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古代诗歌鉴赏》高频考点预测(2019年最新版)(八)

时间:2019-07-03 21:53:0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9分)
拟青青河畔草
鲍令晖
袅袅临窗竹,蔼蔼垂门桐。
灼灼青轩女,泠泠高台中。
明志逸秋霜,玉颜艳春红。
人生谁不别,恨君早从戎。
鸣弦①惭夜月,绀黛②羞春风。
【注】①鸣弦:指弹琴。②绀黛:指美女丹青色的秀眉。
(1)诗歌前四句中的叠词的含义各是什么?营造了什么意境?(6分)
?
?
?
?
(2)“人生谁不别,恨君早从戎”一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何特点?表现了抒情女主人公的什么心情?(3分)
??
?
?
??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后面题目。(8分)
惠安女子
舒 婷
野火在远方,远方
在你琥珀色的眼睛里
以古老部落的银饰
约束柔软的腰肢
幸福虽不可预期,但少女的梦
蒲公英一般徐徐落在海面上
啊,浪花无边无际
天生不爱倾诉苦难
并非苦难已经永远绝迹
当洞箫和琵琶在晚照中
唤醒普遍的忧伤
你把头巾一角轻轻咬在嘴里
这样优美地站在海天之间
令人忽略了:你的裸足
所踩过的碱滩和礁石
于是,在封面和插图中
你成为风景,成为传奇
【小题1】诗歌抒写了惠安女子真实的生命状态,塑造了一个怎样的惠安女子形象?请你用诗中的话回答。(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惠安女子》显示了诗人善于从客观生活中提炼诗歌意象的能力,请你诗中的一些意象,并用散文的语言描绘出诗中所表现的情景。(4分)
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6分)(只选3小题)
(1)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 ??。(《论语》)
(2)士不可以不弘毅,??。?,不亦重乎?(《论语》)
(3)鹏之背,??;怒而飞,??。 (庄子《逍遥游》)
(4)但见悲鸟号古木,?。又闻子规啼夜月,?。(李白《蜀道难》)
(5)纵一苇之所如,_____?。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_____,羽化而登仙。?
(苏轼《赤壁赋》)



4、阅读题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回乡偶书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纵笔三首①(其一)
苏轼
寂寂东坡一病翁,白须萧散满霜风。
小儿误喜朱颜在,一笑那知是酒红。
[注]①苏轼被贬至儋州(今属海南省)时作。
(1)《回乡偶书》前两句主要运用了对比表现手法,试结合诗内容,简要分析其作用。(3分)
(2)这两首诗的后两句都有一个“笑”字,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5、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第问题。
采桑子
宋?欧阳修
  何人解赏西湖好?景无时佳①。飞盖②相追,贪向花间醉玉卮③。?谁知闲凭阑干处?草斜晖。水远烟微,一点沧洲白鹭飞④。
【注】①佳景无时:景色无时不佳。②飞盖:奔驰中的车辆。盖,车篷。③玉卮:玉制的酒器,此指酒。④沧洲:水边之地。
1.高中阶段,教材中学过的欧阳修的作品是《?》。
2.下列对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词的开头,作者一问一答,自诩为“解赏西湖好”的幽人雅士。
B.“闲凭阑干”,写出作者与贪欢逐乐的世俗生活格格不入的形象。
C.“芳草斜晖”句,抒发了作者生活中的感受,颇有英雄迟暮之感。
D.综观全词,意境开阔,明丽晓畅,清新质朴,读来令人耳目一新。
3.词最后两句“水远烟微,一点沧洲白鹭飞”,其营造的意境耐人寻味,请加以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首页 上页 7 8 9 下页 尾页 8/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