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资料《古代诗歌鉴赏》高频考点预测(2019年最新版)(一)

时间:2019-06-29 18:47:4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对“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羽扇纶巾”指的是诸葛亮。这几句表现出诸葛亮衣着儒雅,仪态从容,大破曹军。
B.“羽扇纶巾”指的是诸葛亮。这儿句表现出诸葛亮衣着儒雅,仪态从容,协助周瑜大破曹军。
C.“羽扇纶巾”指的是周瑜。这几句表现出周瑜衣着儒雅,仪态从容,在诸葛亮协助下大破曹军。
D.“羽扇纶巾”指的是周瑜。这几句表现出周瑜衣着儒雅,仪态从容,大破曹军。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琴?歌
李 颀
主人有酒欢今夕,请奏鸣琴广陵客①。月照城头乌半飞,霜凄万树风入衣。
铜炉华烛烛增辉,初弹渌水②后楚妃。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星欲稀。
清淮③奉使千余里,敢告云山④从此始。
【注】①广陵客:指善弹琴的人。②渌水:琴曲名。③清淮:地近淮水。④云山:隐者或出家人的居处。
小题1:从全诗来看,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什么变化?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4分)
小题2:“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星欲稀。”和《琵琶行》中的“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的表现手法有什么异曲同工之妙?请简要赏析。(4分)



3、阅读题  阅读《琵琶行》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么。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滩。水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1.解释下面诗句中加粗的词: ?
寻声暗问弹者谁(?);?
②弦弦掩抑声声思(?) ?
间关莺语花底滑(?);?
④银瓶破水浆进(?)
2.选出与“冰泉冷涩弦凝绝”的“绝”字意义相同的项(?)?
A.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察赵之欢?
B.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 ?
C.空谷转响,哀啭久?
D.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江河
3.对白居易诗“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一句历来有不同的理解,你认为最合理的一种是(?) ?
A.传神地写出琵琶女羞涩的神态。?
B.写琵琶女端庄自重,不肯轻易见客。 ?
C.准确地写出琵琶女身世变化后内心的犹豫和被邀出场后的神态。 ?
D.写琵琶女深夜与陌生人相见后心怀畏惧,被迫演奏时的拘束神态。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8分)
乙亥岁除渔梁村
黄公度
年来似觉道途熟,老去空更岁月频。
爆竹一声乡梦破,残灯永夜客愁新。
云容山意商量雪,柳眼桃腮领略春。
想得在家小儿女,地炉相对说行人。
[注] 宋高宗绍兴二十五年,是农历乙亥年。这年十月,秦桧死了,在舆论压力下,高宗召回一些受秦桧打击迫害的官员。作者也奉诏回朝,大年三十行经闽北渔梁村时写下了这首诗。
小题1:这首诗的颈联在写景上有什么特点?(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这首诗的颔联与尾联是如何表现诗人的思想情感的?(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戏问花门酒家翁
岑参
老人七十仍沽酒,千壶百瓮花门口。
道傍榆荚巧似钱,摘来沽酒君肯否?
小题1:《戏问花门酒家翁》勾画了怎样的一幅画面?你能体会到作者当时的心情吗,请做分析。(5分)
小题2:说说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点。你能另举几句具有这样特点的诗句吗?(6分)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1/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