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古代诗歌鉴赏》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四)

时间:2019-06-28 17:04:39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明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秋发庾岭
汤显祖
枫叶沾秋影,凉蝉隐夕晖。梧云初暗霭,花露欲霏微。
岭色随行棹,江光满客衣。徘徊今夜月,孤鹊正南飞。
  [注]①:作者上书抨击朝政,触怒权贵,被贬为徐闻典史,此诗写于赴任途中。
(1)开头两句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中“孤鹊”这一意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7分)
润州听暮角①
(唐)李 涉
江城②吹角水茫茫,曲引边声怨思长。
惊起暮天沙上雁,海门斜去两三行。
①文宗时,诗人曾被流放康州,此诗很可能是作于迁谪途中。
②江城:临江之城,即润州。
【小题1】诗人选取了哪些典型的意象?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3分)
                                                        
【小题2】本诗是李涉很有名的即景抒情之作,请具体分析其以景传情的写法。(4分)
                                                        



3、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其二)
王勃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
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黄叔灿在《唐诗笺注》中称赞这首诗末句中的“寒”字甚妙,请简述“寒”字妙在何处?



4、阅读题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兰芝仰头答:“理实如兄言。谢家事夫婿,中道还兄门。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登即相许和,便可作婚姻。”
媒人下床去,诺诺复尔尔。还部白府君:“下官奉使命,言谈大有缘。”府君得闻之,心中大欢喜。视历复开书,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良吉三十日,今已二十七,卿可去成婚。交语速装束,络绎如浮云。青雀白鹄舫,四角龙子幡。婀娜随风转,金车玉作轮。踯躅青骢马,流苏金镂鞍。赍钱三百万,皆用青丝穿。杂彩三百匹,交广市鲑珍。从人四五百,郁郁登郡门。
  阿母谓阿女:“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何不作衣裳?莫令事不举!”
小题1:下列各项解释有误的是
A.“婀娜”是“轻轻飘动的样子”,“赍钱”是“赠送钱财”。
B.“杂彩”是“各种颜色的绸缎”,“流苏”是“用五彩羽毛做的下垂的缨子”。
C.“登即”是“立即”,“踯躅”是“缓慢不进的样子”。
D.“交语”是“交相传话”,“交广”是“交往的人多”。
小题2:下面各句的“适”与“处分适兄意”的“适”意义用法相同的是
A.适可而止,无贪心也。
B.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
C.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
D.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小题3: 与“登即相许和”的“相”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
B.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C.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
D.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
小题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写太守家操办喜事的豪华排场,是为了显示兰芝不为富贵所动的节操,也形成太守家的喜和兰芝、仲卿的悲之对照,强化了悲剧性。
B.面对兄长逼婚,她允婚,表现了她对自己处境、对未来的清醒认识、估计和对兄长淫威的蔑视;同时也表现了她的顺从性格。
C.“阿母”的话,表现了刘母并不理解兰芝的真实想法,没有站在女儿的立场考虑,却在为儿子的逼婚推波助澜。
D.“六合”是指迷信的人所认为的年、月、日的干支合起来都相合的意思。



5、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j完成下列各题。
秋夜闻笛
[元]萨都刺
何人吹笛秋风外,北固山前月色寒。
亦有江南未归客,徘徊终夜倚阑干。
[注]萨都刺:元代著名诗人,其故乡为雁门关下的荒漠地区。
小题1:联系全诗,赏析诗歌第二句中“寒”字的妙处。(4分)
小题2:“笛声”是古诗中富有韵味的一个常见的意象。唐代诗人成彦雄《村行》一诗“暖暖村烟暮,牧童出深坞。骑牛不顾人,吹笛寻山去”与《秋夜闻笛》中的“吹笛”分别有着怎样的作用?请加以分析。(4分)




首页 上页 3 4 5 下页 尾页 4/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