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二)

时间:2019-06-28 17:24:15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有误的两项是(? ? )?


A.宝玉问黛玉“是几时孟光接了梁鸿案?”黛玉笑到:“我说呢,正纳闷‘是几时孟光接了梁鸿案’,原来是从‘小孩儿口没遮拦’就接了案了。”“小孩儿口没遮拦”这件事指的是前儿在宴会上行酒令时失于检点随口说出《西厢记》《牡丹亭》中的句子,后宝钗真诚劝告,解了黛玉的疑癖。
B.美丽而富有反抗性格的琴听表哥觉民告诉她“外专”已经决定明年秋季招收女生,她欣喜万分,回到家中就兴奋地与母亲商量报考外专的事情,可母亲怕闲话没有支持的态度让她非常失望。但她从《新青年》杂志里看到易卜生的剧本《娜拉》中的几句话得到启示,心中又升起希望与勇气。
C.“绅士先生,我们不是妖魔,也并非鬼怪。我们俩是赶路的圣贝尼多会修士。这辆车是不是劫走公主,我们也不知道。”
堂吉诃德遇见了一帮行人,后面还有一辆马车,车上是一位要到塞维利亚去的贵妇人。然而堂吉诃德把走在前面的两个戴面罩、撑洋伞的修士当成劫持公主的强盗。他提起枪冲了上去。一个修士从骡背上吓得跌了下来。另一个落荒而逃。接着,他和贵妇人的总管比斯盖人大战一场。
D.趁卡西莫多惊谔不已之际,他一把夺过吉卜赛女郎,把她横放在马鞍上。等到吓人的驼子省过味儿来,猛扑过去要夺回他的猎物,十五六名手执长剑,跟随长官的弓手正好赶到现场。
弗罗洛在广场上看到爱斯梅拉达跳舞之后,一直念念不忘,指使卡西莫多去劫持她。最后被巡队发现,抓住了卡西莫多和他的同伙。



2、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题。
村味
陈启文
从三国古战场赤壁往西,穿过一大片静穆的古林,群山之外的旷野上忽然出现一片水泽,蓝得不能再蓝。那是横亘于湘鄂边地的黄盖湖。
那时的黄盖湖和洞庭湖连绵一片,水域远比今天辽阔,黄盖将兵营扎在大湖四周、长江一线,以村为建制,一共十三村,我的故乡谷花洲,该是这十三村之一。两千多年了,这里的老百姓世代流传下来的故事早已远离了当年的血战,但那些士兵当年留下的种子,还在这片土地上年复一年地播种。种什么,长什么,没有长不出的东西。哪怕最平常不过的萝卜、白菜、榨菜、豌豆、辣椒、茄子……又总比别处的有味道,还有一种古怪的灵气。
一个人能降生在这样一片土地上,哪怕一辈子当个农人,也有某种优越感。小时候,我父亲就常教导我:天底下还有哪个地方比这里好?连野猪都从山里往这滩上跑!他一生都善于用这种极朴素又极形象的比喻,来揭示出某种农人的真理,而农人的真理是根本不须证明的。我几十年走南闯北,山珍海味也品尝过不少,但那些既怪异又昂贵的家伙,实在不如家乡的萝卜、白菜好吃。我总觉得那最平常不过的东西,也藏着某些秘密。
我能干的大娘是很懂得这里面的秘密的。她有一手从黄盖湖畔的娘家带来的据说是当年黄盖的那些老士兵传下来的祖传秘法,她把刚采摘回来的还带着露水的蔬菜、刚从地里挖出来的还粘着新鲜泥土的萝卜,先杀青,然后进行巧妙的腌制,用一个个荷叶坛好,又用湖中挖出来的黄泥密封,然后沉浸在湖水里,不让人间那些不干净的东西把那些洗得特别干净的东西弄脏了。
我洞明而练达的大娘,一生都特别干净。
当坛子入水后,经七七四十九天的泡制,它们已蕴含了这个大湖与生俱来的味道,然后在有阳光的清晨或有月光的夜晚,大娘仿佛在举行一个乡下女人虔诚的仪式,那一只只坛子被小心翼翼地打捞出水,揭开了,那久不见天日的坛中之物一旦接触风月,顷刻间,整个村庄都能闻到那弥漫四散的醇香,让你有一种换不过气来的感觉。又看到那终于揭开了秘密的荷叶坛里,那深藏的菜蔬虽已腌过,泡过,却还是那样水灵灵的,脆生生的,如同依然生长着的鲜活生命,活色生香。而最鲜活的莫过于味道,大娘用两尺长的筷子把坛中的东西夹出来,慷慨地让村人一一品尝,好呷,好呷,啧,啧啧……一片咂嘴声,口水都香出来了。
听说,当年黄盖为了火烧赤壁向周瑜献苦肉计,一身伤痕的将军吃什么都没味道,手下的军士想尽了办法,最后捧上了十三村酱菜,一下就把将军咬紧的牙关打开了,也就把一个伤痕累累的身体又养得英武剽悍起来……
大捷之后,盟国军师诸葛亮在鲁肃的陪同下来黄盖湖劳军,黄盖命十三村的每个兵营捧上酱菜以款待贵宾,诸葛亮和随从走过一村,尝过一村,好呷,好呷,啧,啧啧……一片咂嘴声,口水香出来了……
我大娘吃了一辈子的萝卜白菜、坛子菜,没吃过龙胆凤肝、燕窝鱼翅,却一直活到了98岁。她走了,我觉得生活中从此就少了一种味道。大娘活着时,我每回一次故乡,最后都是要带着大娘密封的坛坛罐罐上路的。现在,两只手空了,忽然就有了一种莫名的失落感。又可惜,我大娘的那一手绝活竟没有传下来,不是她不想传,而是这些年来,早已没有谁还有那样缓慢的耐性来学一门年深日久的手艺。在故乡和怀念之间,又不知道还有多少老人像我大娘一样,最终也没找到肯学这泡制十三村酱菜的传人。
揪心哪,传了两千年的手艺,眼看着真的就要成为历史了。如今,烟火人间少了的不止是一种手艺、一种味道。在广袤的大地上,已经很难找到一个真正的自然村落了,只剩下了一些古老的村名和没有了乡土气息的村庄。对于我,或许只有关于故乡的记忆里,还在倔强地散发出与乡土有关的气味。
近日有客从家乡来,顺便给我捎来了两坛十三村老酱菜,还是荷叶坛,还是用泥巴密封得好好的。揭开来,一股奇异的香味袭击着我的鼻翼,好呷,好呷,啧,啧啧……两千年的乡道仿佛突然复活了,顷刻间全集中到我的舌尖上——我深深地感知了一种使人回味不已的乡村的滋味,浑身被奇妙的感觉所充满。
良久,我吐了一口气,轻轻叹了一声:是这味儿,真。
(选自2011年7月25日《光明日报》)
小题1:联系全文内容,简述“村味”的含义,并说说以此为题的好处。(4分)?
小题2:结合文意,赏析两处划线的语句。(6分)
①我洞明而练达的大娘,一生都特别干净。
②烟火人间少了的不止是一种手艺、一种味道。
小题3:文章中几次写道“好呷,好呷,啧,啧啧……一片咂嘴声,口水都香出来了”,简要回答作者这样写的作用。(4分)
小题4:有人认为文章最后两段应该删掉,而有人认为必须保留,你赞同哪种看法?请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6分)



3、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13分)
发芽的心情
林清玄
⑴有一年,我在武陵农场打工,为果农收获水蜜桃。
⑵昨天采摘时还青涩的果子,经过夜的洗礼,竟已成熟了。面对它们,可深切地感觉到生命的跃动,感受到每一株果树都有使果子成长的力量。我小心将水蜜桃采下,手里能感觉到沉沉的重量,以及那充满甜汁的质地。捧在手中的水蜜桃,白里透红,饱满莹润,像极果树的心。
⑶待我们把果园中的果实采摘完毕,果农们并不因此就放了假,果园主人还是每天到园子里去,做一些剪枝除草的工作,尤其是剪枝,听说光是这一项,就会影响到明年的收成。我四处游历告一段落,有一天到园子里帮忙,目见的景象令我大吃一惊:就在不久前还果实累累的园子,这时全像枯去了一般,不但没有了果实,连过去挂在树枝尾端的叶子也都凋落净尽。
⑷“真没想到才几天的工夫,叶子全落尽了。”我轻轻叹息。
⑸“当然了,今年不落尽叶子,明年就长不出新叶,没有新叶,果子不知道要长在哪里呢!”园主人说。
⑹然后他带领我在园中穿梭,手里拿一把利剪,告诉我如何剪除那些已经没有生命力的树枝。他说没有剪枝的果树,明年固然能长出许多果子,但所有的果都会长得不好,为了结出更好的果,母株总要有所牺牲。?
⑺我们在忙碌的剪枝除草中终于迎来了春天。
⑻其实说是春天还嫌早,因为天气依然冰冷如冬。我到园子去的时候,发现果树像约定好的一样,几乎都抽出绒毛一般的绿芽,那些绒绒的绿昨夜刚从母亲的枝干挣脱出来,初面人世,每一片都像透明的绿水晶,抖颤地睁开了眼睛。我看到尤其是初剪枝的地方,芽抽得特别早,也特别鲜明,仿佛是在补偿着母亲的阵痛。我在果树前受到了深深的感动,好像也感觉到了那发芽的心情。那是一种向上的心情,只有在枝干的最深处才能探知。
⑼我无法抑制心中的兴奋与感动,每天第一件事就是跑到园子里去,看那喧哗的芽一片片长成绿色的叶子,并且有的还长出嫩绿的枝桠,逐渐在春风中转成褐色。春天原来是无形的,可是借着树上的叶、枝上的芽,我们竟能触摸得如此真切!
⑽我离开农场的时候,春日和煦。园子里的果树差不多都长出整树的叶子,但是有两株果树却没有发芽,枝桠枯干,一碰就断落,他们已经在冬天里枯死了。
⑾果园的主人告诉我,每年冬季,总有一些果树就这样死去,有些树当年还结过很好的果子。他想不出什么原因,只说:“果树和人一样,也是有寿命的,奇怪的是果树的死亡没有一点征兆……”
⑿“真是奇怪,这些果树是同时播种,长在同一片土地上,受到相同的照顾,种类也一样,为什么有的到了冬天以后就活不过来呢?”我纳闷。
⒀我为这个问题失眠了。“是不是有的果树不是不能复活,而是不肯活下去呢?或者说在春天发芽也要心情,那些强悍的树被剪枝,他们凝神蓄势等待来春的发芽;而比较柔弱的树被剪枝,则伤心得失去了对春天的期待与心情。树,是不是也有心情呢?”我这样反复地问自己,知道难以找到答案,因为我只看到树的外观,不能了解树的心情。
⒁多年以来,我心中时常浮现出那两株枯去的水蜜桃树,尤其是受到什么无情的打击时,那两株原本无关紧要的树的枯枝,就会从我的心中撑举出来,而我果然也没被冬寒击败,我走进了更为绚烂的春天。
(据原文,有删改)
小题1:请写出第⑼段中“喧哗”一词在本文中的含义。(2分)
小题2:第⑻段中,作者在果树前感受到一种“发芽的心情”。请分点陈述原因。(3分)
小题3:作者在第⑵段中对采摘下来的水蜜桃进行了细致描写,有何用意?(3分)
小题4: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从中得到的人生启示。(5分)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
  我是城市小孩,痛恨大自然。每次到了野外,朋友们悠然见南山,我只想找地铁站。上个周末被朋友拉去爬山,却有奇遇。我们去爬阳明山,才走到二子坪,我已摇摇欲坠。两旁树林茂密,我无心欣赏。我上气不接下气,根本无心欣赏。此时,我突然看到窄小的山路上坐着一位老先生,七十多岁了吧,却抬头挺胸,直视前方,丝毫不理会我们这些游客。我们走近一看,才发现他在卖橘子。脚下摆着两大篮,里面的橘子一个比一个难看。
  朋友买了一些,他也不给塑料袋。大伙当场吃了,吃不完就拿在手上。大家一边吃一边跟他聊天。他用本地话说,他在那条山路上卖了一辈子的橘子。早在政府把阳明山规划成公园之前,他就在山上种橘子,采了就在山上卖,从不带下山。他不用人工肥料或农药,橘子百分之百自然。我说:“那这是有机橘子喔!”朋友斥责我:“‘有机’是你们这些雅痞的说法,不要用那种字来污染这些橘子!”我摸着橘子,又小又脏,上面坑坑洞洞,实在引不起食欲。
  朋友都在吃,我不好意思,只好开始剥皮。我看着自己的脏手,还吹毛求疵地问:“有没有人有湿纸巾啊——”立刻被大家嫌弃。我剥下皮,想找垃圾桶丢,只见到老先生对我挥挥手,指向树林的泥土地。然后我看到地上已经有了很多果皮,显然是先前食客的成果。土里来土里去,这橘子不需要任何文明的处理。
  我用满是细菌的手把其貌不扬的橘子送进口中,却尝到前所未有的甜味。老先生说:“橘子的季节过了,下礼拜我就不来了,我们明年见。”不知为什么,甜甜的橘子下肚,突然酸了起来。我瞄山下一眼,突然领悟到我在那里过的是极度人工、充满包装的生活。
  我做的工作、写的小说、追求的爱情,牵挂的情绪,每一项都叠床架屋、千回百转。每天在自己的小天地里经营世界奇观,充满了仪式和身段。表面上是在追求某种崇高的目的和价值,其实都在兜圈子。我需要有品牌的公司、有品牌的西装、有品牌的女友,甚至有品牌的忧愁。在城市里,我像是明亮干净的超级市场冷冻库中、包在保鲜膜里的橘子。漂漂亮亮、冠冕堂皇、价格过高,却味道不好。我的人生没办法长在树上,摘下来剥皮就吃。我的人生在享用前必须把手洗干净,然后倒计时
  但我也知道我不可能变成野地的橘子了。告别老先生十分钟之后,我迫不及待地开始接手机。但下山后的这几天,我一直想着他,纳闷他接下来大半年不卖橘子,生活费怎么办。这当然又是我这种“无机”的人的思维模式。我把山上带下来的一颗橘子放在电脑前,让它跟我一起照辐射线。橘子渐渐变色、烂掉,但那个星期日的甜味,却始终在我的心中翻搅。(王文华《橘子的甜味》)
1.老人卖的橘子为什么被作者称为“有机橘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全文,谈谈“甜甜的橘子下肚,突然酸了起来”一句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谈谈你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出对文章的理解错误的两项(? ?)
A.“我是城市小孩,痛恨大自然”一句,是作者故意用的曲笔,从全文看,作者对“自然”怀有深深依恋之情。
B.“橘子的甜味”即是作者思考生活的一个触媒,也是一种朴实、自然、真切的生活状态的象征。
C.文章结尾“一颗橘子放在电脑前,让它跟我一起照辐射线。橘子渐渐变色、烂掉……”表达了作者对现代文明的彻底的否定。
D.“但我也知道我不可能变成野地的橘子了”表明作者对生活没有信心,没有理想。
E.文章由“橘子的甜味”引出对现代文明生活的反思,表达了对自然、真切生活的向往。



5、阅读题  掉包计这个主意是谁出的?简述这一故事情节。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2/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