版)(二)

时间:2019-12-28 08:31:3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散曲,完成下面的题。
[双调]大德歌春
关汉卿
  子规①啼,不如归,道是春归人未归。几日添憔悴,虚飘飘柳絮飞。一春鱼雁②无消息,则见双燕斗③衔泥。
注:①子规,又名杜鹃。古人认为它的啼声好像在叫“不如归去”。②鱼雁,喻书信。③斗,竞相,争着。
1.对这首小令分析得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这首小令以子规鸟的啼叫起兴,接着抓住春季有特征性的景物,含蓄地表现闺中少妇绵绵不断的相思。 ?
B.“几日”两句,先从外形上描述少妇的愁苦,然后从内部揭示少妇心灵上的创伤。
C.结尾不说少妇如何思念远行人,而写双燕为筑巢而比赛衔泥,这更能反衬她的孤独、寂寞和痛苦。
D.这是一支思妇闺怨曲。全曲紧紧围绕一个“春”字,用典雅而通俗的语言,从各个侧面突出了.“少妇的思念。
2.“虚飘飘柳絮飞”一句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2、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鹧鸪天
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注]这首词是苏轼谪居黄州时所作。红蕖,红荷花的别名。
(1)词的上片写景。你认为这首词写景的优胜之处主要表现在哪里?请就其中一个方面作简要分析。(4分)
(2)最后两句“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画龙点睛,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感慨?请谈谈你的理解。(4分)



3、阅读题  .阅读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7分)
念奴娇
黄庭坚①
八月十七日,同诸生步自永安城楼,过张宽夫园待月。偶有名酒,因以金荷②酌众客。客有孙彦立,善吹笛。援笔作乐府长短句,文不加点。
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桂影③扶疏,谁便道,今夕清辉不足??万里青天,姮娥何处?驾此一轮玉。寒光零落,为谁偏照醽醁④??年少从我追游,晚凉幽径,绕张园森木。?共倒金荷,家万里,难得尊前相属。老子⑤平生,江南江北,最爱临风笛。?孙郎微笑,坐来声喷霜竹⑥。
[注释] ①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诗与苏轼并称“苏黄”,词与秦观齐名。但多次遭贬,最后死于西南贬所。 ②金荷:以金制成的荷叶杯。  ③桂影:相传月中有桂树,因称月中阴影为桂影。④醽醁(líng lù):酒名。⑤老子:作者自指。⑥霜竹:指笛子。
(1)本词上阙先描写断虹高挂,秋空明净,山染新绿,后想象嫦娥驾月,这是采用了?表现手法。(2分)?
(2)《宋史》记载“庭坚泊然不以迁谪介意”,这首词正是他豪迈乐观精神的生动写照。请结合全词分析作者是如何表现这种情怀的。(5分)
答:?
?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题目。(5分)
山居秋暝?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小题1:诗中的颔联和颈联描绘了四幅图画,请简要概括,并说明它们的特点。(3分)
小题2:尾联语出《楚辞·招隐士》:“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作者借此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情感?(2分)



5、阅读题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小题。(8分)
数?日
赵师秀
数日秋风欺病夫,尽吹黄叶下庭芜。
林疏放得遥山出,又被云遮一半无。
野?望
翁?卷
一天秋色冷晴湾,无数峰峦远近间。
闲上山来看野水,忽于水底见青山。
小题1:两首诗都写秋景,流露出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4分)
小题2:赵师秀和翁卷都是当时有名的苦吟诗人,两首诗的末两句均令人拍案叫绝,请任选其一,结合诗句内容赏析其妙处。(4分)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2/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