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提分技巧《文言文阅读》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十)

时间:2019-06-29 18:28:59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始汲黯为谒者①,以严见惮。河内失火,延烧千余家,上使往视之。还,报曰:“家人失火,屋比延烧,不足忧也。臣过河南,贫人伤水旱万余家,或父子相食,臣谨以便宜,持节发仓粟以赈之。臣请归节,伏矫制之罪。”上贤而释之。以数切谏,不得留内,迁为东海太守。好清静,择丞史任之,责大指而已,不苛小。岁余,东海大治。
  黯多病,赐告②者数,不愈。庄助复为请告,上曰:“汲黯何如人哉?”助曰:“使黯任职居官,无以逾人。然至其辅少主,守成深坚,招之不来,麾之不去,虽自谓贲、育③,亦不能夺之矣。”上曰:“然。古有社稷之臣,至如黯,近之矣!”
  天子使使者持大将军印,即军中拜青④为大将军,诸将皆属。尊宠于群臣无二,公卿以下皆卑奉之,独汲黯与亢礼。人或说黯曰:“大将军尊重,君不可以不拜。”黯曰:“夫以大将军有揖客⑤,反不重邪!”青闻,愈贤黯,数请问国家朝廷所疑,遇黯加于平日。青虽贵,有时侍中,上踞厕而视之。丞相弘燕见,上或时不冠,至如汲黯见,上不冠不见也。上尝坐武帐中,黯前奏事,上不冠,望见黯,避帷中,使人可其奏。(节选自《纲鉴易知录》卷十三) ?
【注】①谒者:官名。②告:休假。③贲、育:即孟贲、夏育,两人均为古代著名勇士。④青:卫青,汉武帝时名将。⑤揖客:只揖不拜之客。
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屋延烧,不足忧也/比:并排 ?
B.臣请归节,伏制之罪/矫:假托 ?
C.责大而已/指:意旨 ?
D.亦不能之矣/夺:强取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张奂字然明,敦煌渊泉人也。父惇,为汉阳太守。奂少游三辅,师事大尉朱宠,后辟大将军梁冀府,以疾去官。复举贤良,对策第一,權拜议郎。
永寿元年,迁安定属国都尉。初到职,南匈奴且渠伯德等七千余人寇美稷①,东羌复应之,而奂壁唯有二百许人,闻即勒兵而出,军吏以为力不敌,叩头争止之。奂不听,遂进屯长城,收集兵士,遣将王卫招诱东羌,因据龟兹,使南匈奴不得交通东羌。诸豪遂相率与奂和亲,共击南匈奴,连战破之。伯德惶恐,将其众降,郡界以宁。羌豪‘帅"感奐恩德,上马二十匹,先零②酋长又遗金八枚,奂并受之,而召主簿于诸羌前,以酒酹地曰:“使马如羊,不以入厩;使金如粟,不以入怀。”悉以金马还之。羌性贪而贵吏清,奂正身洁己,威化大行。迁使匈奴中郎将。休屠各③及乌桓并同反叛,兵众大恐,各欲亡去:奂安坐帷中,与弟子讲诵自若,军士稍安。乃潜诱乌桓阴与和通,遂使斩屠各渠帅,袭破其众。延熹二年,梁冀被诛,奂以故吏免官禁锢。在家四岁,复拜武威太守。平均徭賦,率厉散败,常为诸郡最,河西由是而全。其俗多妖忌,凡二月、五月产子及与父母同月生者,悉杀之。奂示以义方,严加赏罚,风俗遂改,百姓生为立祠。九年春,征拜大司农。鲜卑闻奂去,其夏,寇掠缘边九郡,杀略百姓。秋,鲜卑复率八九千骑入塞,缘边大被其毒。朝廷以为忧,复拜奂为护匈奴中郎将,赏赐甚厚。匈奴、乌桓闻奂至,因相率还降,凡二十+口。奂但诛其首恶,余皆慰纳之。唯鲜卑出塞去。
奂少立志节,尝与.士友言曰:“大丈夫处世,当为国家立功边境。”及为将帅,果有勋名。董卓慕之,使其兄遗缣百匹。奂恶卓为人,绝而不受。光和四年卒,年七十八。
(节选自《后汉书?张奂传》)
[注]①美稷:南匈奴单于的居所。②先零:羌族的一支。③休屠各:部落名。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后大将军梁冀府辟:被征召。
B.匈奴不得交通东羌交通:勾结。
C.羌性贪而吏清 贵:高贵。
D.缘边大其毒 被:遭受。
小题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张奂“立功边境"的一组是(3分)
①共击南匈奴,连战破之②将其众降,郡界以宁
③免正身洁己,威化大行 ④迁使匈奴中郎将
⑤常为诸郡最,河西由是而全 ⑥大丈夫处世,当为国家立功边境
A. ①②⑤ B. ①③④ ?C.②④⑥ ?D ③⑤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奂作战有勇有谋,虽然与南匈奴的兵力悬殊,但仍然坚持出兵抗击,最终通过占据有利地势、招募士兵等手段击败敌人。
B.羌族各部的首领感激张奂的恩德,送来了金、马作为礼物,张奂廉洁自律,把这些东西都还给了羌人,他的威名逐渐传播开来。
C.张奂曾在大将军梁冀府中任职,受牵连而被免官,鲜卑侵犯边境时,朝廷这才起用张奂,授予官职,这反映出他超群的才干。
D.张奂年少时胸有大志,后来做将帅期间建立了不少功劳,董卓仰慕他,派人给他送礼,张奂因为不喜欢董卓而拒绝他的馈赠。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奂壁唯有二百许人,闻即勒兵而出,军吏以为力不敌,叩头争止之。
(2)乃潜诱乌桓阴与和通,遂使斩屠各渠帅,袭破其众。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1:A
小题1:C
小题1:(1)张奂营垒中只有二百人左右,张奂听到消息就马上带领军队出击,军吏认为自己的力量敌不过对方,叩头争辩阻止他。
(2)于是张奂私下里诱降乌桓使它暗中和自己通好,然后让乌桓斩杀了休屠各部落的首领(大将),袭击并打败了他们的军队。


本题解析:
小题1:贵:意动用法,看重
小题1:③为立志⑥是作者的评论
小题1:鲜卑侵犯边境时,他已被启用
小题1:(1)“壁”“许”“勒”每个字1分,句意2分。(2)“潜”“阴”“渠”各1分,句意2分。
参考译文:
张奂,字然明,时敦煌渊泉人,父亲张惇,任汉阳郡太守。张奂年轻时到三辅地区游学,拜太尉朱宠为师,后来被征召到大将军梁冀幕府任职,因病辞职。又被推举为贤良,对策获得第一名,被提拔担任为议郎之职。
永寿元年,张奂被调任安定属国都尉。刚刚到职,南匈奴且渠伯德等七千余人起兵进攻美稷,东羌也出兵响应。但张奂营垒中只有二百人左右,张奂听到消息就马上带领军队出击,军吏认为自己的力量敌不过对方,叩头争相阻止他。张奂不听,便率兵前进驻扎到长城。这时他召集兵士;并派遣将领王卫前去招降东羌。于是占据龟兹,使南匈奴不能与东羌沟通,各路豪强相继和张奂示好亲近,同汉军共同攻打南匈奴叛军,连续作战不断取得胜利。且渠伯德十分害怕,便率众向张奂投降,这样郡内才得以安宁。东羌首领感激张奂的恩德,献上二十匹马,先零羌首领也送来八件金制器物,张奂都接受了,然后便命主簿召集羌族各部前来,他举起酒杯将酒倒在地上说:“即使马像羊一样多,我也不会把它收入马厩;即使金器像谷粒一样多,也不会把它收入怀中。”把金、马全都还给他们。羌人生性贪婪而看重官吏的清廉。张奂端正自身,廉洁品行,恩威和教化得以广泛推行。
朝廷调张奂担任使匈奴中郎将。休屠各与乌桓一起反叛,汉军非常惊恐,都想逃跑。张奂安坐帐中,若无其事地与弟子讲诵学问,军士们渐渐安定下来。于是他私下里诱降乌桓使它暗中和自己通好,然后让乌桓斩杀了休屠各这个部落的首领,袭击并打败了他们的军队。延熹二年,梁冀被杀,张奂因为是梁府故吏被免官禁锢。在家四年后,又被任命为武威郡太守。张奂平均分配赋税和徭役,集合并安抚散乱的败兵,经常是各郡最好的,河西因此得以保全。那地方的风俗有很多妖邪的禁忌,凡是二月份、五月份生下的孩子以及与父母同月份出生的孩子,全都杀死。张奂拿仁义的道理教导他们,严格赏罚制度,风俗就得到了改变,百姓为他建立了生祠。九年春,又调任大司农。鲜卑人听说张奂调离,便攻掠沿边九郡,杀掠百姓,沿边深受其害。朝廷很担心这件事,又任命张奂担任护匈奴中郎将,赏赐很丰厚。匈奴和乌桓听说张奂到来,就相继投降,共二十万人。张奂只诛杀了其中的罪魁祸首,对其余的人都安抚收容了他们。惟独鲜卑率众退走出塞。
张奂年轻时立下志向,曾对朋友说:“大丈夫处世,一定要为国家在边境立功。”到后来成为将帅,果然有功勋。董卓仰慕他,让自己的哥哥赠张奂一百匹缣。张奂厌恶董卓的为人,拒绝而不接受。光和四年去世,终年七十八岁。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何武者,寿之骁卒也,故为步卒将,戍霍岳。岳产名荈①,有负其贩者,多强暴民。民不便,必诉于将。武之至也,责其强暴者,尽擒而械之。俟薄围②,将申太守,请杀之。强暴之党惧且死,乃诬诉武于寿守,且曰:“不顺守命,擅生杀于外。”寿之守严悍不可犯,苟闻不便于民,虽剧僚贵吏,皆得辱杀之。至是,闻武罪,如乳虎遇触、怒蝮遭伤,其将害也,可知矣。乃命劲将勇卒囚武至府。武固知理可申,然不夺守严悍,必当受枉刑,乃乐而俟死矣。至则守怒而责武以其过。武善媚对,又肢体魁然,乃投石拔距③之类也,守雅爱是类,翻然释之,黜其职一级。武曰:“吾今日不归地下,真守之赐也。请得以命报。”居未久,寿之指邑曰枞阳,野寇四起,其邑将危。武请于守曰:“此真某毕命之秋也。”守壮之,复其故职,奉命为贰将,领偏师,自间道入枞阳。不意伏盗发于丛翳间,兵尽骇逃,武独斗死。
(皮)日休曰:武之受谤,不当其刑,况其死乎?如非武心者,纵免死,其心不能无愤也,况感分用命哉?呜呼!古之士事上遇谤,当职遭辱,苟其君免之,必以愤报。破家亡国者可胜道哉!春秋弑其君三十六,其中未必不由是而致者也。武一卒也,独有是心。呜呼!今之士事上当职,苟遇谤遭辱无是心者,吾又不知武一卒也。
(唐?皮日休《何武传》)
注:?①荈(chuǎn):晚茶。?②薄围:文状聚齐。?③投石拔距:一种练武游戏。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责其强暴者,尽擒而械之械:用镣铐拘禁
B.况感分用命哉分:区别、区分
C.当职遭辱,苟其君免之当:主持、执掌
D.其中未必不由是而致者也致:导致、招致
小题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何武在遭到冤枉时却能“其心无愤”的一组是
①武之至也,责其强暴者,尽擒而械之?②守怒而责武以其过。武善媚对
③此真某毕命之秋也?④守壮之,复其故职
⑤兵尽骇逃,武独斗死。?⑥武一卒也,独有是心。
A.③④⑤
B.②③⑥
C.①②⑤
D.②③⑤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霍山盛产有名的晚茶。那些贩卖茶叶的人大多强暴、欺侮百姓,何武作为步卒将到任后,责令被欺辱的百姓擒住他们并严惩。
B.何武因受到他人的诬告,被囚禁到州府。太守怒气冲冲地指责何武的过错,何武不仅没申诉,相反还很好地顺着太守的意思应对。
C.面对太守的指责,何武没有冒犯太守的威严;再加上太守和何武都非常喜欢一种练武的游戏,因而何武被无罪释放。
D.何武遭遇诽谤却心无怨愤,反能为对方献出生命,其宽广的胸襟实在异于常人。正出于赞颂何武胸怀的这一目的,皮日休创作了本文。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苟闻不便于民,虽剧僚贵吏,皆得辱杀之。(5分)
(2)武固知理可申,然不夺守严悍,必当受枉刑,乃乐而俟死矣。(5分)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1:D
小题1:B
小题1:(1)如果听说有不利于百姓的,即使是高官贵人,都要侮辱并处死他。
(2)何武本来知道自己有理可以分辨,然而不能改变太守的严厉凶悍,必然会被冤枉地施以刑罚,于是只好痛快地等死了。


本题解析:
小题1:(分:情分、职分)
小题1:(①何武惩罚强暴者,④太守对何武勇敢的赞叹,⑥作者对何武的评价)
小题1:(A“责令被欺辱的百姓擒住他们”不对,C何武并非被无罪释放,D根据文章最后一句可知还有讽喻现实的目的。)
文言文参考译文:
何武,是寿州勇猛的战士。所以当上了步兵将领,守卫霍岳山名。霍岳山出产有名的晚茶,有些背茶叶贩卖的人,他们大多强暴、欺辱百姓。百姓受害不利,一定向驻兵将领报告。何武到了那里,责罚了那些侵扰百姓的人,全部捉住他们,给他们上了刑具。等待文状聚齐,将要向寿州太守申报,请求批准处死他们。这些人害怕被处死,于是向太守诬告何武。并说:“何武不遵守太守的命令,擅自在外行使生杀大权。”寿州太守严厉凶悍不可冒犯,如果听说有人对百姓不利,即使是高官贵人,都能羞辱、处死他们。到这时,听到何武的罪过,就像小老虎遇到触犯,发怒的蝮蛇遭人伤害一样,他将要伤害别人,是可想而知了。他于是命令强健的将领、勇敢的士兵,把何武抓到太守府里。何武本来知道自己有理可以分辨,但是不能改变太守的严厉凶悍,一定会受到冤屈的惩罚,于是就安心地等待死亡了。何武押到,太守大怒,用何武的过错指责何武。何武很好地顺着他的意思回答,又因为他身材魁梧,是擅长练武游戏“投石拔距”的这类人。太守很喜欢这类练武的游戏,一下子改变了态度放了他,把他的官职降了一级。何武说:“我今天没有死,真是太守的恩赐。请允许我用性命报道您。”没过多长时间,寿州所属的指邑(武将所管辖的地区叫做指邑)叫做枞阳的,贼寇猖獗,枞阳将要危险了。何武向太守请求说:“这正是我报效您的时候到了。”太守认为他很勇敢,恢复了他原来的官职,奏告朝廷任命他为副将,带领偏师(不是主力的部队)从小道进入枞阳。没想到埋伏的贼寇从茂密的树丛间出击,士兵都害怕逃走,只有何武独自战斗而死。
皮日休(晚唐诗人)说:何武被诽谤,不应该受刑,更何况处死?如果不像何武那样心胸的人,就算免了死罪,他的心中不能没有怨恨,何况还会感念情分献出生命呢?啊!古代的士人侍奉君主遭到诽谤,主管职责遭受侮辱,如果他的君主免除他的罪过,必然要以怨恨回报。因此而破家亡国的,说不完啊!春秋时期被谋杀的君主有三十六个,其中未必不是因为这类事情导致的。何武只是一个战士,却惟独有这种心胸。啊!如今的士人侍奉君主主管官职,如果遭遇谗言侮辱没有这样的心胸,(这样我们又不如何武这样一个士兵了)我又觉得何武不单单是一个士兵了。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用“/”给下面文言语段断句。(3分)
昔萧绎江陵陷没,不惜国亡而毁裂书画杨广江都倾覆,不悲身死而复取图书岂人性之所著,死生不能忘之欤或者天意以余菲薄,不足以享此尤物耶抑亦死者有知,犹斤斤爱惜,不肯留在人间耶何得之艰而失之易也然有有必有无,有聚必有散,乃理之常。所以区区记其终始者,亦欲为后世好古博雅者之戒云。


参考答案:昔萧绎江陵陷没∕不惜国亡而毁裂书画∕杨广江都倾覆∕不悲身死而复取图书∕岂人性之所著,∕死生不能忘之欤∕或者天意以余菲薄∕不足以享此尤物耶∕抑亦死者有知∕犹斤斤爱惜∕不肯留在人间耶∕何得之艰而失之易也∕ 然有有必有无∕有聚必有散∕乃理之常∕ 所以区区记其终始者∕亦欲为后世好古博雅者之戒云∕


本题解析:为文言文断句读,首先要读懂全文,根据文章的内容断出层次。其次联系全文,注意一些标志词,如句首虚词(其、盖、唯、且、且夫等)或句尾虚词(也、矣、哉而已等)或显示对话句子等,把容易断开的句子先断开。第三,注意特殊句式、关联词以及固定词组等,对于难断的句子要仔细推敲,联系上下文断句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答秦太虚书
苏轼
轼启:五月末,舍弟来,得手书,劳问甚厚。比日履兹初寒,起居何如?
轼寓居粗遣。但舍弟初到筠州,即丧一女子,而轼亦丧一老乳母。悼念未衰,又得乡信,堂兄中舍九月中逝去。异乡衰病,触目凄感,念人命脆弱如此。
又承见喻,中间得疾不轻,且喜复健。吾侪渐衰,不可复作少年调度。当速用道书方士之言,厚自养炼。谪居无事,颇窥其一二。已借得本州天庆观道堂三间,冬至后当入此室,四十九日乃出。自非废放,安得就此?太虚他日一为仕宦所縻,欲求四十九日闲,岂可复得耶?当及今为之,但择平时所谓简要易行者,日夜为之,寝食之外,不治他事。但满此期,根本立矣。此后纵复出从人事,事已则心返,自不能废矣。
寄示诗文,皆超然胜绝,娓娓焉来逼人矣。太虚未免求禄仕,方应举求之,应举不可必。窃为君谋,宜多著书,如所示论兵及盗贼等数篇,但似此得数十首,皆卓然有可用之实者,不须及时事也。但旋作此书,亦不可废应举。
初到黄,廪入既绝,人口不少,私甚忧之。但痛自节俭,日用不得过百五十。每月朔,便取四千五百钱,断为三十块,挂屋梁上,平旦用画叉挑取一块,即藏去叉,仍以大竹筒别贮用不尽者,以待宾客。度囊中尚可支一岁有余,至时别作经画。
所居对岸武昌,山水佳绝。有蜀人王生在邑中,往往为风涛所隔,不能即归,则王生能为杀鸡炊黍,至数日不厌。又有潘生者,作酒店樊口,棹小舟径至店下,村酒亦自醇酽。岐亭监酒胡定之,载书万卷随行,喜借人看。黄州曹官数人,皆家善庖馔,喜作会。太虚视此数事,吾事岂不既济矣乎!展读至此,想见掀髯一笑也。
岁晚苦寒,惟万万自重。夜中微被酒,书不成字,不罪不罪!不宣,轼再拜。
(选自《唐宋八大家文章精华》,有删改)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又承见,中间得疾不轻喻:开导
B.囊中尚可支一岁有余度:估量
C.吾事岂不既矣乎济:成功
D.岁晚苦寒,万万自重惟:希望
小题2:下列句子全都能表现苏轼达观、开朗的人生态度的一项是(3 分)
①吾侪渐衰,不可复作少年调度?②自非废放,安得就此
③事已则心返,自不能废矣?④至时别作经画
⑤棹小舟径至店下,村酒亦自醇酽?⑥载书万卷随行,喜借人看
A.①⑤⑥
B.②③⑥
C.①③④
D.②④⑤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是苏轼谪居黄州后写给秦太虚的一封回信,信中真切记述了自己这段时期内的生活情形与精神状态,给人以亲切之感。
B.苏轼向道观借了三间房,准备到那里闭门静修四十九天,用道书方士所说的方法静心养生,并让秦太虚也注意修炼身性,关心备至。
C.苏轼十分赏识秦太虚的才华,劝导他努力去写见识高超、有实用价值的文章,不必舍本逐末追求仕途的发展,感情极深厚。
D.在黄州时,苏轼虽然经济拮据,生活俭朴,但他并不显得消沉,而是随遇而安,他时常寄情山水,交友游乐,充满生活情趣。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①太虚他日一为仕宦所縻,欲求四十九日闲,岂可复得耶?(4分)
②寄示诗文,皆超然胜绝,娓娓焉来逼人矣。(3分)
③初到黄,廪入既绝,人口不少,私甚忧之。(3 分)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小题3:C
小题4:(1)太虚(你)将来一旦受到官务的束缚,想求得四十九天的空闲,又哪里能再次得到呢?
评分建议:4分。“一”“为……所”、反问语气各1分,句意通顺1分。(2)(你)寄给我看的诗文,都十分高超,美妙到极点,娓娓道来而有一种逼人的力量。评分建议:3分。“示”“胜绝”“娓娓焉来逼人”各1分。(3)(我)刚到黄州,薪俸已经断绝,(家中)人口却没有减少,我心里对这件事十分担忧。评分建议:3分。“廪入”“少”“私”各1分。


本题解析:
小题1:喻:告诉。实词题目近些年考核有难度加大的趋势,并且考题选项中夹杂出现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但这些方法都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看语意是否通顺来确定答案的正确与否,根据语句“又承见喻,中间得疾不轻,且喜复健”可知是陈述事实,没有“开导”的意思。
小题2:此类题目先看题干中有没有“直接表现”的字样,然后分析所给文段是否是题干中要求的人物的所作所为,再分析是否是题干中要求的性格,用排除法做准确率高还节省时间,此题对象是“苏轼”性格特征是“达观、开朗的人生态度”,①写苏轼的身体状况;③设想太虚修炼后的情景;⑥写的是胡定之,与苏轼无关,排除这三项可以得到答案。
小题3:此类题目一般不会太难,命题方向重要是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混淆和关键词语的误译。抓住这几方面仔细对读原文找到错误,应该很简单。选项C“不必舍本逐末追求仕途的发展”与原文“但旋作此书,亦不可废应举”文意不符。事件错误。
小题4:翻译题是区分度较大的题目,一定要注意直译,因为判卷时间较紧,一般就看重点词语的翻译情况,所以如果不是直译有时意思对可能老师误判。还要注意文言句式,如果有考纲规定的“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省略句”在翻译中一定要有所体现。重点词语:(1)一——一旦,为……所——被,縻——束缚,复——再次。(2)示——看,胜绝——美妙到极点,娓娓焉来逼人——娓娓道来而有一种逼人的力量。(3)廪——薪俸,少——减少,私——我心里。
【参考译文】
苏轼启:五月底,我弟弟来到这里,(从他手中)得到你写给我的信,(你)慰问的情谊十分深厚。近来天气进入初寒季节,你生活得怎么样?
我寄居在这里,大体上还过得去。但我弟弟刚到筠州,就失去了一个女儿,而我的一位老奶妈也去世了。悼念他们的心情还末消退,又得到家乡来的消息,说我的堂兄太子中舍(苏不欺)在九月份去世了。我身处他乡,身体衰弱有病,眼见的都是使人感到凄凉的事物,想来我的命就是如此的脆弱。
又承蒙你告诉我,你中间有段时间得病不轻,暂且使人高兴的是你又恢复了健康。我们这些人渐渐衰老了,不能够再像年轻时那样对待自己的身子,应当赶快采用道书写方士说的办法,加强养身方面的修炼。我被贬住在这里没有事做,稍微了解一点养生术。现已借到本州天庆观三间道堂,冬至后就住到里面去,过四十九天才会出来。假如不是被贬官、遭到放逐,我怎么能有这样的机会养炼呢?太虚(你)将来一旦受到官务的束缚,想求得四十九天的空闲,又哪里能再次得到呢?应该趁现在有空闲去做。做时,只要选择平时所谓简明扼要、容易做到的方法去做就行,日夜修炼,除吃饭睡觉以外,不做别的事,只要满了这期限,养身的根基就建立了。从此以后,纵然再出来处理人世间的事务,事情办完了,心情又会回到原来的闲静状态,(修炼身性的事)自然不会废止。
(你)寄给我看的诗文,都十分高超,美妙到极点,娓娓道来而有一种逼人的力量。太虚你免不了要去求官位俸禄,将要通过参加科举考试去追求,参加科举考试不一定能实现愿望。我私下替你考虑,应该多写书,像你给我看的论兵和论盗贼等几篇文章就很好,就像这样写它几十篇,那就是见识高超又切于实用的,但不必涉及当今的时政。只是你转过来写这类文章的时候,也不能停止参加科举考试的准备工作。
刚到黄州,薪俸已经断绝,人口却没有减少,我心里对这件事十分担忧。只好尽量节俭,每天费用不准超过一百五十钱。每月初一就取出四千五百钱,把它分成三十份,挂在屋梁上,每天天一亮就用画叉挑取一份,然后把叉子藏起来。未用完的钱仍然用另外的大竹筒装好贮存起来,用来招待客人。估计袋中的钱还可用一年多,到时候再另想办法了。
我住处的对岸武昌,山水美妙到了极点。有位老家在蜀地的王生住在城里,我过江后常常因为风涛阻隔,不能马上回家,王生能为我杀鸡煮饭,甚至几天他都不厌烦。又有一位潘生,在樊口开有酒店,可以划船直接到他店旁,虽是乡村酿的酒,自是味醇汁酽。岐亭监酒胡定之,随行带有万卷书,喜欢借给人看。黄州官署的一些官员,家家都会做吃的东西,很喜欢举行宴会。你看这些情况,我的生活难道不是已经过得去了吗!你打开信纸读到这里,我想象得出你一定笑得须髯都会抖动起来。
年底天气十分寒冷,希望你万万自己多加保重。夜里酒喝得多了点,字写得不像样子,不要怪罪,不要怪罪!不一一说了。苏轼再拜。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