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知识点《古代诗歌鉴赏》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五)

时间:2019-06-29 19:34:3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小题
苏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夜大雨三日,秋苗以苏,喜而有作
曾几
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
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
小题1:古人写诗讲究一字传神,请简析“梦回凉冷润衣襟”中“润”字的妙用。
小题2:这首诗颈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是怎样表现的?


参考答案:
小题1:“润”浸润、滋润(1分);久晴亢旱,骄阳似火,人们期盼着甘霖。诗人一夜梦醒,忽感霖雨已降,炎氛全消,(2分);“润”字不仅传出那种浸透全身的生理上的舒适感、清凉感,而且传达出久旱逢甘霖后心理上的熨贴感、喜悦感。(2分)。
小题1:①颈联“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酣畅淋漓的抒发出诗人久旱逢甘霖,秋田将以苏的欣喜之情。(2分)②诗人想象“大雨三日”的作用:千里平畴,一片青绿,生机勃勃。(1分)然后收归眼前,直抒“听雨”之喜:把雨落梧桐的潇潇声响当作最美妙的的音乐来欣赏。(1分)虚实相生(1分)、直抒胸臆。(1分)


本题解析:
小题1:炼字题。
小题1:本题考查“评价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考点,能力层次为C,侧重“分析综合”能力的考查。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三题)(6分)
⑴背绳墨以追曲兮, ________________。(屈原《离骚》)
但见悲鸟号古木,_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⑵?________________?,幽咽泉流冰下难。(白居易《琵琶行》)
________________,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
⑶鼎铛玉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秦人视之,亦不甚惜。(杜牧《阿房宫赋》
⑷淇水汤汤,________________。(《诗经·氓》)
驾一叶之扁舟,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参考答案:
(1)竞周容以为度?雄飞从雌绕林间?(2)间关莺语花底滑?小楼昨夜又东风
(3)金块珠砾?弃掷逦迤?(4)渐车帷裳?举匏樽以相属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下面问题。
灞上秋居
马戴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
1.这首诗第一、二联用来表达思乡之情的意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首诗除了表达思乡之情及身在异乡的孤独凄苦的心情外,还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感。
2.请就第三联所运用的艺术手法,选择一种来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飞行的雁群(大雁);落叶;怀才不遇(怀才不遇,进身渺茫)
2.?以动衬静,用细小的露滴的声音来衬托夜晚的寂静,表现诗人的孤寂。烘托,诗人孑然一身,孤单无依,却偏说出还有一个邻居,而这个邻居竟是一个绝迹尘世、犹如闲云野鹤的僧人。与这样的野僧为邻,诗人的处境的孤独就显得更加突出了。(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11分)
钱塘逢康元龙①
明·谢肇淛
黄梅细雨暗江关,我入西吴君欲还。
马上相逢须尽醉,明朝知隔几重山。
【注】①钱塘:与诗中的“江关”都指钱塘江边的杭州城。康元龙:作者同乡诗友,“尝游历边塞,无所遇”而归故乡。
小题1:请分析此诗起句中的“暗”字对全诗有什么艺术效果。
小题2:请结合全诗,具体评析“马上相逢须尽醉”所表现出来的诗人复杂而丰富的情感。


参考答案:
小题1:此诗起句用一“暗”字,就形象传神地描绘出黄梅时节,杭州城细雨纷飞暗淡凄迷的景象,渲染了一种低回迷茫的离别氛围,也给全诗蒙上一层依依惜别的感伤色彩(或:为全诗定下伤感的情调)。
小题2:诗人要与诗友一醉方休,表现了诗人异乡邂逅同乡诗友喜出望外的心情,以及刚见面又须分手的离情别绪(也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对不得志的朋友的劝慰,以及彼此羁旅漂泊的感慨等)。诗人想借酒表达感情,借酒化解悲愁,“须尽醉”率真豪爽,情感真挚热烈。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的主要是鉴赏古诗的语言,要从整体构思来解题。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要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语言是诗歌的外壳,是为诗歌的内容和情感服务的,所以语言鉴赏的落脚点是体味诗人的情感。要考虑这个字或者词有没有构成特殊的语法现象,有没有用到什么修辞手法等。“暗”字有“使……变暗”的意思。考查对“暗”字意蕴的理解,实际上是把握检测整体内容。炼字“暗”不仅因江关的黄梅细雨这一外因,还缘于异乡邂逅诗友“尽醉”后“君欲还”的内因。
小题2:诗歌是通过语言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情感的艺术。首句“黄梅细雨暗江关”是写季候、时节,突出了此时江南细雨连绵而诗人行走异乡心情暗淡之意,可谓情景交融,渲染了感伤气氛,定下全诗基调。中间两句叙事,借用注释条件可知,写出了在异乡江关邂逅同乡诗友以及两人畅谈尽醉的喜悦心情,然而人生中短暂的愉悦过后又将是长久的别离,此刻诗人的情感是复杂而丰富的,既有怀乡思人,又有感叹两人都羁旅漂泊他乡,人生不得志,只得借酒浇愁之意。尾句想到“明朝”饱含了诗人浓浓的离情别绪。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上
王安石
江北秋阴一半开,晚云含雨却低徊。
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
(1)“晚云含雨却低徊”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歌也于寻常的景物描写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拟人。“低徊”本来是指人的徘徊沉思,这里用来表现含雨的暮云低垂而缓慢移动的情形,静中有动,情趣横生。
(2)在孤云低垂、青山缭绕、无路可行之际,却忽然看见远处忽隐忽现的帆船驶来,这告诉人们:山重水复之际,往往也是柳暗花明之时;困难与黑暗中往往蕴含着希望和光明。(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4 5 6 下页 尾页 5/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