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03 08:08:50
1、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回答下面问题。
清河王太傅辕固生者,齐人也。以治《诗》,孝景时为博士。与黄生争论景帝前。黄生曰:“汤、武非受命,乃弒也。”辕固生曰:“不然。夫桀、纣虐乱,天下之心皆归汤、武,汤、武与天下之心而诛桀、纣,桀、纣之民不为之使而归汤、武,汤、武不得已而立,非受命为何?”黄生曰:“冠虽敝,必加于首;履虽新,必关于足。何者?上下之分也。今桀、纣虽失道,然君上也;汤、武虽圣,臣下也。夫主有失行,臣下不能正言匡过以尊天子,反因过而诛之,代立践南面,非弒而何也?”辕固生曰:“必若所云,是高帝代秦即天子之位,非邪?”于是景帝曰:“食肉不食马肝,不为不知味;言学者无言汤武受命,不为愚。”遂罢。是后学者莫敢明受命放杀者。
窦太后好《老子》书,召辕回生问《老子》书。固曰:?“此是家人言耳。”太后怒曰:“安得司空城旦【注】书乎?”乃使固入圈刺豕。景帝知太后怒而固直言无罪,乃假固利兵,下圈刺豕,正中其心,一刺,豕应手而倒。太后默然,无以复罪,罢之。居顷之,景帝以固为廉直,拜为清河王太傅。久之,病免。今上初即位,复以贤良征固。诸谀儒多疾毁固,曰:“固老。”罢归之。时固已九十余矣。固之征也,薛人公孙弘亦征,侧目而视固。固曰:“公孙子,务正学以言,无曲学以阿世!”自是之后,齐言《诗》皆本辕固生也。诸齐人以《诗》显贵,皆固之弟子也。?(选自《史记·儒林列传》)
[注]司空,主管刑徒的官;城旦,秦、汉时一种筑城的劳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臣下不能正言匡过以尊天子——匡:辅佐。
B.代立践南面——?践:登上(王位)。
C.乃假固利兵,下圈刺豕——假:给予。
D.薛人公孙弘亦征——征:(被)征召。
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辕固生敢于直言的一组是(?)
①与黄生争论景帝前?
②汤、武不得已而立,非受命为何
③必若所云,是高帝代秦即天子之位,非邪?
④此是家人言耳
⑤诸谀儒多疾毁固?
⑥公孙子,务正学以言,无曲学以阿世
A.①②④?
B.①⑤⑥?
C.②③⑤?
D.③④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辕固生不同意黄生提出的商汤、周武王得天下是弑君的说法,认为商汤、周武王的做法不应当受到指责。
B.景帝没有能力评判黄生和辕固生辩论水平的高下,就以吃肉不吃马肝不能算不懂味道来说明学者不谈论汤、武受命的事情不算是愚昧。
C.辕固生因为不喜欢老子的学说而触怒了窦太后,被罚到猪圈里去刺杀猪。景帝暗中帮助辕固生,使辕固生摆脱了困境。
D.辕固生具有求真务实的治学态度,后来齐人学习和研究《诗经》都以辕固生的见解为依据。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冠虽敝,必加于首;履虽新,必关于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后学者莫敢明受命放杀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微太子言,臣愿谒之。今行而毋信,则秦未可亲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郭太,字林宗,太原界休人也。家世贫贱。早孤,母欲使给事县廷。林宗曰:“大丈夫焉能处斗筲之役乎?”遂辞,就成皋屈伯彦学,三年业毕,博通坟籍。善谈论,美音制。乃游于洛阳。始见河南尹李膺,膺大奇之,遂相友善,于是名震京师。后归乡里,衣冠诸儒送至河上,车数千两。林宗唯与李膺同舟而济,众宾望之,以为神仙焉。司徒黄琼辟,太常赵典举有道。或劝林宗仕进者,对曰:“吾夜观乾象,昼察人事,天之所废,不可支也。”遂并不应。性明知人,好奖训士类。身长八尺,容貌魁伟,褒衣博带,周游郡国。尝于陈梁闲行遇雨,巾一角垫,时人乃故折巾一角,以为“林宗巾”。其见慕皆如此。或问汝南范滂曰:“郭林宗何如人?”滂曰:“隐不违亲,贞不绝俗,天子不得臣,诸侯不得友,吾不知其它。”后遭母忧,有至孝称。林宗虽善人伦,而不为危言核论,故宦官擅政而不能伤也。及党事起,知名之士多被其害,唯林宗及汝南袁闳得免焉。遂闭门教授,弟子以千数。
建宁元年,太傅陈蕃、大将军窦武为阉人所害,林宗哭之于野,恸。既而叹曰:“‘人之云亡,邦国殄瘁’。‘瞻乌爰止,不知于谁之屋’耳。”
明年春,卒于家,时年四十二。四方之士千余人,皆来会葬。同志者乃共刻石立碑,蔡邕为其文,既而谓涿郡卢植曰:“吾为碑铭多矣,皆有惭德,唯郭有道无愧色耳。”其奖拔士人,皆如所鉴。后之好事,或附益增张,故多华辞不经,又类卜相之书。今录其章章效于事者,着之篇末。(节选自《后汉书·郭林宗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年业毕,博通坟籍坟——籍:古代典籍,泛指古书
B.司徒黄琼辟,太常赵典举有道——辟:征召
C.隐不违亲,贞不绝俗——隐:隐居
D.后遭母忧,有至孝称——忧:疾病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郭太“好学善友”和“鉴品士人”的一组是(? )
A.就成皋屈伯彦学,三年业毕,博通坟籍/吾夜观乾象,昼察人事,天之所废,不可支也
B.膺大奇之,遂相友善,于是名震京师/其奖拔士人,皆如所鉴
C.后归乡里,衣冠诸儒送至河上/吾为碑铭多矣,皆有惭德,唯郭有道无愧色耳
D.遂闭门教授,弟子以千数/林宗虽善人伦,而不为危言核论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郭林宗早年,父亲就去世了,母亲想让他在县里做事,林宗说:“大丈夫哪能从事这种下贱的工作呢?”后来他跟成皋屈伯彦学习,学了三年。
B.郭林宗曾经在陈梁闲行,遇雨,把头巾的一个角折垫起来戴在头上,当时人们也学着他故意折巾一角,叫做“林宗巾”,他被人所敬慕到这种地步。
C.郭林宗隐居而不放弃侍奉父母,出仕贞忠而不矫情绝俗。后来母亲去世,郭林宗在野外号哭,极为悲痛。
D.郭林宗有察人之明,他所奖励选拔的士人,都如他所品评的一样。先言后验,大家都佩服他。林宗不会附会增加夸张之,不会运用华而不实和怪诞不经之词来夸奖人。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天子不得臣,诸侯不得友,吾不知其它。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奖拔士人,皆如所鉴。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单选题 下列加粗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B.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C.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D.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
4、阅读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3题。
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孟尝君曰:“客何好?”曰:“客无好也。”曰:“客何能?”曰:“客无能也。”孟尝君笑而受之曰:“诺。”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
居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左右以告。孟尝君曰:“食之,比门下之鱼客。”居有顷,复弹其铗,歌曰:“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左右皆笑之,以告。孟尝君曰:“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后有顷,复弹其剑铗,歌曰:“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左右皆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孟尝君闻:“冯公有亲乎?”对曰:“有老母。”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于是冯谖不复歌。
后孟尝君出记,问门下诸客:“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乎?”冯谖署曰:“能。”孟尝君怪之,曰:“此谁也?”左右曰:“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孟尝君笑曰:“客果有能也,吾负之,未尝见也。”请而见之谢曰:“文倦于事,愦于忧,而性懦愚,沉于国家之事,开罪于先生。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冯谖曰:“愿之。”于是约车治装,载券契而行,辞曰:“责毕收,以何市而反?”孟尝君曰:“视吾家所寡有者。”
驱而之薛,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券遍合,起,矫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
长驱到齐,晨而求见。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曰:“责毕瓿乎?来何疾也!”曰:“收毕矣。”“以何市而反?”冯谖曰:“君云‘视吾家所寡有者,’臣窃计,君宫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窃以为君市义。”孟尝君曰:“市义奈何?”曰:“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臣窃矫君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孟尝君不说,曰:“诺,先生休矣!”
后期年,有毁孟尝君于闵王,齐王谓孟尝君曰:“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为臣。”孟尝君就国于薛,未至百里,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孟尝君顾谓冯谖:“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节选自《战国策·齐策四》)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使人属孟尝君——属:请托
B.比门下之鱼客——比:和…相同
C.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乎——计会:会计账务
D.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子:子女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冯谖具有非凡的才智的一组是(? ?)
①长铗归来乎!食无鱼。
②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
③约车治装,载券契而行
④矫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
⑤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
⑥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
A.①⑥⑤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③⑤⑥
3.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齐人冯谖,贫困至极,投靠孟尝君,颇有爱才之名的孟尝君因为他没有什么特长和才干就忽视并怠慢了他。
B.冯谖具有非凡的才智,但他却抱着“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心理,从一开始就不断的索要,以检验自己准备辅佐的人到底是不是胸怀宽广、礼贤下士。
C.冯谖几次弹着他的宝剑唱歌,要鱼要车,孟尝君也都满足了他。后来,孟尝君问谁能替他去领地讨租税,大家都争着要去,冯谖更是毛遂自荐愿意前往。
D.冯谖为孟尝君干的这件事就是在常人看来愚蠢至极的“千金买义”。说它愚蠢是因为它放弃了诸多眼前的金钱利益,而正是这一点体现了冯谖的战略性眼光和深刻的洞察力。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文倦于事,愦于忧,而性懦愚,沉于国家之事,开罪于先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臣窃矫君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题 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3分):(?)
A.明月不谙离恨苦(谙:熟悉,知晓)
B.则将焉用彼相矣(相:辅佐)
C.此去经年(经年:年复一年)
D.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检:同“敛”,收敛,积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