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6 18:47:18
1、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处士卢岵山居
温庭筠
西溪问樵客,遥识主人家。
古树老连石,急泉清露沙。
千峰随雨暗,一径入云斜。
日暮鸟飞散,满山荞麦花。?
(1)这首诗第三联写了什么景物?突出了怎样的意境?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全诗,谈谈作者通过景物描写衬托出处士卢岵是怎样一个形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写了众多山峰,在雨中变得幽暗,小径蜿蜒曲折,直通云端。营造了友人山居之所的高峻、幽深,仿佛处于云端的意境。(意对即可)
(2)首联指出卢岵处在幽深的山居;第二联写古树衬托其古朴,急泉清沙衬托其清雅;第三联写居处幽深,衬托其孤高;第四联中的养麦花衬托其高洁与春天般的生活的色彩。总之通过对山居景色的描写,反映了卢岵古朴、清雅、孤寂、高洁的形象。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处士卢岵的景慕之情。(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戎昱的《移家别湖上亭》,回答问题。(8分)
移家别湖上亭
【唐】戎 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注】戎昱,唐代诗人。荆南人,登进士第。卫伯玉镇荆南,辟为从事。建中中,为辰、虔二州
刺史。集五卷,今编诗一卷。
小题1:这首诗的体裁属于近体诗中的?,题目中能提示全诗内容的词语是?。(2分)
小题2:作者是采用什么艺术手法来表达他对湖上亭依恋难舍的深厚感情的,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3分)
小题3:古人写诗很讲究炼字,诗中的“系”和“啼”两个动词就用得准确传神,请分别予以简要分析。(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七言绝句(七绝)?别(2分
小题1:采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柳条藤蔓、黄莺以人的情感,并使主客移位,巧妙而含
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湖上亭的依恋之情。(3分
小题1:用“系”字既切合柳条藤蔓修长柔软的特点,又写出了柳条藤蔓牵衣拉裾的动作,
表现它们依恋主人不忍主人离去的深情。用“啼”字既符合黄莺鸣叫的特点,又似殷殷挽留、
凄凄惜别,让人联想到离别的眼泪。(3分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对诗歌常识的认识。四句的为绝句。八句及以上为律诗。还分为七言或五言。第二问可从题目中提取。
小题1: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诗人选取了柳条藤蔓、黄莺等意象,用他们的依依难舍来表达自己的离情。所以很有特色。答题时可先写出其用何手法,并结合诗句举出事例,并写出其表达了何种情感。
小题1:本题考查炼字。这两个字的传神之处在于其蕴含拟人修辞,更好的表达情感。答题时要结合诗句具体描述其所绘之景及所抒之情。
本题难度:一般
3、其他题 古诗默写(8分)
17、(1)??,?;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2)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3)??,非利足也,而致千里;闻道有先后,?。
(4)雄姿英发。??,谈笑间,?。
(5)??,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封狼居胥,?。
(6)??,却话巴山夜雨时。?,夜吟因觉月光寒。
(7)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浊酒一杯家万里,?。
(8)无可奈何花落去,?。?,自缘身在最高层。
参考答案:(1)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2)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3)假舆马者?术业有专攻。(4)羽扇纶巾?樯橹灰飞烟灭。(5)舞榭歌台?赢得仓惶北顾。(6)何当共剪西窗烛?晓镜但愁云鬓改。(7)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燕然未勒归无计。(8)似曾相识燕归来?不畏浮云遮望眼
本题解析:注意易错字: 跬、至、仓惶、云鬓、谀、舆、纶、樯橹、榭、燕然
本题难度:简单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楼夕望招客
白居易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校清凉。
注:白居易时任杭州刺史,这首诗是当时招朋友夜饮的即兴之作。
(1)颈联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说,全诗“望”字统领全篇,你认为对吗?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比喻。将风吹古木声比作雨声,将月照平沙比作白霜,表现夏夜风光的清凉与宁静。
(2)对。诗人从远眺起笔,登上望海楼向东远望,天海一片苍茫,颔联写近景,灯火阑珊,星河闪烁,都是俯瞰所见;颈联写风吹古木,月照平沙,景色由远而近,匀围绕“望”字展开,气势雄伟,意境开阔。(能自圆其说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7分)
减字木兰花?秦观
天涯旧恨,独自凄凉人不问。欲见回肠,断尽金炉小篆香。
黛眉长敛,任是东风吹不展。困倚危楼,过尽飞鸿字字愁。
小题1:词中有四个单音形容词用得很妙,它们分别是 ?,它们传神地表现出?(感情)。(3分)
小题2:有人认为,“‘天涯旧恨’四字已将一篇本事(指故事的基本内容)全部揭出。”你同意此看法吗? 为什么?(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四个词是:旧、尽、长、困。(1分)独处女子怀人的苦闷(或“离愁别恨”、“愁苦”)(2分)
小题2:同意。“天涯旧恨”四字总起了全词,下文都是围绕它来展开。“天涯”写出彼此分隔之远,“旧”写出离别时间之长,“恨”道出离愁之深。(3分)。女子相思,故燃香排遣;愁思难遣,依旧愁眉不展;身心交瘁,倚楼远望,渴盼鸿雁传来音书,但鸿雁过尽,音书全无,一次次失望,一层层将独处怀人的苦闷推上极致。(1分)(其他说法言之成理即可)。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中的“炼字”, 这类题目答题时既要指出该字含义、所用手法,还要注意分析其在句中以及全诗中的表达效果及作用。本题由题干中“它们传神地表现出……情感”,可知,在解答第一问时,应选择最能体现诗歌的情感的字词来答。“旧恨”说明分离已久。“断尽”是说自己已肝肠寸断。“长敛”说明愁苦的时间长久,总是愁眉不展。一个“困”字传达出思妇独倚高楼日久的困乏、倦怠和失望无聊的情绪。
小题2:本题考生在解答时可答“同意”,也可答“不同意”,无论怎么答,都要言之成理。这首词抒写了闺中思妇念远怀人的忧郁愁情。全词托思妇自诉口吻,以“愁”字贯串始终。“天涯”点明所思远隔,开头四字写出空间、时间的悬隔。“独自凄凉人不问”表面讲无人过问,无人安慰,实际是说自己没有一个可以倾诉离愁的人。“欲见回肠”两句犹如思妇的自言自语,谁想看我的愁肠环曲吗?“黛蛾”两句乃思妇为自己的蹙眉愁容作一写真,愁眉“长敛”正与胸怀“旧恨”相映。“春风吹”补出思妇恰因伤春而触离愁。“困倚危楼”二句写思妇愁望空虚,“过尽”二字写思妇眺望大雁归来过尽情景,“飞鸿”意象从来是为离人传递书信的象征,而今只见大雁排列着人字或一字队列飞过,却不见行人归来,连封书信也未见到,自然睹雁阵而“字字愁”啦!全词情调凄哀,意境含蓄,得南唐词风范,而语辞清丽隽永,风格情韵深远,则是秦词本色。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