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28 08:24:31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幽居初夏
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注]箨龙,就是笋。木笔,又名辛夷花。两者都是初夏常见之物。
(1)全诗紧紧围绕“幽居初夏”四字展开,四字中又着重写了一个“幽”字。试分析作者是如何突出“幽”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简要分析本诗抒发了作者哪些复杂的思想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 )以静写幽,通过“野径”“水满”“草深”等静物描写表现了环境之幽静、初夏景色之幽美;以动衬幽,通过描写白鹭安详不惊和蛙的叫声渲染出环境的幽静。
(2 )前六句通过写幽静的初夏景色,表现了诗人闲适的心情;后两句的“叹息”,则表明了诗人因往日旧交零落而产生的寂寞惘然之感。(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关于《蜀道难》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
[?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问题。
踏莎行 雪中看梅花
(元)王旭
两种风流,一家制作。雪花全似梅花萼①。细看不是雪无香,天风吹得香零落。
虽是一般,惟高一着。雪花不似梅花薄。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随意穿帘幕。
[注]①萼:花萼。这里指花瓣。
1.词中的“两种”指的是__________,“一家”指的是____________。
2.指出这首词的写作手法并简析作者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梅花与雪花 大自然
2.手法:对比(反衬)。情感:对梅与雪的品格有所褒贬,突出了对梅花的喜爱和赞赏之情。(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西江月·遣兴?辛弃疾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
(1)首句“醉里且贪欢笑”中的“欢笑”前加一“且”字,分析其好处。
(2)全词三见“醉”字,这“醉”中隐含着词人怎样的情感?
参考答案:(1)“旦”有“暂且”之意,暂且欢笑,实则流露出“欢笑”背后的愁苦。(2)显然是借酒浇愁,醉中隐含着太多的悲愤、辛酸和无奈。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列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
捣练子·夜如年
贺 铸
斜月下,北风前,万杵千砧捣欲穿。
不为捣衣勤不睡,破除今夜夜如年。
(1)“斜月下,北风前”两句在全词中起到什么作用?(3分)
?
?
?
(2)这首词刻画了怎样的形象?请作简要分析。(4分)
?
?
参考答案:(1)(3 分)①词的前两句渲染了一种冷清暗淡的气氛;②烘托了思妇凄苦的心境。
(2)(4分)本词通过对人物心理和动作描写,形象生动地刻画出捣衣思人,寂寞难耐的思妇形象①“捣欲穿”巧妙地把捣衣人的动作和人物心理紧密联系, “万杵千砧”写出反复等待之苦;②“不为捣衣勤不睡,破除今夜夜如年”两句让思妇自吐胸臆——捣衣是为了宣泄内心的痛苦,挨过不眠的长夜。刻画出思妇彻夜难眠、寂寞难耐的悲苦情状。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