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03 07:41:10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问题。
采莲曲
唐·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1.作者是如何将采莲少女与美丽的大自然融为一体的?结合诗歌前两句,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请简要分析“乱入” 一词在诗中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11分)
临江仙?晁补之
谪宦江城无屋买,残僧野寺相依。松问药臼竹问衣。水穷行到处,云起坐看时。
一个幽禽缘底事,苦来醉耳边啼? 月斜西院愈声悲。青山无限好,犹道不如归。
小题1:试分析这首词的前两句在全词中的作用。(5分)
小题2:词的下片中哪个意象是词人自身内心情感的外化?请对此具体分析。(6分)
3、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鸟鸣涧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人用花落、山空、月出、鸟鸣这些动态的描写,来反衬出春山月夜阒无人声的静寂。
B.第四句诗人用“时”来修饰“鸣”,从听觉上给人时断时续的动与静的对比,起了更生动的烘托作用。
C.全诗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淡雅而意境幽远的春山月夜图,真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D.全诗语言清新自然,不堆砌典故,但却细致地表现出自然界光色和音响的变化。
2.诗人将静与动巧妙地统一在本诗中,共同构成动人的意境,颇有艺术辩证法。下列唐人诗句中没有运用动静相衬手法的一项是(?)
A.桥响犬遥吠,庭空人散眠。(许浑《夜归丁卯桥村舍》)
B.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李白《秋浦歌》)
C.寒树鸟初动,霜桥人未行。(?刘禹锡《途中早发》)
D.鹤鸣楚山静,霜白秋江晓。(柳宗元《与?崔策登西山》)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山行即事
王质
浮云在空碧,来往议阴晴。荷雨洒衣湿,蘋风吹袖清。
鹊声喧日出,鸥性狎波平。山色不言语,唤醒三日酲①。
注:①酲:chéng,酒后神志不清,诗中指困惫状态。
1.古人写诗很讲究炼字,此诗的颈联有两个字用得生动、传神,请你指出这两个字并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九 日
杜 甫
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
竹叶①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
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
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
【注】①竹叶:竹叶青酒。
【小题1】颈联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运用了什么手法?(3分)
【小题2】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歌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