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文言文阅读》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九)

时间:2019-12-28 08:00:2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魏兰根,巨鹿下曲阳人也。兰根身长八尺,仪貌奇伟,泛览群书,机警有识悟。起家北海王国侍郎。丁母忧,居丧有孝称。将葬常山郡境,先有董卓祠,祠有柏树。兰根以卓凶逆无道,不应遗祠至今,乃伐柏以为椁材。人或劝之不伐,兰根尽取之,了无疑惧。遭父丧,庐于墓侧,负土成坟,忧毁殆于灭性。出除本郡太守,并有当官之能。
正光末,尚书令李崇为本郡都督,率众讨茹茹,以兰根为长史。因说崇曰:“缘边诸镇,控摄长远。昔时初置,地广人稀,或征发中原强宗子弟,或国之肺腑,寄以爪牙。宜改镇立州,分置郡县,凡是府户,悉免为民,入仕次叙,一准其旧,文武兼用,威恩并施。此计若行,国家庶无北顾之虑矣。”崇以奏闻,事寝不报。
孝昌初,转岐州刺史。从行台萧宝寅讨破宛川,俘其民人为奴婢,以美女十人赏兰根。兰根辞曰:“此县界于强虏,皇威未接,无所适从,故成背叛。今当寒者衣之,饥者食之,奈何将充仆隶乎?”尽以归其父兄。朝廷以兰根得西土人心,加持节、假平西将军。寻入拜光禄大夫。
庄帝之将诛尔朱荣也,兰根闻其计,遂密告尔朱世隆。荣死,兰根恐庄帝知之,忧惧不知所出。时应诏王道习见信于庄帝,兰根乃托附之,求得在外立功。道习为启闻,乃以兰根为河北行台,于定州率募乡曲,欲防井陉。时尔朱荣将侯深自范阳趣中山,兰根与战,大败,走依渤海高乾。属乾兄弟举义,因在其中。高祖至,以兰根宿望,深礼遇之。及高祖将入洛阳,遣兰根先至京师。时废立未决,令兰根观察魏前废帝。帝神采高明,兰根恐于后难测,遂与高乾兄弟及黄门崔?固请于高祖,言废帝本是胡贼所推,今若仍立,于理不允。高祖不得已,遂立武帝。废帝素有德业,而为兰根等构毁,深为时论所非。兰根虽以功名自立,然善附会,出处之际,多以计数为先,是以不为清论所许。?
(选自《北齐书·魏兰根传》)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忧毁于灭性殆:几乎
B.控长远摄:控制
C.事不报寝:平息
D.深礼之遇:对待
小题2: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魏兰根“机警有识悟”的一组是 (3分)
①庐于墓侧,负土成坟?②宜改镇立州,分置郡县
③文武兼用,威恩并施?④尽以归其父兄
⑤遂密告尔朱世隆?⑥走依渤海高乾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①⑤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魏兰根准备在常山郡安葬母亲,但那里先建有董卓祠堂,他认为董卓是叛逆,于是不顾他人劝阻,坚决砍伐了董卓祠堂的柏树为母亲做了棺木。
B.将军萧宝寅攻破宛州时,将俘获的十个美女送给了魏兰根,兰根认为这里的百姓是无奈从匪,应该慰问安抚,就把十个美女送还其家。
C.魏兰根曾经将孝庄帝要诛杀尔朱荣的消息密报给尔朱世隆,结果尔朱荣被杀后,他因怕此事被孝庄帝知道,就忧虑畏惧想不出什么办法来。
D.在拥立废帝这件事上,魏兰根表现出精于算计的一面。他为了讨好巴结高祖,而说废帝不当立,最终使很有德才的废帝未能即位。
小题4:把文言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今当寒者衣之,饥者食之,奈何将充仆隶乎?(5分)
(2)废帝素有德业,而为兰根等构毁,深为时论所非。(5分)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1:B
小题1:D
小题1:(1)现在应该给寒冷的人衣服穿,给饥饿的人食物吃,为什么要把他们充做奴仆呢?
(2)废帝向来有功德业绩,却被兰根等陷害诋毁,(兰根)很被当时的议论否定(或“非议”)。


本题解析:
小题1:寝:息,止,有扣住不发之意
小题1:①表明魏兰根尽孝;⑤是表现魏兰根“多以计数为先”的;⑥是失败后的无奈之为。
小题1:主要是“帝神采高明,兰根恐于后难测”,所以阻止废帝即位。
小题1:(1)译出大意给2分,“衣”、“食”、“奈何”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2译出大意给2分,“素”、“构毁”、“非”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魏兰根,是巨鹿下曲阳人,兰根身长八尺,仪表堂堂,博览群书,机智敏锐,有见识,悟性高。离家出仕,任北海王国侍郎。母亲去世,守丧时以恪守孝道出名。他将要把母亲葬在常山郡内,常山郡原先有董卓的祠堂,祠堂旁边植有柏树,兰根认为董卓是汉代凶恶的叛逆之人,不行正道,不应该把他的祠堂保留到今天,就砍倒了柏树,为母亲做棺木。有人劝他不要砍,而兰根却全把柏树砍倒用做棺木材料了,毫无疑心畏惧。他的父去世时,他结草棚陪伴在墓旁守孝,背来土垒成坟,哀毁过度,几近于丧失性命。又出朝为官任本郡太守,并显示了当官的才能。
正光末年,尚书令李崇被任命为本郡都督,统帅军队讨伐茹茹,用兰根作长史。他趁机劝说李崇:“边境各镇控制的地方很长很远。过去刚设置时,地广人稀,将领等有的是从中原征调来的大姓子弟,有的是朝廷大臣安排的爪牙。现在应该将镇改为州,分别设置郡县。凡是府户,都免为平民,做官的顺序,一律按过去的规定,文武兼用,恩威并施。这个办法若能实行,国家大概就没有北顾的忧虑了。”李崇把兰根的建议奏报朝廷,征讨的事就被压了下来。
北齐魏孝明帝孝昌初年,兰根转任岐州刺史,跟随行台萧宝寅,讨伐攻破宛州(今河南省),萧宝寅把俘虏来的人当作奴婢,并把十个美女赏给魏兰根,兰根推辞说:“宛州县处于盗匪横行地段,朝廷的威势未达到这里,老百姓无所适从,因而被迫背叛。现在应该给寒冷的人衣服穿,给饥饿的人食物吃,为什么要把他们充做奴仆呢?”于是派人将十位美女一一送回家团聚。朝廷因为兰根深得西部百姓爱戴,加封他为持节、代理平西将军。不久又被授予光禄大夫。
北齐庄孝帝准备诛杀尔朱荣,兰根听到了这个消息,就把这个消息密告给尔朱世隆。尔朱荣被杀死后,兰根担心庄孝帝知道这件事,忧虑害怕想不出办法来,当时,应诏王道习被孝庄帝信任,兰根便托他说情,请求率兵外出立功。道习为他向上说情,朝廷就让兰根任职河北行台,在定州率领招募来的乡勇,准备防守井陉。当时尔朱荣的将领侯深从范阳进逼中山,兰根和他交战,失败了,逃奔渤海依附高乾。适逢高乾兄弟举义,于是兰根就留在他们那里。高祖到来,因兰根过去的威望,对他以厚礼相待。等到高祖将要进入洛阳时,派遣兰根先到京师。当时废立之事还未决定,命令兰根观察魏前废帝。废帝神采高明,兰根担心日后难以揣测,于是与高乾兄弟和黄门崔?在高祖面前坚决请求,说废帝本是胡贼推立的,如今若仍立废帝,于理不符。高祖不得已,就立了武帝。废帝向来有功德业绩,却被兰根等陷害诋毁,(兰根)很被当时的议论否定(或“非议”)。兰根虽因功名而自立,然而善于附会,进退之际,多以谋略权术为先,因此不被公正的评论所赞许。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蒋琬二三事
  东曹掾杨戏素性简略,琬与言论,时不应答。或欲构戏于琬曰:“公与戏语,而不见应,戏之慢上,不亦甚乎!”琬曰:“人心不同,各如其面;面从后言,古人之所诫也。戏欲赞我是耶,则非其本心;欲反我言,则显我之非,是以默然,是戏之快也。”又督农场杨敏曾毁琬曰:“作事愦愦,诚非及前人。”或以白琬,主者请推治敏,琬曰:“吾实不如前人,无可推也。”主者重据听不推,则乞问其愦愦之状。琬曰:“苟且不如,则事不当理,则愦愦矣。复何问耶?后敏坐事系狱,众人犹惧其必死,琬心无适莫,得非重罪。其好恶存道,皆此类也。”
1.解释下列加粗词语。  
(1)作事愦愦   愦愦:___________   
(2)杨敏毁琬  毁:___________   
2.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人心不同,各如其面;面从后言,古人之所诫也。戏欲赞我是耶,则非其本心;欲反我言,则显我之非,是以默然,是戏之快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简洁的话概述短文所写的三件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蒋琬正确处理这几件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1)糊涂
  (2)诋毁
2.人心不同,就像他们各自的面孔一样;当面服从,背后又说反对的话,这是古人劝诫的毛病。杨敏想称赞我说我是对的,就不是他的本心;想反对我的话,就又显示我的不对,因此不出声,这是戏的快啊。  
3.蒋琬不听对杨戏的诋毁;蒋琬不听对杨敏的诋毁;蒋琬没有挟私报复杨敏。  
4.蒋琬对几件事的处理说明,做人应对自己的优点缺点有正确的认识,能听得进批评的意见,同时还要能秉公办事,不挟私报复。(意思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词语的解释、加粗字的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天下之无道(无道:暴虐,没有德政)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zé)。
B.孔子(过:拜访)之,使子路问(jīn)焉。
C.往者不可(谏:匡正,挽回),来者犹可(追:追寻,追思)。
D.(止:让……留下来)子路宿,杀鸡为黍而(sì)之,(xiàn)其二子焉。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论语》《孟子》选段,完成后面问题。(6分)
①子曰:“躬自厚【注】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卫灵公》)【注】厚:重,与“薄”相对。
②孟子曰:“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孟子·公 孙丑上》)
(1)请概括出两个选段观点的共同之处。(2分)
(2)两个选段中,孔子与孟子的话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简述。(4分)


参考答案:(1)(2分)都强调要加强自身的修养。(或严于责己,宽以待人。)(意思对即可)(2)(4分) 孔子的话侧重点是,少责备别人,从而避免别人的怨恨。孟子的话侧重点是,如果不如别人,不要怨恨别人,而要从自身寻找原因。(意思对即可)


本题解析:解答此题,必须先把原文读懂。题中的文段可译为:(1)孔子说:“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那就可以避免别人的怨恨了。”(2)孟子说:“实行仁政,就好比射箭,射箭的人先端正自己的姿势然后才发射;发射而没有射中,不埋怨胜过自己的人,只要反过来找自己的问题就行了。”在此基础上,找出两个文段内容的共同之处就不难了。至于第二问,孔子强调的是“远怨”,而孟子强调的是“正己”。
【考点】识记文学名著的主要内容、叙述文学名著的故事情节,能力层级为A。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一)吕太后者,高祖微时妃也,生孝惠帝、女鲁元太后。孝惠为人仁弱,高祖以为不类我,常欲废太子,立戚姬子如意。戚姬幸,欲立其子代太子。吕后希见上,益疏。如意立为赵王后,几代太子者数矣,赖大臣争之,及留侯策 ,太子得毋废。吕后为人刚毅(毅:残酷),佐高祖定天下,所诛大臣多吕后力。吕后兄二人,皆为将。长兄周吕侯死事。
高祖十二年四月甲辰,崩长乐宫,太子袭号为帝。
吕后最怨戚夫人及其子赵王,乃令永巷囚戚夫人,而召赵王。使者三反,赵相建平侯周昌谓使者曰:“高帝属臣赵王,赵王年少。窃闻太后怨戚夫人,欲召赵王并诛之,臣不敢遣王。”吕后大怒,乃使人复召赵王。孝惠亲迎灞上,自挟与赵王起居饮食。孝惠元年十二月,帝晨出射。太后闻其独居,使人持鸩饮之。孝惠还,赵王已死。太后遂断戚夫人手足,去眼,熏耳,饮瘖药 ,使居厕中,命曰“人彘”。居数日,乃召孝惠帝观人彘。孝惠见,问,乃知其戚夫人,乃大哭,因病,岁余不能起。使人请太后曰:“此非人所为。臣为太后子,终不能治天下。”
七年秋八月戊寅,孝惠帝崩。发丧,太后哭,泣不下。留侯子张辟强为侍中,年十五,谓丞相曰:“太后独有孝惠,今崩,哭不悲,君知其解乎?”丞相曰:“何解?”辟强曰:“帝毋壮子,太后畏君等。君今请拜吕台、吕产、吕禄为将,将兵居南北军 ,及诸吕皆入宫,居中用事,如此则太后心安,君等幸得脱祸矣。”丞相乃如辟强计。太后说,其哭乃哀。
太后称制,议欲立诸吕为王,问右丞相王陵。王陵曰:“高帝刑白马盟曰‘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今王吕氏,非约也。”太后不说。问左丞相陈平、绛侯周勃。勃等对曰:“高帝定天下,王子弟,今太后称制,王昆弟诸吕,无所不可。”太后喜。王陵让陈平、绛侯曰:“始与高帝歃血盟,诸君不在邪?今高帝崩,太后欲王吕氏,诸君从欲阿意背约,何面目见高帝地下?”
太史公曰:孝惠皇帝、高后之时,黎民得离战国之苦,君臣俱欲休息乎无为,故惠帝垂拱 ,高后女主称制,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刑罚罕用,罪人是希。民务稼穑,衣食滋殖。
(选自《史记?吕太后本纪》,有删改)
(二)吕后当高帝临危时,问萧相国后孰可代者,是固以安国家为急也。孝惠既立,政由母氏,其所用曹参、王陵、陈平、周勃等,无一非高帝注意安刘之人。是惟恐孝惠之不能守业也,非如武后以嫌忌而杀太子弘、太子贤也。后所生,惟孝惠及鲁元公主,其他皆诸姬子。使孝惠而在,则方与孝惠图治计长久。观于高祖欲废太子时,后迫留侯画策,至跪谢周昌之廷诤,则其母子之间可知也。
(选自赵翼《廿二史札记》)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高祖微时妃也微:低贱,卑下
B.高帝属臣赵王属:托付
C.民务稼穑,衣食滋殖殖:生长
D.至跪谢周昌之廷诤谢:感谢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惠帝“仁弱”和吕后“刚毅”的一组是(?)
A.①乃知其戚夫人,乃大哭
②长兄周吕侯死事。
B.①赖大臣争之,及留侯策 ,太子得毋废
②所诛大臣多吕后力
C.①是惟恐孝惠之不能守业也
②发丧,太后哭,泣不下。
D.①自挟与赵王起居饮食。
②居数日,乃召孝惠帝观人彘。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点明了吕后的两个哥哥都在刘邦身边为将,“长兄”还为建立汉朝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吕后本人更辅佐高祖平定天下。
B.吕后为人“刚毅”,作风蛮横,稍不如意便大发雷霆,而且一定会采取严厉的手段。她把戚夫人制成“人彘”,连其亲生儿子都认为这不是人做得出来的。
C.司马迁没有简单地对吕后持一概否定的态度。司马迁认为,吕后的主要功绩体现在刘邦死后的一段时期,为维持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D.赵翼认为吕后的行为是保全其子孝惠帝。而高祖为了废掉太子,曾逼迫留侯等人为自己出谋划策,达到离间吕后母子亲密关系的目的。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小题3:D


本题解析:
小题1:无
小题2:无
小题3:无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