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6 17:37:59
1、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阅读下面一段新闻,根据要求写作文
在一片猜测声中,限娱令终于露出“庐山面目”。据《新周刊》微博爆料,广电总局已正式颁令,限娱令将从明年元旦起开始执行。限娱令大棒出击,婚恋、涉案等题目节目将受到相关约束,设立道德建设类节目则成了“规定”。有意思的是,限娱令对各个省级卫视设下权限,却唯独央视受到“特设”。事实上,限娱令的到来无疑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在业界引发诸多争议。
请你针对这一现象,发表自己的见解,写一篇一事一议的议论文,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可从责任感,社会道德等方面展开评论)
本题难度:一般
2、写作题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林肯的盖茨堡演说稿,写在他从暂时居住的朋友家中借来的普通信纸上。海明威用一枝普通的钢笔写作。梵高作画时,调色盘上很少超过6种色彩。总之,你拥有的工具与创造力之间,根本毫不相干。花俏的工具,只是让二流角色多一根藏身的柱子罢了。这些人藏在柱子后头,但柱子帮不了忙,只会碍事。柱子愈大,心理上对它的依赖愈深,就会造成愈大的阻碍。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1.三个旅行者早上一同外出,一个人拿了根拐杖,一个人拿了把雨伞,第三个人什么也没拿。晚上回来时,拿雨伞的浑身是水,拿拐杖的浑身是伤,而什么也没拿的却安然无恙。于是前两个旅行者问第三个旅行者为什么会这样。第三个旅行者回答说:“当大雨来临时,我躲着走;当路不好走时,我小心地走。所以我既没淋湿,也没跌伤。你们这样是由于你们过于依仗自己的优势。”
2.—只鹿到小河边来饮水。他低下头,看着河水中自己的美丽的倒影,尤其是自己的两只又大又粗、枝杈盘曲的角,感到非常的满意。可是他看了看自己的四条腿,又沮丧地说:“只是我的腿不太漂亮,又细又弱。”突然,—只狮子不知从什么地方窜了出来,朝鹿扑了过去。鹿撒腿就往一大片空地跑了过去,狮子被远远地甩在了后面。可他刚一拐进林子,头就被树枝挂住了,狮子追上来把他逮个正着。弥留之际,鹿说:“我是个地道的傻瓜!我认为丑陋软弱的,救了我,而我引以为自豪的,却断送了我的性命。”
以上两则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思考?请自拟标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参考答案:
梨 的 味 道
梨的甜味令木子一生难忘。他觉得“品尝得出梨的真正味道”就是他的优势,这一优势也铸就了他最后的成功。? ——题记
十年前的今天,对于木子来说是一个激动的日子。他收到了盼望已久的大学录取通知书。
木子生在农村,母亲在他出生后不久就去世了,家里只有他和父亲相依为命。屋后的几亩地、几十棵梨树,还有一头老黄牛是这个家仪有的经济来源,日子尽管不富裕,但木予生活得却很快乐。每当和父亲一起摘下树上的梨准备拿到集市上去卖时,他心里总是甜滋滋的.因为他知道父亲为这些梨所付出的辛劳。?木子拿到通知书时觉得沉甸甸的,回到家里,父亲不在。木子正纳闷的时候,父亲从外面走了进来,从口袋里掏出手帕裹着的一团东西放到木子的手里。打开手帕.木子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里面是厚厚的一沓钱。他忙问父亲这些钱是从哪里来的,父亲告诉他:“我卖了老黄牛,又把这些年的积蓄都拿了出来,总算凑足了学费。”
临上学的那天晚上,木子和父亲坐在屋后静静地听着风吹过梨树叶所发出的沙沙声。父亲说,木子小时候一哭,父亲就把他抱到这里,一听到梨树叶的沙沙声,木子就会开心地笑。父亲总说木子和梨树之间似乎有一种解不开的缘分。
第二天一大早。父亲送木子去镇上的车站.临行时父亲拎了一袋梨让木子带上,木子接过来,看着父亲那苍白的头发和爬满皱纹的脸.将装梨的袋子攥得紧紧的。
上了大学以后,木子还是忘不了那梨的甜味,每当他遇到挫折时,总是喜欢咬上一口梨,慢慢地品味梨的味道,这样他的心中就又会涌动起奋进的勇气。
现在的木子已经是一家大型企业的总经理,在一次采访中,有一位记者这样问道:“您觉得您在这么多同行中脱颖而出最大的优势是什么?”木子的回答令所有的人都感到惊讶:“我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功,最大的优势就在于我能真正地品尝出梨的味道?”
本题解析:这是一则材料作文,中心探讨的是“优势和劣势”的问题。辩证法告诉我们,优势可以转化成劣势,劣势也可以转化成优势。人生没有永远不变的优势,优势会令我们忘乎所以,结果只能是身败名裂;而劣势会时刻警醒我们,让我们谨慎行事,能够在危机中寻找到转机。所以,优势与劣势是相对的,今天的优势或许会成为明天的包袱。在人生之路上,无论你拥有了怎样的优势,都得牢牢记住:人生,只有不变的法则,没有不变的优势。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下列结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要善于扬长避短;没有永远不变的优势,也没有永远不变的劣势,优势和劣势可以互相转化。
本题难度:一般
4、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一位表演艺术家和一位剧作家就演员改动剧本台词一事,发表了不同的意见。
表演艺术家说:演员是在演戏,不是念剧本,可以根据表演的需要改动台词。
剧作家说:剧本是一剧之本,体现了作者的艺术追求;如果演员随意改动台词,就可能违背创作的意愿。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本(除诗歌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漏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这则材料出自2014年3月份宋方金与宋丹丹之间的一场口水战。宋方金撰写了一篇长微博,指出在拍摄《美丽的契约》期间,80%的台词都是宋丹丹现场编改的。于是便引发了娱乐界对于演员能否改剧本的讨论。
安徽2012年的"不用时请将梯子横放",是一篇比较富有哲理的命题;2013年"为什会能或者不能这样"则十分抽象,这类作文命题比较考验学生的文学功底和对语言的艺术雕琢。往年的作文更加关注学生的文学能力考察,命题的一般较为抽象,有艺术感,文学色彩浓重。今年的作文在对学生能力的考察上发生了转变。作文题目与现实生活结合更为紧密,思辨性更强
从审题上看,材料涉及表演艺术家和剧作家两个人物,两者的意见不同,表演艺术家认为演员可以改台词,其着眼点是演员的表演要自然真实,不能刻板做作;剧作家认为演员不能改台词,其理由是改台词可能违背创作者的艺术追求。材料本身没有对这两种观点做出评判。表演艺术家和剧作家两个人物角色的对话,无论是观点还是理由,都是明确的具体的甚至还都是充分的,我们的考生不难得出自己的立意——赞成还是反对或是提出自己的新看法,那么,什么样的立意才是一类的比较好的呢,笔者觉得,简单的赞成一方反对另一方都不是很可取,因为,出题者的意图应该并不是简单地要考生站队表明立场,而是希望我们的考生,深入地思考这两个看似都有理的类似常见争论背后的东西,并且推而广之到生活中去,一言以蔽之,对考生思辨能力的考察才是高考作文重点!
因此在立意上,(1)从表演艺术家的角度谈,艺术是允许个人发挥的,社会也需要在创新中寻求突破。艺术家的改动剧本如果是合理的,那么就值得赞扬,因为他在剧本中融入了自己的生命体验和表达技巧,而创新给剧本带来了强大的生命力,大到社会发展,亦是如此。(2)从剧作家的角度,①表演艺术家的改动剧本是对原著的不尊重,是对规则的破坏。现实生活中如果人人都破坏规则,那么就无规范可言。考生可以写规则、规范的重要性,它旨在约束我们的行为,让整个社会走向规范。②剧本体现了艺术家的追求,为不违背这一意愿,不能更改剧本,可谈坚守追求。(3)从两者争论看:①从原因上看,二者争论的出发点是不同的,可谈换位思考;②从表现上看,二者的争论是互不体谅,可谈宽容;争论都是着眼于演好剧作,可谈争论促进成长;③从态度上,要寻找共识,携手前进;④能否改动要一分为二的来看待,如果是正确的、正面的,就值得赞赏,如果是反面的,负面的就应该剔除……
当然也可以就题论题,谈演员、剧作家的艺术追求,演员和剧作家携手共进亦可。本则材料作者不设倾向,可同意,可反对,也可辩证看待,只要符合材料原意,即可视为恰当立意。
在文体上,因其思辨性易于写议论文,原因就在于材料中的表演艺术家和剧作家就演员改动剧本台词一事,已经发表了不同意见。命题者的意图应该就在让我们的考生就此事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和意见,而议论文的写作,要避免观点偏颇,理由牵强,逻辑混乱,论据陈旧等等。对于一篇优秀的考场议论文来说,我们的考生除了要做到前面所说在审题立意时观点鲜明而不片面外,还要做到逻辑推理要可靠,最起码要遵循一些最基本的逻辑推理常识,如大前提小前提,是必要条件还是充分条件或是充要条件等,如此,才不会犯一些低级的逻辑错误,在思维质量上比拼拿个高分。但巧妙构思故事,运用对比,也可写出较好的记叙文。但要注意记叙文不应该简单扩写材料,尽量跳出影视创作区域写。
在材料上,(1)郭沫若的“一字师”(20世纪40年代初,重庆公演郭沫若编写的话剧《屈原》,正好郭沫若本人也在那里看戏。台上扮演婵娟的演员张瑞芳念着痛斥宋玉的台词:“宋玉,你辜负了先生的教诲,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郭沫若听到这里时,总觉得这句台词缺了点味道。隔天,他就与张瑞芳交谈自己的感受,打算把那句台词改一改。这时,旁边扮演钓翁的张逸生插了一句嘴:“‘你是’不如改成‘你这’,‘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就够味些了。”郭沫若品念着这句话,发觉果然生色不少,高兴地采纳了张逸生的意见,并尊称他为“一字之师”。为此,学识渊博的郭沫若还特意地写下一篇短文附在剧本后面。)(2)莫言和张艺谋(据莫言回忆,1987年,莫言在高密,张艺谋把他的剧本定稿拿来让莫言看。然而,这份定稿已经与几个编剧原来的剧本“完全不是一码事了”。张艺谋对最初的剧本作了大量精简,莫言当时看了感觉很惊讶,甚至对能不能拍成电影持怀疑态度。后来张艺谋再次找到莫言,改编他的小说《师傅越来越幽默》,莫言卖了版权,不再插手剧本。这部电影后来名为《幸福时光》,在张导的履历里差强人意,唯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幸福少女选秀”和之后的胜出者董洁。莫言对改编的评价是:“把我的小说中一些很有价值的东西改掉了。”)(3)《鸿门宴》《王的盛宴》与《史记》、新旧版《红楼梦》《水浒》等都是契合的材料。
作文命题的务实风倾向反映出了当前对于学生的语文学习,尤其是作文能力的新的要求。今年的作文题目更强调学生一定要有独立的思考能力和清晰地语言表达能力。它要求学生踏踏实实的提高自己语言表达的功底,不要只追求华丽的辞藻和背诵一些万能、通用的事例,而要锻炼自己独立的思考能力,认真分析和把握题目内涵,才能完成一篇合格的文章。这一命题方向的转变正反映出了考生在学习语文中的重点所在,这充分说明了语文的学习正向着结合实际,结合生活,结合应用的方向发展。
本题难度:一般
5、写作题 我与?有缘(横线上填入“诗歌”、“音乐”、“篮球”、或“花草”等词语)
参考答案:无
本题解析:
有人与唐诗有缘,诗的灵性给了他独特的气质;有人与音乐有缘,音乐的内涵丰富了他的生活;有人与篮球有缘,球场上的智慧和激情令他感动……
根据要求,横线上填名词为宜。“缘”,在这里当指二者之间产生的联系,其中既有“我”对“??”的钟情,也有“? ”对我的影响。选材上应注意选择能反映自己良好品位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的兴趣爱好。要通过具体的事件或生活画面,抓住生动的细节进行描写,让你这个音乐迷(篮球迷、棋迷……)的形象跃然纸上;要挖掘事物的内涵,写出你在其中的收获和感悟,体现你对生活的认识,而这,正是维系这份“缘”的根本原因。
本题难度:简单